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问题刍议

2010-03-16 03:18曹有光
文教资料 2010年34期
关键词:大学教育高校德育

曹有光

摘 要: 当前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德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高校德育显现出实效性弱化、德育理论与实践错位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德育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创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加强队伍建设及形成德育合力来解决当前高校德育问题的五条对策。

关键词:高校 德育 大学教育

高校德育长期以来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方面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的生活、学习、交往和思维方式都在不断地改变,人们普遍关注物质利益的多寡而疏于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开始盛行,高校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使得高校的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高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在弱化。

当前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存在明显反差,一些学生善知但不善行,德育效果尚处于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层面,还没有固化为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表现在对好人好事常是感动而缺乏实际行动,对不良的行为义愤填膺却敢怒不敢言。认同诚实守信,但在学习生活中诚信缺失,考试作弊、欠缴学费、不主动还贷,乃至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等行为时常发生;认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但又较为普遍奉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行为准则;认同敬业奉献精神,但又讲求实惠和实际,择业时更多选择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效益好的大公司,而不愿下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认同理想在成长成才中的引领作用,但在实际生活中更注重眼前利益和自我享受;认同人的社会责任,但在生活中却又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集体和他人的关心帮助;认同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实际生活中却又贪图享受,奢侈浪费,追求高消费。这些现象都说明,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在弱化,德育效果与德育期望值之间的相距较远。

2.高校德育理论与实践错位。

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些教材理论性强但远离大学生实际生活。有的教材有“树立崇高理想”的章节而没有“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章节;有的教材倡导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但不进行学生急需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有的教材在讲道德论时恪守传统,而对现今时代的学术道德和网络道德则很少讲到;关于爱情观,一些教材只是泛泛提及,而对性的责任和道德避而不谈。德育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具有强烈的实践性。高校德育只注重课堂教学和理论考试,而不注重学生思想行为的观察与检验,德育考核没有关注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实践,德育理论是否落实在学生的实际行动上还没有引起普遍重视。高校德育教育中理论与实践错位现象时有发生。

3.高校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

我国高校的检查评估主要考量办学基本条件、学校生源、师资力量、教学仪器设备、学科建设、科研成果、学生外语和计算机的考试成绩、毕业生就业率等一系列量化指标,致使高校更加重视应用性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淡化了学校培养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功能,学生也更加重视应用性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而不太重视自身品德修养的提升和完善。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两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由于德育是软指标,德育工作效果难以量化,致使对德育的评价欠合理,工作难以被肯定,直接影响到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一些高校还没有真正把德育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同等对待。明确的职业预期是从业人员持久工作的内在动力,一些德育教师的职业预期不够明确,难以感受到德育工作的前途和发展的空间。一些德育工作者常注重如何去教育学生而忽视了自身的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在一些高校存在着专业教育与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有的领导干部把德育看成是“副业”,一些专业教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在高校内部还没有形成人人重视德育、全员参与德育工作的良好环境。

4.高校德育基础条件比较薄弱。

德育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与应用性的学科专业相比,德育基础条件显得十分薄弱,投入明显不足,载体单一,功能弱化,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和整体素质也不能与专业教育相提并论。德育基础条件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工作学习生活方式,其必然会给高校德育带来影响,对高校德育基础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德育工作基础条件落后,德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动态性均显不足,校园德育环境氛围不够浓厚,德育工作进公寓、进网络、进社团的工作比较粗浅和简单,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德育的感知、认同和德育的成效。

二、高校德育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1.源于社会环境影响。

目前我国正悄然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市场竞争机制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导致高校德育问题的根本原因。随着社会的转型,必然产生许多新的利益群体和阶层,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价值观念和道德选择的多元化。不同利益群体的人常常利用本集团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来衡量人们的道德行为,从而造成多种道德评价标准之间的冲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日益加快,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碰撞和文明冲突,西方哲学思潮冲击着我国传统的道德体系,特别是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等思想的负面影响,使部分大学生对我国德育的功能产生怀疑,价值判断发生混乱,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甚至出现与我国社会主流道德和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现象。

2.源于高校德育本身。

高校德育本身是造成德育问题的主要原因。高校德育长期以来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德育通常跟着时事政治走,而对学生个人的基本品德修养有所忽略。德育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做人,因此需要更加重视学生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德育内容要紧贴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当前高校德育的有些内容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德育与生活脱节,有的德育理论使学生感到很抽象和空洞,难以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故而不易内化为人格和道德品质。德育方法单一,目前高校德育还是以理论灌输和说教为主,德育课堂情感氛围不浓,德育实践活动不足,德育教育与日常管理分离,难以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部分德育工作者不能满足德育的要求,道德素养不高,人格魅力不足,不注重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和为人师表,对学生的德育没有感召力和影响力。部分教师只把教书育人挂在嘴上而没有落实在实际行动上,造成人格与德育要求相背离,言传和身教相悖的德育后果,使学生对德育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甚至会从内心产生逆反和抗拒,德育成效也就无从谈起。

3.源于大学生自身。

大学生的年龄和经历决定了他们在心理上缺乏调控能力,极易受社会环境的左右而在道德认识上出现偏差,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中缺乏应有的定向功能,道德行为表现出易变、无序的特性。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成熟初期,不确定性和可塑造性强,而对道德问题的观察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相对较弱,现实社会、家庭环境和网络世界里的各种道德行为和信息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学生在内心容易产生道德困惑和质疑,直接影响到对道德学习和实践的兴趣。有的学生上德育课在主观上为的是德育学分,而不是为了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大学生自身也是造成高校德育问题的重要原因。

4.源于校园德育环境因素。

如果把教学和科研比作骨和筋,德育工作就是气和神。[1]校园德育环境这里主要指德育的软环境,主要是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学校有关德育方面的政策环境直接决定着德育工作的发展状态,党政领导和教职员工的德育意识和参与程度对德育工作都会带来直接影响。不良的校园德育环境因素也是造成高校德育问题的另一重要原因。

三、解决高校德育问题的对策

1.要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营造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

解决当前高校德育问题,首先是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员动员,党政齐抓共管,努力构建以学校党委为领导核心、行政系统为实施主体、专职思政队伍为主要力量、教师队伍和职工队伍广泛参与的德育工作体制。高校德育工作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视程度、全体教职员工的参与程度和思政队伍的工作状态。高校对“德育为先”的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在强化全员德育意识的基础上,把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思想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工作之中,努力形成全员重视、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德育氛围。高校要制定德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对学校德育作出全面的部署和安排,积极完善德育工作的保障机制,在专职队伍编制、场地设备、经费预算等方面要充分保障。同时明确各部门的德育工作责任和各类人员的德育工作任务,认真做好检查与考核工作,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把德育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2.要突出强调高校德育工作理念创新,准确把握德育着力点,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高校德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和确立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地位,把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德育的对象变为自己主动接受德育的主体。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引导的过程中需要切实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主动让学生参与到德育教学、管理和考核之中,强化学生德育主体的意识。高校德育内容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把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与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遵循德育教育规律。德育中的公民教育强调做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人生教育则要树立社会责任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理想教育则重在培养高尚的人格和思想道德情操。人的言行都受某种思想情感支配,因此,高校德育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找准着力点,有的放矢,才能真正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高校德育要解放思想,创新德育方式,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准确把握信息时代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生和价值观念,增加德育的时代性。建立分层递进的德育目标体系,[2]根据不同的对象和要求,解决好共性与个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的问题,要把对全体学生的普遍要求和对其中的优秀分子的要求区分开来,做到既能引导较低道德水平个体的发展,又能满足较高道德水平个体追求完美的要求。加强德育的实践性环节,创设德育情境让德育活起来,使学生在德育实践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感悟,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进行消化吸收,固化为自身持久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实践活动能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校爱国的精神品格。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照顾学生个体的实际需求,围绕个体的学习生活、交友、成才就业等实际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这是增强德育实效的重要手段。

3.积极推进德育课程改革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与德育实践相结合,建立起科学的德育考评体系。

德育课程改革要不断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体系,当前成功的德育应当是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的有机结合,更加注重人的基本素质和全面发展。德育课程改革要体现现实生活需要和符合时代发展趋势,有针对性、现实性和适用性,才会被学生认同并自觉主动地接受。有针对性地设置与大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连的集体生活、交往生活、情感生活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德育内容,使其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所帮助,同时将主流社会意识渗透其中,使德育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德育课程改革要注重与德育实践的结合,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德育思想方法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德育实践中接受教育,用所学的德育理论去观察、分析和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德育理论只有与德育实际相结合才具有真正的现实意义。与现实生活无密切联系,或对现实生活无帮助的课程改革,是难以被学生真正接受的。德育课程改革紧跟时代发展,贴近社会现实生活,必然带来德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教师主导下的讨论法、问答法、辩论法、咨询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道德认知和道德选择的能力。加强德育的考评工作,德育考评是检验德育有效性的重要手段。高校德育的有效性体现在大学生思想、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用一般标准难以进行衡量,要改变原来简单的考试评价办法,以德育目标为标准,确立动态的综合评价体系,把师评、自评和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进行综合,并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多方面、全方位地评价一个人的德育素质,从评价结果中发现不足和缺点,以及时调整和改进德育策略,促进德育实效性的进一步提高。

4.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强化政策引导,实现德育工作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德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的组织保证,主要是学校的党政干部、“两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高校要采取切实措施培养一批政治方向正确坚定、德育理论功底扎实、善于联系实际、勇于开拓创新的德育工作骨干队伍,使之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德育工作者身处教育第一线,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学校要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高德育工作岗位的吸引力,使德育工作者工作有条件、办事有平台、发展有前途,以真正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德育工作队伍。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职业资格制度,使德育工作者掌握德育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能承担德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任务,成为德育领域的专家。把德育工作岗位作为一项终生从事的职业,以保证德育工作队伍的稳定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德育工作者的职业归属感,真正实现德育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5.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德育合作机制,形成德育合力,扎实提高高校德育的整体效果。

高校德育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方式,高校德育效果同时受到学生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教育引导和关心帮助。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德育力量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才能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所以,要提高高校德育的整体效果,就应当建立由高校、学生家长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组成的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协调组织,经常性地进行高校德育工作情况通报、交流、分析和研讨,制定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政策措施。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上建立合作机制,优势互补,形成德育合力。家庭德育重在培养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道德修养。社会德育重在德育大环境建设,为大学生道德认知和情感体验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家庭和社会德育对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家庭和社会参与德育,创造了德育新领域,增加了德育方式,丰富了德育内容,能更好地发挥高校德育主阵地作用,从而提高高校德育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田建国.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3,(5):20.

[2]高翔.关于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J].理论学习,2009,(1):55-56.

猜你喜欢
大学教育高校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