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贞
学龄前3~5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相关因素分析
冯玉贞
目的分析儿童单纯性肥胖原因,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就诊我院的4000名儿童的身高、体重资料及父母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中男童的肥胖发生率高于女童,儿童的肥胖发生率与父母的体重、儿童行为和生活习惯以及父母对孩子体重认识有关。结论预防肥胖首先要提高父母对肥胖的认识和重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建立全面合理的饮食结构。
单纯性肥胖;相关因素;预防
肥胖症是由于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营养障碍性疾病[1]。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预防肥胖已被称为2l世纪上半叶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最大挑战[2]。儿童时期的肥胖也是成人肥胖疾病的基础。肥胖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心理、体质和智能等方面均会有不利的影响。因此,了解我市3~5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病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1 调查对象
对2006年6月~2009年5月,在我院门诊保健科体检的儿童,进行调查分析,详细了解病史、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家庭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统计的人数为4000例,男性2323例,女性1677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统一符合国家标准的测量尺及体重计,使用前均严格校对测量工具,在测量过程中,身高精确到0.5cm,体重精确到0.1kg。测量均要求拖鞋,脱衣以及便后。将所选病例分为两组,将肥胖儿童列为肥胖组,其余正常体重儿童列为正常组。
1.3 调查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由家长和儿童共同完成填写,再进行统计分析。
1.4 肥胖判断标准
排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和内分泌失常因素,排除服用糖皮质激素等继发困素导致的肥胖。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推荐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分类标准,即分年龄、性别的BMI[体重/身高(kg/m2)参考曲线为标准诊断[3]。凡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儿童均值10%~19%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其中超过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且排除继发性肥胖[4]。
1.5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数据包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检出率情况 在受检的4000名儿童中,肥胖患儿238人,发生率为5.95%,其中男性144人,女性94人。男女比例为1.53:1。男孩多见于女孩,见表1。
2.2 父母肥胖对儿童肥胖的影响 见表2。
2.3 儿童行为和生活习惯对肥胖的影响 见表3。
2.4 父母对孩子的肥胖的认识 见表4。
表1 不同性别肥胖患儿的比较
表2 两组儿童父母肥胖比较(n/%)
表3 儿童行为和生活习惯对肥胖的影响
表4 父母对孩子的肥胖的认识(例/%)
3.1 近年来儿童肥胖病例的发生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我国儿肥胖发生率平均为3%~5%,有的地区高达5%~7%,1996年全国城市儿童单纯肥胖流行病学研究协作组对全国11个城市208620名0~7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总肥胖检出率男为2.2%,女为1.9%[5]。调查结果显示与2003年我国第四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8.1%相近[6]。我市达到为5.95%,其中男性144人,女性94人。男女比例为1.53:1。
3.2 饮食因素
多食及少运动是引起单纯性肥胖的重要原因。单纯性肥胖是热能代谢障碍,摄入的热能过剩后转化为脂肪聚集在体内所致。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小儿单纯性肥胖与长期过量饮食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有关[5]。大多小儿都有不良饮食习惯,通过调查发现,肥胖儿童大多饮食量较大,尤其是高糖、高脂肪饮食,爱吃甜食及油腻食物,如肉及油榨食品(麦当劳、肯德基等),肥胖组儿童经常摄入油炸、肉类,甜食、零食的比例分别为73.53%、68.91%,明显高于正常组的儿童的34.98%、43.33%。同时肥胖小儿有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不爱吃蔬菜水果,造成饮食结构不合理,同时肥胖小儿有进食不规律的习惯,比如晚餐过饱,早餐常不吃,饥饿后找零食或是午餐加量,造成营养的摄取不均匀引起肥胖,正常组睡前饮食为3.22%,有良好早餐习惯的占97.63%,而肥胖组分别为60.0%和36.13%。应让儿童多摄入一些低糖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减少碳水化合物饮料的摄入,定时、规律、定量用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3 运动习惯及心理因素
儿童肥胖与儿童对运动的喜欢程度相关,肥胖儿童的活动量往往较少,他们在室内静坐和看电视的时间比正常体重的儿童多,正常组儿童的偶尔室外活动的几率为1.25%,经常活动的几率为98.75,儿肥胖组分别占36.13%、63.87%。由于身体负重增加,心肺负担也进一步加重,稍微运动呼吸和心率就会加速,肥胖儿童行动不便和玩伴不愿与其玩耍等导致对活动失去兴趣,进一步导致活动量减少。肥胖儿童更容易疲劳,静处和睡眠的时间比正常儿童要多,越是肥胖越是不爱活动,越不爱活动就会越肥胖,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肥胖不仅不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发展,而且影响到儿童的心理和性格,肥胖儿童往往缺乏和他人交往以及一起活动的信心,加上有的儿童对被称为“小胖墩儿”“小胖子”这样的称呼感到自卑。这样的心理从儿童时期长期发展,必将会影响到以后的心理成长。
3.4 父母肥胖对孩子的影响
在调查的两组儿童中,正常组的父母单方肥胖率为22.01%,肥胖组的父母双方肥胖率为2.52%,单方肥胖组为45.38,两组的统计学差异较为明显,P<0.01,父母的肥胖与儿童的肥胖呈现正相关,表明父母的体重对孩子的体重有一定的影响,也许是肥胖家族具有的生活环境和方式有关。
3.5 父母对孩子肥胖的认识
多数父母希望孩子瘦些好,但是仍有少数认为孩子多吃长肉是好事,对体重超重的孩子并不认为不正常。特别是一些男童的父母,认为男孩子应该更加强壮,甚至刻意去增加他们的营养摄取,这样势必造成营养的过剩,最后导致脂肪堆积。
3.6 肥胖病的防治
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观念,安排全面的膳食结构,尽可能摄取各种营养素和能量,既要满足儿童日常需要量但又要注意不要过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对肥胖的儿童,更要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情况,多鼓励肥胖儿增加自信心。多和其他家长建立良好的交流,互相交流经验,必要时向医院进行专业咨询。
[1]杨玉霞.海岛地区儿童单纯性肥胖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17):37-38.
[2]陈春明.防治肥胖刻不容缓[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35(5):291-292.
[3]中国肥胖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中华流行病杂志,2004,25(1):125-128.
[4]杨锡强,易著文,沈晓明,等.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
[5]马小曼,孙爱珍.小儿肥胖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
[6]纪立农.加强肥胖研究,迎接新的挑战[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2):81.
the simple obesity; the related factors; prevent
10.3969/j.issn.1009-4393.2010.13.064
528251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保健科 (冯玉贞)
[Abstrac]Objective To analyse on factors of the simple obesity children and probe an effective interfering measure.Methods Statistic and analysis the children’s height, weight, living habits and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boys’s incidence of the simple obesity was much higher than the girls’s in the research, the incidence of the simple obesity was related with there parents’s weight,the chidren’s actions and living habits as well as parents knows degree to children’s weight. Conlusion To prevent the adiposity, first need to improve parents to fat cognition and take seriously, let the children form fine habits and customs and build all-round rational dietary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