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玲
摘 要: 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心理和能力的原因,在课堂上发言不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应采取策略激发学生发言的热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方式多样,促其开口;授之以渔,使其会说;尊重鼓励,使其要说。
关键词: 农村学生 发言 教学策略
农村语文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课堂上一提出问题,下面的学生个个噤若寒蝉,或低头不语,或假装思考,或斜眼观望……老师被晾在一边,教室里一时鸦雀无声。其实学生对问题,也不是不会,至少是有一些会,但是他们就是胆小,不敢说,或是好面子,怕说错了丢人。这种状况可以说一直困扰着许多一线教师,如何改变这种境遇,如何开启学生的“说话”之门?我以全市推行“三案六环节”这一教学模式为契机,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1.晓之以理。
老师要让学生明白每一位同学都是课堂的主人,都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每位同学的引导者、服务者,上课表达观点,展示自我是每个同学神圣的权利。学生要充分利用这权利。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状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2.动之以情。
每位同学都来自农村,父母挣钱不容易,不能花父母的血汗钱而无所成吧。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能说会道,善于与人交往,是一个人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3.言语激励,消除疑虑。
课堂是个舞台,每位同学都是舞台上的演员,大家戏分都一样,没有主次之分。在同一平台上,希望你尽情地展示自己,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表现出来。鼓起你的勇气,挑战自我,做个勇敢的学习者。至于说错了丢面子,大可不必有这样的想法。错误是难免的,否则要老师干嘛,再说老师也有犯错的时候。人要学会感谢错误,错误会使人进步,错误会警戒他人,错误会帮助老师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多样方式,促其开口
在实行“三案六环节”这一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又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这两个环节,我充分利用这两点,采用了以下做法。
1.精心分组。
一般四到六人为一小组,积极的、较积极的、不积极的,相互搭配。小组长根据学案,分配学习任务,检查学习情况,组织组员共同探讨,解读文本,解决疑难。在小组学习时给每个学生思考的余地,给每位学员发言的权利,在小组讨论时让其小范围地交流发言,轮流讲解学习成果,“逼迫”其打开“金口”。
2.公平展示。
大范围的成果展示,我采用抽签的形式,将所有学生的名单,写在若干个纸条上,放于盒中,老师随意抽取,抽到谁谁就到前台来讲解,公平、公正、公开。这种形式迫使学生放开胆子,放开音量,从幕后走出来展示自己。
3.构建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所以,与学生亲密合作,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每一个教师最起码应该做到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前提。老师应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相信学生,适时调整活动内容与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生生关系是否融洽关系到学习任务能否完成、学生能否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合作探究是一种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既相互支持配合,又在分工合作中承担个人的责任,这种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又促使小组成员间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彼此监督,团结协作。通过这样的学习,合作小组真正做到了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组员间也培养起了亲密感情。
4.激发兴趣。
“三案六环节”这一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少讲、精讲。语文课上教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1)语文老师的语言要有文学色彩,即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准确、精炼、优美。其中语言优美是最能给学生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之一,它不在于华丽词藻的堆砌,也不在于运用修辞的多寡,而在于语言的抑扬顿挫、流畅悦耳、生动形象,给学生以诗情画意的享受。(2)采用有趣的活动形式。如讲故事大赛、“我来做评委”、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本剧等,有趣的活动能让学生感受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3)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丰富语文材料,增长学生见识,尤其是让学生欣赏优美画面,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让学生在这些优美画面的直接刺激下,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三、授之以渔,使其会说
学生们不喜欢发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解读永远难以达到标准答案的要求。这时,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就必不可少。教师要传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方法和途径,以把学生引入思维和表达的正途,使生本对话更进一层,也使课堂发言、展示有所依托,有话可说。漫无目的的“放羊式”对话、展示无益于课堂效益的提高。
如在讲授《与朱元思书》时,赏析课文,使学生真正体会这篇小品文的精美,教师就不能简单地说:“这篇文章美吗,美在哪里?请试作分析。”如何正确引导,使学生掌握方法,有话可说,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与朱元思书》之类的美文,我们可发从如下角度去欣赏:意象意境欣赏、景物描写欣赏、布局谋篇技法欣赏、抒情手法欣赏、作品语言欣赏、思想情感欣赏等,有些角度还可细分为多个角度,如景物描写欣赏,我们不妨从描写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角度)、描写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写景节奏变化等角度来分析。但我们解读文本的时候,不必面面俱到,根据课文内容和特色,灵活地有侧重地训练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篇文章我就让学生主要从景物描写和作品语言角度去赏析。学生自选角度有目的进行思考,去欣赏品味。
四、尊重个性,使其要说
新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个体由于认知经验深浅不一,兴趣爱好各不同,思维活动千差万别,对文本的解读就极具个性。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让学生把错误呈现出来,然后帮助学生纠正、修改、完善。
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我在教学中常常对那些有独特体验的学生给予表扬和激励,虽然有的发言背离主题,错误明显,但是他们的发言可使其他学生从另一角度解读文本,拓宽思维,使生本对话走向深刻。如在分析《曹刿论战》里的人物形象时,有一位平时不太发言的学生突然说:鲁庄公比曹刿聪明多了。同学们一下愣住了,我心中窃喜,就请这位同学说说原因。他说:能用聪明人的人不就是比聪明人还聪明吗?他的回答先引来同学们的一阵哄笑,继而有人附和。我先表扬了他,说他的问题提得好,他一脸得意。然后就停下来与同学们一起研究他的发言,请同学们来分析一下鲁庄公到底是“鄙”还是不“鄙”。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发表见解,这不但点燃了学生的热情,而且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潜能,使学生丰富了对人物的认识,对文本的解读也更深刻了。
通过上述方法,学生经历了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到踊跃发言的过程,学生的“说话”之门打开了,学习热情提高了,思维被激活了,学习潜能有了一定发展。长此以往,我想我们的课堂就会由“鸦雀无声”发展到“百家争鸣”。
参考文献:
[1]赵爱心.做个“能说会写”的语文教师[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9).
[2]余映潮.《故都的秋》说课[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9).
[3]贺学根.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J].语文学习,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