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锐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白城 137000)
浅谈术后疼痛的护理及治疗
战锐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白城 137000)
术后疼痛;护理;治疗
手术是外科、骨科、肿瘤科常用治疗的手段,而术后疼痛是绝大多数病人的临床表现,也是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疼痛护理是疼痛诊疗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疼痛诊疗中具有独特的作用。近年来,疼痛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疼痛已被作为“第五生命体征”进行评估与处理。尽管如此,术后疼痛问题依然存在。
术后切口是引起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切口属于伤害性刺激,从而引起机体释放致痛物质如PG、5-HT等,这些致痛物质作用于疼痛中枢继而引起中枢性疼痛,造成手术病人机体机能下降,影响伤口愈合。由于一般的解热镇痛药物对中枢性疼痛无效,所以只能用成瘾性镇痛药来控制,这就要求术后镇痛治疗及护理要严格仔细,以免造成不利影响。
1.1 害怕成瘾
由于术后疼痛是中枢神经疼痛,所以只能使用如杜冷丁、吗啡等麻醉性镇痛药。但害怕对此类药物成瘾成为直接影响有效控制疼痛的主要原因。在临床实践中,部分医生和护士担心多次使用麻醉性镇痛药会使病人成瘾,从而停止继续用药,使疼痛得不到有效控制。病人在不了解药理、药性的情况下更不愿意接受此类药物,使疼痛得不到有效缓解。临床研究证明,以疼痛为治疗目的的小剂量阿片类药物产生成瘾的病例是非常罕见的。
1.2 疼痛诊断不准确、不及时
手术后护理是护士非常重要的工作。护士要常规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但对病人术后的疼痛不重视,不能及时汇报给医生。由于医护人员对疼痛的性质及程度没有充分的认识而引起了病人生理上的强烈反应。
1.3 疼痛评估及护理方法不正确
护士在护理手术病人时,仅仅是询问病人有无疼痛,而不强调疼痛的程度,并让病人尽量忍耐,而这种中枢性疼痛病人很难忍受,必须使用止痛药才能使病人从生理、行为及功能上得到很好的恢复,以利于其康复。
1.4 担心药物副作用
许多人都知道麻醉药有副作用,因此病人宁愿忍受疼痛也不愿使用药物。他们错误地认为手术后疼痛是正常的,害怕使用阿片类药物以后成瘾而影响治疗。而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是影响有效止痛的另一个因素。
2.1 加强教育
教育是改善疼痛护理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教育,使护士不断更新知识,掌握疼痛的来源、病理以及对疼痛管理的技能。医护人员还应教育病人转变过去“手术后疼痛是正常的,忍受是可以”的错误观念,并给予病人正确的引导,即疼痛是有害的,它对机体影响很大,不但可以使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而且可以使蛋白质、氧气消耗增加,造成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降低,同时引起精神、睡眠障碍。正确的教育转变了医护人员及病人的错误观念,使病人能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疼痛情况,而医护人员也能及时向病人询问、评估、治疗疼痛。
2.2 正确认识麻醉药
医生、护士,特别是病人要正确认识麻醉药,知道麻醉药成瘾性、依赖性、耐药性的差别,明白一般长期大量使用麻醉药才会成瘾,而术后少量、正确使用镇痛药不会成瘾。
2.3 提高护士术后护理技能
术后病人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护士要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包括行为、状态的变化,特别是术后麻醉药药效消失后病人的状态,要注意病人所述的疼痛部位、性质、时间、程度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以采取有效措施。
2.4 合理用药
在临床实践中正确、合理使用镇痛药缓解疼痛是行之有效的。由于存在个体差异,病人对疼痛的反应力及耐受力是不同的。术后疼痛不严重的病人一般无需镇痛药。如果出现疼痛,就应根据病人的生理机能状态随机使用药物,尽量从小剂量开始。同时也可采用非药物止痛方法,如身体松弛疗法、心理诱导、分散病人注意力等。这既可以提高止痛效果,又可以减少药物用量,延长药效时间。
2.5 做好病人术前、术后心理辅导
病人对手术都具有恐惧感,因此术前的心理辅导及术后对应注意的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宣教十分必要。这样既能消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惧感,以健康的心态面对手术;也能使其术后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从而加速伤口愈合,促进机体恢复。
临床护理工作的不断改进,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高水平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病人。同时人们对疼痛护理的日益重视要求医护人员必须认识到其重要性,应根据病人疼痛情况,加以分析治疗,减轻病人疼痛感,使之早日康复。
R473
B
1671-1246(2010)21-01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