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燕
(台州市中心医院,浙江台州 318000)
随着产科住院时间的缩短,产后护理支持无法在住院期间完全提供,而部分产妇及家人又缺乏科学的育婴知识和产褥期护理知识。为拓展产后服务范围,将产后康复护理带入家庭,针对产褥期母婴的心理、生理及不同阶段、不同环境进行有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提高产妇的自助自护能力,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本院产科按社会需求推出产后家庭特需服务,有效促进了母婴健康。现将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1.1 对象 本组820例,均为居住本市的产妇,产后48 h母婴无不良反应,按照自愿原则,将愿意接受产后家庭特需服务的423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其余397例产妇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8±3.8)岁;孕周36~42周;剖宫产128例,自然分娩295例;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106例、中专和高中172例、初中及以下145例。对照组: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9±3.1)岁;孕周36~42周;剖宫产115例,自然分娩282例;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101例、中专和高中164例、初中及以下132例。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为8~10分。
1.2 方法
1.2.1 产后护理方法 产妇入院后由产科工作人员向产妇及其家属宣教产后家庭特需服务内容和意义,出院前1 d征求产妇意见,对愿意接受产后家庭特需服务的产妇签署产后家庭特需服务登记卡,内容包括产妇姓名、地址、电话号码、服务类型、服务人员姓名、联系电话、医院监督电话、特需服务费等,一式两份。
1.2.1.1 对照组 在住院期间和出院时作常规产褥期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母乳喂养、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技巧等基本知识,并告知医院热线电话号码,嘱出院后如有帮助需求,可拨打电话咨询或到医院检查。
1.2.1.2 观察组 由产科大专及以上学历、有独立工作能力、服务态度好、责任心强,并且有丰富临床经验和健康教育知识的高资历护师担任产后家庭特需服务人员。产后家庭特需服务内容包括:母婴健康评估;指导产妇自我护理,如乳房、创口护理及形体恢复等;婴儿生理常识的宣教及婴儿的喂养、沐浴、按摩、游泳以及脐部护理等;针对产后个体情况开展心理护理。特需服务护士根据产妇的要求和母婴出院评估表制定护理和健康教育计划,在产妇出院后第2~5天、第10~15天、第28天,对产妇进行家庭特需服务,并根据产妇要求和产婴情况增加服务次数。
1.2.2 评价内容及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1,2]及产后特需服务内容,评价产妇、婴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产妇相关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内容见表1、表2。产后42 d母婴来院做常规健康检查时,由产科护理人员评估产妇的相关护理知识,答对80%以上为掌握,并评估产妇及婴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1.2.3 统计学方法 将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 11.0软件进行x2检验。
两组产妇及婴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两组产妇的相关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见表2,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产妇及婴儿并发症情况(例,%)
表2 两组产妇相关护理知识掌握比较(例,%)
3.1 产后家庭特需服务是医院整体化护理的延续和深化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的内涵不断拓宽和充实,护士已不再是单纯的执行医嘱、发药、注射和做一般基础护理工作,而是集生理、心理和生活等多种护理方式为一体的整体化服务。实施产后家庭特需服务,解决了产妇出院后护理支持不足的问题,护士走进产妇家庭对其进行面对面护理,对产妇的情绪和护理技巧及时评价并给予足够的信息支持,不仅在生理康复方面给予帮助,而且在心理上给予疏导,减轻了产妇的心理负担和焦虑情绪,拉近了护士与产妇的心理距离,加深了感情,融洽了关系,使产科休养和保健服务家庭化、自然化,把爱婴医院带回家,把预防、保健、康复和专科护理送回家,把人文关怀带回家[3],有益于产妇康复和婴儿的健康,也增加了护理工作的相对独立和自主性,是医院整体化护理的延续和深化。
3.2 产后家庭特需服务可减少产妇及婴儿的并发症 由于缺乏正确的产后护理知识和信息,产妇及家属受传统“坐月子”的影响,多数产妇及家属认为产后不宜食蔬菜和水果,不宜多下床活动,不能洗澡及梳头,整个产褥期大部分时间在床上度过,导致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实施产后特需服务,护士可实地观察,及时评估产妇的健康知识、护理技能、母乳喂养观念,针对不同家庭制定适合个体的护理计划,同时直接对产妇及家人的护理行为给予评价和支持,及时纠正错误的观点,强化正确的护理方法,直至完全掌握,促进产妇产褥期的身体康复及婴儿护理质量。出院后早期访视,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及早提供干预,从而降低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文献报道[4],产后15 d内的产妇最需要帮助,此时间段是需要关注的重点时间段,产妇咨询电话最多,本院家庭特需服务重视在出院后15 d内的访视,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产褥期内各种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及婴儿臀红、脐部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3.3 产后家庭特需服务可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产妇由于角色转换和家庭模式的改变,易产生心理和情感上的危机[5],甚至导致产后抑郁等心理问题。实施产后家庭特需服务,在产妇熟悉的环境中施教,一对一进行指导,气氛轻松愉快,使产妇注意力集中,更容易掌握正确的产后护理技巧以及健康知识;同时调动了家人参与的积极性,家属共同参与学习可以加强产妇的记忆[6],亦给产妇提供了足够的情感支持和物质支持,营造了温馨的家庭环境,提高了产妇自我护理、母乳喂养和护理婴儿的信心,使产妇克服心理障碍,保持情绪稳定,顺利进入母亲角色。本文资料显示,观察组产褥期相关知识的掌握优于对照组,提示产后家庭特需服务可提升产妇产褥期的心理素质,改善生活质量。
[1]刘晓琴,赵新莲,蔡国梅,等.家庭探访对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710-712.
[2]鲁杰,张建,郑萍.偏瘫患者有关躯体功能的FIM量表评测可行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3):120-122.
[3]郭燕红.护理的专业价值[J].护理管理杂志,2007,4(1):1.
[4]闵丽华,杨俊华,刘学洁.产妇出院后电话咨询内容分析[J].护理与康复,2006,5(2):144-145.
[5]谢日华,何国平.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6,21(6):1-3.
[6]金春盆.运用护理程序对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J].护理与康复,2005,4(4):3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