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伦理学教育

2010-03-20 15:33:41姬西团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21期
关键词:医德伦理学研究生

姬西团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陕西 西安 710032)

加强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伦理学教育

姬西团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陕西 西安 710032)

医学研究生;医学伦理学;培养模式

2010年湘雅医院的“百倍药价差”再一次把人们的专注点聚焦到医药购销环节上。回想起几年前全国各地媒体相继披露出医药流通过程中的种种内幕,如2005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天价医药费事件,2007年西安市儿童医院药品回扣事件等。这些不良事件成为人们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引起全国舆论界的哗然。自此,人们对医院、医务人员的信任度骤降,医患矛盾剧增。据新华社调查报道披露,医疗支出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致贫的最大因素之一。由此可见,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虽然带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但以经济为主导的观念也影响到了医疗行业,一部分医务人员医疗行为不端正。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对医学生,尤其是医学研究生进行医德教育是当前医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

1 医学伦理学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道德理论或伦理学说都有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随着经济改革相继在我国城乡取得巨大成功,人们开始对医疗卫生保健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能自觉尊重生命的价值,要深谙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因此,原有的教学内容已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即使教材内容已经更新,也会因新的、诸多的伦理学问题而显现出局限性。传统的医学伦理学考核主要以笔试(闭卷或开卷)以及论文撰写为主。前者强调对书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开卷形式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仍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易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考查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课程后思想观念以及伦理决策能力的变化,也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的主动性。后者虽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但仍有不足之处,即没有贴近临床实践。学生的任务仅仅是完成论文撰写,实践机会不多;加之论文撰写相对简单,教师指导相对较少,实用性不足。以上因素导致目前的医学伦理学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医学伦理学考核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很多国家相比,我国的医学伦理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许多问题。目前,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进行了多年系统、稳定的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基本上围绕当前医学领域的重点、热点伦理问题进行,如医学实践中的知情同意、人体实验、脑死亡、稀有资源分配等问题。哈佛大学医学院对医学伦理学采用以问题为基础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对医学伦理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进行研究和探讨,并邀请不同学科专家参加,如临床医学专家、基础医学专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以及行为科学家等[1]。这些实践对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2 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应更系统、更稳定,更具时代性

2.1 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我国医学伦理学教学水平

医学伦理学与医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一项新的医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相应的伦理学方法论的变革。我校通过深入研究高等学校伦理学教学方法,结合我校平台,积极开展与美国、日本等国多所医学院校在伦理学方面的教学研讨,通过定期召开研究生培养学术会议和互派研究生委托培养的方式,使教学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表达思想、交流观点的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此外,我们也改变了以理论考试为主的形式,积极尝试多种考核方式,考试内容注重运用所学的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分析一些具体的临床问题。

2.2 强化患者自主权,改变传统医患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德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使得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及方法必须进行改革。医学伦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伴随着医学实践的发展而发展[3]。古代中、西方医德都强调治病救人,如我国古代强调医生应“一心赴救”“仁爱救人”;希波克拉底誓言亦指出:“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但这些医德规范没有重视患者的自主性。笔者结合本校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发现经济社会对医学教育的巨大冲击使得部分研究生在学习阶段就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对患者进行不对等指导的问题,更有少部分学生从治疗中谋取不正当利益,这些都成为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重要依据。因此,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及方法应不断更新,必须重视协调医患之间的关系,以患者为中心处理好患者权利同医生权利之间的矛盾。处理好患者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关系,即从传统的完全依赖医生权威,变成患者、医生共同作决定的局面;医生的社会职责,除了对患者有特定的义务和责任外,还应处理好与患者家属、患者单位以及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2.3 创新教学内容

自1982年以来,我国高、中等医学院校陆续开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我校是第一批开展医学伦理学研究和开设临床课程的院校,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因其毕业后可能要成为将来学术或学科带头人,结合理论的高端性和全面性要求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先后编写了许多版本的医学伦理学教材,这对临床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1世纪是生命与健康科学发展的世纪,因此,医学伦理学教学应以义务论为主线,将价值论、公益论贯穿其中,既反映传统医德精华,又突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内容,并包括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实践论证;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能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解决在学习和医疗实践中遇到的各种伦理问题。其具体内容应突出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实践性的统一[4]。

3 医学伦理学教育与研究生临床实践相结合

医学伦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增强研究生医学伦理学教育效果,单靠课堂理论教学或专职教师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应对其进行循序渐进、系统连贯的教育。张金钟等[5]指出:当前医师职业道德实效性较差的原因主要有3点:一是医学生,尤其是医学研究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存在简单化倾向;二是缺乏生动、有形的载体;三是缺乏连续性。因此,我校在研究生医学伦理学教育方面十分注重把课堂教学与临床教学相结合,把医学伦理学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同时,调整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广大研究生能更有效地理解和运用伦理学理论知识[6],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4 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为解决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师缺乏临床经验,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问题,我校在相关临床科室中成立医学伦理学教研室,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具体方法:(1)建立总的医学伦理学教学研究机构,配备专门从事医学伦理学教学的人员,同时从临床研究生导师中选拔优秀者兼任伦理学教员,注重培养有高尚医德的优秀医学生。(2)以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教育委员会的名义举办全国性临床研究生医学伦理学师资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同时,各高校医学伦理学会也应定期召开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研讨会,开展中国医德等的教育课程讨论[7],提高医学伦理学教师教学水平。(3)选派青年教师出国访问、进修学习,从而提高医学伦理学师资队伍素质,实现医学伦理学教育目的。

[1]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整理提供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1):34~35.

[2]李传俊,李本富.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与评价[J].医学教育,1995,(2):9~11.

[3]张斌.医学教育中如何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中德两国学者在西安进行研讨[J].医学与哲学,2000,21(12):58~59.

[4]曾钊新,李建华.道德心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5]张金钟,王晓燕.医学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

[6]郭琦.试论临床教学法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兰州医学院学报(医学版),2002,28(1):77~79.

[7]李奕林.中国医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G421

B

1671-1246(2010)21-0016-02

猜你喜欢
医德伦理学研究生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伦理学研究(2021年1期)2021-03-11 05:19:36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孙思邈医德思想发微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5:03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蚁族现象”的伦理学思考
医学研究生医德教育问题探讨
中职护生医德认知现状及对策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教育与职业(2014年1期)2014-01-14 02: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