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 25例临床分析

2010-03-21 12:48党业天布桂林
微创医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放射学门脉明胶

党业天 布桂林

(1广西贺州市中医医院放射科,贺州市 5428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影像科,桂林市 54100)

随着介入治疗学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应用介入部分性脾栓塞术(PSE)治疗脾功能亢进是近年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我院自 2004年 11月至 2009年 4月采用 PSE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 25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 18例,女 7例,年龄 27~69岁,平均 43岁。所有病例临床诊断为肝硬化、脾肿大并脾功能亢进,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消瘦,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其中 20例合并有门静脉高压,10例有消化道出血病史。术前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 1.1×109/L~3.6×109/L,血小板计数 14×109/L~89×109/L。B超、CT检查示脾脏肿大。

1.2 方法 局麻下采用 Seldinger技术经右股动脉穿刺插入5F Cobra导管,在万东F51-5数字胃肠机透视控制下将导管送入脾动脉,注入造影剂行脾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以了解脾脏大小和血管分布,作为下一步判断栓塞范围的根据。然后根椐路径图提示超选性进入脾动脉下极支,确认无误后采用明胶海绵作为栓塞剂,将 1mm×2mm×2mm大小明胶海绵颗粒混入碘海醇(300mgI/m L)20m L中,并加入庆大霉素 16万单位。电视透视下缓慢推注明胶海绵混合液,观察血流速度减慢情况,血流明显减慢时,复查脾动脉造影,观察脾脏栓塞面积,栓塞面积控制在 50%~80%,后停止栓塞,拔管压迫股动脉止血后作局部加压包扎,术毕[1]。术后卧床 24 h,观察生命体征及腹痛情况。术后 3 d和 1、2、4周复查血常规,主要以WBC与PLT计数变化评价PSE疗效,同时观察临床症状及脾脏大小改变。

2 结 果

脾栓塞面积 19例为 50%~60%,4例为 70%~80%,20例为 30%~40%。25例患者 15例术后 1周外周血细胞计数升至正常,9例术后 1月内外周血细胞计数升至正常。所有病人术后 1个月 B超复查脾静脉和门静脉宽度均有减小;复查CT,9例有不同程度脾囊肿形成,23例有脾脏体积缩小。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脾脓肿、脾破裂及门脉血栓形成。

术后处理:25例于栓塞后 2~9 h后均出现不同程度左上腹疼痛,疼痛持续时间 4~21 d。较剧烈者 6例,给予度冷丁肌肉注射,疼痛程度中等者 19例,用一般止痛药即可。25例患者术后均有程度不同的发热,持续 4~14 d,最高体温达39.1℃。部分患者轻度纳差、恶心,对症处理均有所缓解。

3 讨 论

脾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免疫功能,它能产生淋巴细胞,合成大量的抗体,也是体内的血液储存库,能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细菌、寄生虫和碎屑等。脾功能亢进时脾静脉窦扩大,其中的网状内皮细胞增多,脾脏破坏脆弱血细胞和吞噬血小板的数量增加,导致血细胞减少。脾亢患者既往多用行脾切除治疗,但常因严重的出血倾向、腹水及低蛋白血症等受到限制,而且全脾切除术后的凶险性感染和病死率均明显增高,临床上常出现“无脾状态”所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和感染率升高的倾向[2]。随着对脾脏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各种保脾手术相继开展,PSE保留了部分脾组织,使其免疫功能得以保留。其主要作用如下:①纠正脾功能亢进引起的血细胞低下[3,4];②缓解门脉高压[5],部分脾动脉栓塞后,通过回流到门脉的血液相应减少,间接地缓解了门脉压力,纠正顽固性腹水,同时也缓解了继发性脾亢的发展;③保留了脾脏功能[2~6];④防止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PSE是通过栓塞脾动脉分支,使部分脾实质发生缺血梗死,保留部分脾组织,使其免疫功能得以保留,随后机化和萎缩,削弱了脾脏对血细胞的破坏及其分泌功能,从而达到与脾脏切除等同的效果。本组病例观察表明,PSE术后脾脏的免疫功能不受明显影响,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在栓塞后 1~2周内升至最高,在2个月左右基本稳定在一个高于术前的水平,与文献报道相同[7]。

栓塞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到方便(易得、易操作)、安全无毒、疗效确实,最好还要价廉。本组 25例均选用明胶海绵颗粒(1mm×2mm×2mm)作为栓塞剂,主要原因在于明胶海绵条易得,应用方便,栓塞程度容易控制,不易返流及可栓塞较大脾动脉分支,可降低脾脏脓肿发生率,价格低廉,制作方便,明胶海绵颗粒同样能达到永久栓塞的目的[8]。对于巨大脾脏或脾脏较大且肝功异常较重的患者,采用分次栓塞,患者每次栓塞面积掌握在 30%~40%[9];对于一次性栓塞者,根据李彦豪提出的预见性控制脾栓塞程度的方法[6],栓塞面积掌握在50%~60%之间,栓塞前计算较大脾动脉分支数目,在栓塞过程中反复造影观察,估计栓塞面积,以防过度栓塞。超选择性脾脏下极动脉支为栓塞部位,以免发生脾上极动脉栓塞后出现的左侧胸痛、胸腔积液、肺炎等并发症,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程度,栓塞范围容易控制,且不易发生过度栓塞。以庆大霉素(16万单位)混以适量造影剂与明胶海绵颗粒混合均匀,缓慢注入,以便观察造影剂有无返流及预防感染。越到栓塞的后半程,越应减低的栓塞剂注入的压力,因脾动脉血流的速度随栓塞的程度越来越慢[10]。脾脏栓塞程度一般不超过70%,超过 70%术后脾脓肿的发生率将会大大增加[11]。本组病例中有 4例患者脾栓塞的程度明显超过了 70%,根据观察术后反应与正常脾栓塞的反应无明显差异,亦未出现脾脓肿。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种准确控制栓塞面积的方法,多采用低压流控法[12],根据脾动脉速度变慢来估计栓塞程度,必要时重复脾动脉造影来较准确估计脾脏栓塞程度,估计栓塞程度与术者的经验有很大联系。栓塞结束后,导管内注入 2%利多卡因5~10mL,能较为有效的降低栓塞后综合征的严重程度。

总之,PSE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患者易接受、手术简便、适应证广、疗效好、可重复治疗、出血或感染的危险性减少等优点,其适应证较外科手术大大增宽。对于治疗肝硬化合并脾亢引起的外周血减少,能有效提高外周血细胞计数水平,达到正常范围,同时也能降低门脉压力,减少因门脉高压出现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1] 王建华,王小林,颜志平.腹部介入放射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31-132.

[2] 谭 跃,赵胜利,姚清深,等.脾栓塞在肝硬化中应用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01,23(3):562-564.

[3] 陈 虎,同 健,杨德琪.部分脾栓塞治疗难治性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7,13(8):475-477.

[4] 曹国文,李山云,黄佐良,等.脾动脉栓塞治疗原发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脾功能亢进[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8,14(6):360-361.

[5] 周国锋,郑传胜.部分脾动脉栓塞对门脉高压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10):754-756.

[6] 梅雀林,李彦豪,陈 勇,等.部分性脾栓塞术质量控制[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11):776-779.

[7] 陆建常,潘少咏.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在治疗脾功能亢进中的应用[J].微创医学,2007,2(2):97-98.

[8] 乐 杰.妇产科学[M].第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6.

[9] 李京雨,张新国.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方法的探讨[J].介入放射学杂志,1994,3(1):3-6.

[10] 杨彤翰,马宏敏,王敖川,等.脾动脉造影自然形态观察与临床意义[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1,7(4):214-217.

[11] Roversi R,Ricci S,Gambari PI,et al.Splenic embolization and hepatic chemoembolization:combined transcatheter treatment of hepatocenular carcinoma in cirrhosis with hyperplenism[J].Radiol Med,1993,85(4):444-449.

[12] 单 鸿,罗鹏飞,李彦豪.临床介入诊疗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214-219.

猜你喜欢
放射学门脉明胶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EO和ECH的残留量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21年总目次
TG酶与单宁酸对鱼明胶凝胶强度的影响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门脉高压性胆病临床诊疗进展
基于ROC方法对门脉高压脾切后PVT早期预测的诊断研究
特利加压素联合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型上消化道出血48例
PBL教学在住院医师介入放射学教学中的应用
超高压明胶理化性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