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莉苹,张显碧
(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120)
高职院校共享型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状况
冯莉苹,张显碧
(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120)
综述我国高职院校共享型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以及状况,为渝东北地区建设共享型护理实训基地提供参考依据。
高职院校;护理;实训基地
护理实训基地是培养护理及护理相关类人员的实践训练场所,其基本功能为:完成护理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任务,并逐步发展为培养护理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基地[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质量的需求日益提高,社会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研究与现代医学模式相适应的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2]。而护理实训基地作为培训护理人才的主要场所,不仅应为校内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而且还要能承担各级护理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为社会提供多方位服务,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共享型实训基地[1]。
现笔者就我国高职院校共享型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的特点进行综述。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领域的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护理工作的专业范围也已拓展到预防疾病、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和促进健康等方面,其在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工作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护理服务不仅要有量的提高,还要有质的飞跃[3]。为满足这一需求,必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人员管理、培训、使用方法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要有过硬的护理技能。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以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教学为主。基础护理注重基本技能的操作,临床护理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适应能力。临床护理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实践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训条件,才能满足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的要求[5]。而要培养出高质量的护理人才必须注重以下2个环节:一是师资培训,二是教学改革。二者都离不开实训基地建设。无论是师资培训还是教学改革,总的方向都是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师资培训是为了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改革是为了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和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如果没有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和教学改革的任务就难以完成[4]。所以,实训基地是高校培养合格护理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
随着社会对护理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不仅要对在校护生,还要对护理人员甚至从事护理教育的教师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培训。为此,护理实训基地不仅只为校内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而且还要能承担各级护理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为社会提供多方位服务,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共享型实训基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纵观国内高职院校,要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共享型护理实训基地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建立共享型护理实训基地必须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只有这样,实训基地才能做到既为本校师生培训所用,又能成为对外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技能培训的场所,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护理实训基地,必然要有大量的资金作支撑。
为解决资金问题,学校可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条件下,争取教育部门、卫生部门下拨经费或者教育基金的支持;另外,学校也可以自筹经费或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共建。
当前,高职院校除通过自身财力独立建设实训基地外,还有3种投入模式:第一,政府投入模式。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地方政府不仅要逐年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还要积极投资兴建公共实训基地,并对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第二,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和学校配套投入模式。第三,校企合作投入模式。(1)寻求资金投入。(2)寻求设备支持。(3)用冠名的方式合作共建[7]。
如果说足够的场所和先进的设备,是实训基地必备的硬件,那么既懂理论知识又懂实际操作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则是实训基地发挥其功能必须的软件[8]。
护理实训基地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培养为主、引进为辅原则,对校内教师进行锻炼和培养,要求他们定期到实训室参加训练,定期到医院工作,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并在教学中做到与临床接轨。鼓励教师通过学习、培训、考核获得职业培训和鉴定资格。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优惠待遇和条件,从校外引进护理专业人才和名师,聘请具有副主任护师以上职称、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专家担任客座教授[4]。
3.1.1 人才培养功能[9]包括承担护理职业学历教育[6],完成实训教学任务。
3.1.2 资源共享与技术交流[9]包括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专业技术技能考核,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9,10]。面向医院开展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培训[4,6]。
3.1.3 生产与技术服务功能[6,9]包括满足社区服务,推广新技术[4、9]。例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以实训基地为平台,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路,成功研发了“危重病人监护急救仿真系统”。它既解决了护理教学中的仿真训练问题,还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真正共享型的护理实训基地不仅具备普通的基础护理实训室的功能,还能对外提供多方位医疗服务,实现开放性及资源共享。因此,实训基地从科室划分上就应该含有临床各专科科室及其设备[11]。
3.3.1 高度仿真原则[4,6,9,12~16]实训基地应充分体现生产现场的特点[9],尽可能贴近行业的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努力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按照未来专业技能发展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专业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3.3.2 完善的管理制度[6,16,17]对临床护理实训基地进行严格管理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环节。
例如,辽宁中医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一整套的教学物品领用制度、教学物品准备制度、教学物品保管制度、实训室使用登记和维护制度,使实训室管理有章可循,避免实训室物品过多损坏、丢失和不必要的浪费现象发生,保证了实训课教学质量和正常教学秩序。每个实训室由任课教师负责,协助专职实验师进行管理,并制定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和实训室使用制度,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6]。
3.3.3 以培养护理专业高技术、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培养高技术、高素质的护理人员离不开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但可以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还可以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3.3.4 坚持资源共享 坚持资源共享可以避免重复建设,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优质资源的使用率。
3.3.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高技术、高素质,符合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的基础。
3.3.6 对内适应课堂教学,对外开放,并能提供多方位服务[9]实训基地不仅要为在校生提供实践训练场所,还要为社会上相关行业的在职人员提供培训。现在国家要求各个工种职业岗位实行持岗位技术资格证书上岗,而实训基地最有资格成为获得这些高技术资格证书的培训点及考点,为社会提供多方位的服务,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基地。
3.3.7 功能多元化[13]高职教育实训基地的功能是多元的,包含实践教学功能、社会服务功能等。实训基地必须既是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场所,又是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单位,是高新技术开发、应用、推广基地,是终身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的依托,并为相关专业实训提供服务。实训基地在内容安排上要具有综合性,使学生通过实训不仅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术和技能,而且熟悉和了解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和技能,得到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全面训练。
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发现,涉及“护理实训基地”词条的文献较少,在这些文献中提及共享型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的就更少,而在这些文献中属于高职院校共享型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的仅有3篇,涉及的省份为湖北、湖南、浙江、上海。可见在护理领域护理实训基地建设还比较薄弱,而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就更少[4,5,10]。
目前,实训基地提供服务的对象多为已经具有医学或护理专业知识的人员,针对社会人员的培训较少,尤其是不具备护理专业知识,文化层次较低但又准备从事如护工、月嫂等护理职业者。为此,各高职院校应积极筹建共享型护理实训基地,以服务于更多人群。
[1]郑丽忠,商亚英.护理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9):1814~1815.
[2]刘爱民,高华兵,徐桑,等.现代护理专业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9,(8):121~122.
[3]封锡玲,陆霞,刘玉玲.护理员培训及管理方法的探讨[J].护理管理,2006,12(22):2140~2141.
[4]熊蕊,白梦清,夏俊炜.湖北职院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11~12.
[5]张敏,邱兰萍,刘鸿慧,等.临床护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6,8(5):123~124.
[6]王祥荣.我校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的做法和体会[J].中国科技信息,2006,(1):118.
[7]壮国桢.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基本经验及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6):42~44.
[8]刘平娥.加强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 培养护理技能型紧缺人才[J].中国大学教育,1995,(11):51~53.
[9]曾令奇.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功能原则和途径建设理论探讨[J].职教论坛,2005,(6):36~37.
[10]王继平.建设公共实训基地,促进职业教育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8.
[11]张琳琳.结合“产学结合,合作办学”的办学模式浅谈如何建设和完善我校护理实训基地[J].中外医疗,2008,(17):95~97.
[12]胡野.高职护理专业仿真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6):81~83.
[13]李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职教学院,2008.
[14]张龙禄,冯小君,葛炜,等.护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标准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2):56~57.
[15]云琳,赵凤臣,倪居,等.现代模拟仿真护理实训基地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71~72.
[16]蒋爱民,谢玉琳.高职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8,8:51~52.
[17]夏立平,许红.开放护理实训基地的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08,(13):118~119.
[18]代生厚,王成文.浅谈社区护理实训基地建设规划研究[J].长春医学,2006,(4):53~55.
G420
A
1671-1246(2010)21-0073-03
注:本文为重庆教育规划“十一五”课题(ZJ-08-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