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0-03-16 03:18曹冬霞谢自芬
文教资料 2010年34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审美能力教学情境

曹冬霞 谢自芬

摘 要: 古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内容,教师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反复反咏诵玩味等手段,培养学生感受意境美、体验情感美、领悟内涵美、品味语言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树立起高尚的审美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不断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教学情境 审美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教材中的大量古典诗词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绝好材料,教师理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培养审美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唤起想象,培养感受意境美的能力

意境,是我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所谓“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与诗句所描绘的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也是能够让读者沉醉其中的想象世界。中国的古典诗歌往往以其美的意境令人遐想,让人陶醉,耐人寻味。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进入意境,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1.借助媒体,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在此特指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借助于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审美场景或审美氛围。好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审美注意,激发他们的审美渴望,使他们完全置身于其中,带着良好的审美心境去想象和联想,从而进入审美的最佳境界。语言、文字、音乐、图画等均是可借助的内容。教师或借助于图画,配以启发引导性语言将学生带入审美化的教学情境,或在音乐背景下用富有情感的生动讲述去营造氛围,创设情境。电教媒体最能展示形声光色的组合与变化,对于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精心制作了课件,截取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伴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歌声,背景画面上出现了滚滚江水浩浩荡荡向东奔流及惊涛拍岸的壮阔图画,随着三国人物头像的不断出现、切换,学生情不自禁地想象起三国的战争场景,不知不觉进入了教学情境,为感受意境美做好了准备。

教师借助媒体而精心创设的审美化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带着相应的情绪进入作品,使他们的思绪与要学习的内容相一致,使他们的情感与诗人的认识相融合,并很快进入古诗词学习的审美活动中。同时,它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拓宽教学空间,增强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展开想象,感受意境美。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诗人凭借它,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创造出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意境;读者凭借它,可以在鉴赏古诗词的审美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的活动,把古诗词中的具体形象变成生动活泼的画面,而进入其意境。想象是进入诗歌意境、欣赏诗歌的翅膀。如果没有想象,读者就无法进入审美的殿堂,无法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美。白居易的《琵琶行》在写琵琶女演奏戛然而止时,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其演奏效果,营造出一种悄怆幽邃的意境。曲虽止,情正浓,“悄无言”的寂静,溢满了感情的潮水,让人回味无穷。在教学中,我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想象琵琶女和听者特别是作者的心理、神态与当时的场景,想象这幅情景交融的立体艺术画面,入其境,见其景,观其人,闻其声,感受诗歌营造的特定意境,达到与诗中人物心灵息息相通的境界,获得了美的享受。

需要强调的是,古诗词中的一些意象名词可以直接拼合成句,甚至于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也可省略。在学习这些诗句时,更需要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和联想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例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用的是平凡常见的词语,写的是山村独特之景,但是,当这几个名词连缀在一起组成句子时,便构成了一幅浸透着荒山早行人“羁旅之愁”的清冷图画,一种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凄清幽静的意境。这一类的意象名词在古诗词中有很多,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它们直接拼合在一起,像一个个特写镜头,较好地营造出特定的意境。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

二、调动感知,批文入情,培养体验情感美的能力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古诗词作为作者审美心血的结晶,必然打上作者主观感情的烙印,包含着作者的主观因素。读者要感受到古诗词的情感美,就必须以直接感知的方式去接触作品,批文入情。教师应该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古诗词,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知器官的审美能力,打开学生思想感情的闸门,充分体验古诗词的情感美,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1.听而体情。

教学时可播放配乐录音,可配乐由教师泛读,力求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充分融入到古诗词中,和其中的人物一起去爱去恨,去悲去乐。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教师都必须在听之前创设好与课文内容相应的教学情境,以使学生带着相应的情绪学习作品。这样,在听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快深入课文,触动情感,拨动心弦,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获得美的愉悦。

2.读而体情。

朗读历来就是语文的传统教学方法。反复朗读,能将无声却藏情的文字转化成有声而溢情的语言。通过对诗词的朗读,可以体察作者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古诗词的情感美,获得美的满足。如反复朗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在酣畅自由的节奏变化中,进入意境,充分感受诗人不事权贵的豪迈情感;反复朗读杜甫的《兵车行》,随着音韵的不断变化,三、五、七言句式的错杂,情节的不断发展,深切体会诗人满腔的怨愤情绪与浓郁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反复朗读岳飞的《满江红》,在慷慨、激昂、悲壮的旋律中,走近作者,充分体验他的精忠报国、重整河山的豪迈气概与壮烈情怀。

3.写而体情。

写就是通过想象的活动进入诗歌的意境,把古诗词所描写的具体物象、具体场景用文字展示出来,变成生动活泼的画面,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学生若有绘画的基础,还可鼓励他们画出来。

4.“理”而体情。

“理”就是引导学生理清诗歌的线索,包括时间、地点(场景)行文与情感线索等,以便更好地培养其体验情感美的能力。例如学习晏几道的《鹧鸪天》时,我先让学生找出词中表明时间的词:“当年”—“别后”—“今宵”,然后看这几个词写了情事怎样的发展过程:“相会—分别—重逢”,这样学生就水到渠成地理出了本诗的情感线索“欢乐—愁苦—欢乐”,准确地体验到作者的情感。在学习他的《临江仙》时,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用五个时间词带出两幅凄婉、缠绵的深情画面,学生很快找到了表明感情基调的词“春恨”,春日感旧怀人、伤离恨别的愁情也涌上了心头。

当然,听、读、写、“理”是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利于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将学生带入作品的情境,让学生由文入情,充分体验古诗词的情感美,故在教学中要多多采用。

三、潜心玩味,透析表里,培养领悟内涵美的能力

古诗词既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又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具有内在深刻的意蕴,即内涵美。每一位读者在最终获得的对古诗词的审美愉悦中必然包含着揣摩、比较、认识、体验等理性活动,必然蕴含着对古诗词所具有的社会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即对内涵美的领悟。要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主旨,淋漓尽致地领悟到它的的内涵美,受到情感道德上的陶冶,“融美于心灵”,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词潜心玩味、反复咀嚼,引导学生对此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剖析理解。例如苏轼在《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向亡妻诉说凄凉时这样说:“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短短三句包含了如下内容:亡妻有知、知而能逢、逢而不识:不识之故在于自己颠沛潦倒,尘满面而鬓如霜。作者借表让步关系的“纵使”领起,将感情表达得一层深似一层,一步一步推向高潮。被生活折磨,受痛苦煎熬,对人事的慨叹,对亡妻的怀念,尽含其中,读者也随着作者的文字去感受、去领悟、去体会。如果这样由内容到情感地剖析玩味,学生就不难深刻领悟本词的内涵美了。

古诗词往往写得委婉蕴藉,耐人寻味,“或句上有句,或句下有句,或句中有句,或句外有句,说出者少,不说出者多”,这增加了领悟内涵美的难度。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紧扣诗作的内容,仔细体会,反复咀嚼,而且要“知人论世”,寻根究里,作进一步的剖析、探究,以领略“象外之旨”,倾听“弦外之音”。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的诗眼“落花时节又逢君”含蓄而深刻,对它的理解很关键,可以说直接关系到对内涵美领悟的深度。如果单从个人角度考虑,可以认为是感叹从前被王公大臣宠幸、盛极一时而今流落江南的歌手李龟年已到了“落花时节”,或感叹诗人杜甫自身遭遇的不幸;如果把两人合起来看,那么此诗感叹的是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命运;但是如果引导学生联系背景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此句含意极其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凝结着时代的沧桑、人生的巨变:在春光无限的江南风景中,片片落花给人的不仅仅是说不尽的个人际遇变化的悲凉,它还包含着对国家残破、民生凋敝的无限感慨与说不出的悲怆,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深沉与凝重不言自明。如此由表及里,层层剥笋,学生获得的就不只是对内涵美的领悟,更有精神的滋养与疗补。

四、反复咏诵,揣摩词句,培养品味语言美的能力

语言是诗人作诗的基本材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而诗是语言的艺术,具有其他文学语言无可比拟的独特美。古典诗歌又恰恰洗尽铅华,是语言中的精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反复咏诵,反复揣摩,字斟句酌,含英咀华,品味其独特的美。

1.用诵读法品味。

诗歌的语言富有音乐性,其平仄交错,节奏鲜明,音调和谐,韵律流畅,具有听觉上的美感。在朗读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技巧。如适当的停顿,合适的速度、节奏,语音的轻重,语调的抑扬,以及情感不同的诗词的朗读处理方法。恰当地运用这些技巧,有助于增强语感,感悟诗歌的韵律美,品味语言的音乐美。

2.用推敲法品味。

古人作诗,呕心沥血,费尽心思。“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就是为了“一字传神”,“字字珠玑”。古诗词语言含蓄精辟、生动形象,一字一词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凝练美。教师要抓住那些经过古人千锤百炼的动词和形容词,带领学生来品味其表达效果。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把纷繁红杏的盎然生机渲染出来了,有色,似乎还有声;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一个“弄”字把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姿写出来了,景美,情也美;李清照“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把为相思所苦的女词人的憔悴形象塑造出来了,愁情浓,形象更逼真。这类动词和形容词往往不仅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而且带有诗人的独特感受与主观感情色彩,一字一词都经过千锤百炼,值得我们认真揣摩、体味。

3.用替换比较法品味。

教师可指导学生将原稿与修改稿中的词语进行比较,或将不同版本的用词作比较,也可通过替换词语来作比较,还可将诗句改成其它文体以品味诗歌语言的独特美。在品味《春江花月夜》的语言时,我采用了这种方法,如用“升”替换“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生”字,用“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待”字与一些不同版本中的“照”字作比较,体会用词的不同表达效果,并让学生把诗篇开头写春江花月美景的诗句改成一般的散文,来体会诗歌语言的独特神韵。此外,教师还可指导学生结合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条件下的心境、诗歌的语境,调动生活体验来品味,方法不一而足。有时几种方法并用,效果更佳。

品味诗歌语言美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者要鼓励学生多诵读,勤揣摩,勤思考,多积累。一旦品出了语言的味儿来,那么,对意境美的感受将更加到位,对情感美的体验将更加深刻,对内涵美的领悟将更加透彻。

古典诗歌是美的集中再现。在学习时,学生会受到意境美、情感美、内涵美、语言美等方面的熏陶、感染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对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透彻的理解力,以及对语言的品味能力、内在情感的培育,来提高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进而使学生树立起高尚的审美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不断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审美能力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