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骨折的CT诊断及其应用价值①

2010-03-02 08:31吕永章马云彪
中外医疗 2010年10期
关键词:前柱中柱骨关节

吕永章 马云彪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黄岐医院CT室 广东佛山 528248)

脊椎骨折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创伤。准确诊断和完整评价脊椎的损伤是正确治疗的关键。传统的放射诊断在骨关节系统一直占有较重要地位,然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CT在骨关节系统的应用也日趋受到重视,尤其对人体复杂部位的骨关节创伤,CT检查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成为检查脊柱和脊髓病变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脊柱创伤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检查办法[1]。

1 资料与方法

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共选择60例经X线平片疑似或诊断为脊椎骨折患者进行CT扫描,均有明确外伤病史。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17~65岁,平均41岁。临床上出现疼痛38例,双下肢瘫痪5例,双下肢不全瘫痪9例,双下肢麻木23例,排尿困难7例。CT扫描仪为德国Siemems Somaton ART CT机,采用仰卧位,根据X线平片和临床定位决定扫描范围,扫描层面与椎管垂直,层距、厚3mm螺旋扫描,根据横断面观察到的骨折位置进行冠状面及矢状面多平面重建(MPR),从更多平面观察骨折情况。

2 结果

图1 T12压缩骨折,累及前柱

图3 L1爆裂骨折,累及三柱,骨性椎管明显狭窄

图2 L2爆裂骨折,骨折片突入椎管

图4 冠状位重建

根据Denis、Mcafee、Wol ter分型原则,结合受伤机制,把脊椎骨折分为四型:(1)压缩型骨折21例(23个椎体)。平片表现为椎体楔形变,前部变扁,后部高度正常;CT表现为骨折线位于前柱和中柱的一部份,但不累及椎体后壁,椎体前缘可见不规则的弧形骨折,骨小梁中断,见图1。(2)爆裂型骨折36例(38个椎体)。平片表现为椎体楔形变且前、后均压扁,椎体高度减低;CT表现为中柱受累,骨折涉及椎体后壁或三柱,骨折片突入椎管内导致骨性椎管狭窄,见图2。(3)骨折脱位型骨折6例(9个椎体)。平片表现为椎体脱位或半脱位,多发性肋骨、横突骨折;CT表现为骨折线累及三柱中的任何一柱或多柱,骨性椎管变窄或连续性中断,见图3、图6。(4)安全带型骨折3例(3个椎体)。平片见骨折线通过横突和棘突;CT表现为骨折线波及中、后柱。

图5 矢状位重建

3 讨论

脊椎骨折的发病机理是脊椎遭受垂直轴向压力,加上不同程度的前屈力,髓核向下位椎体内突入,导致下位椎体的骨折。脊椎损伤的分类包括:按外伤机制分类 (单纯屈曲压缩型、爆裂型、骨折脱位型、安全带型),Denis分类(前柱损伤、中柱损伤、后柱损伤),Wolter分类(将椎管管径经CT横轴位分为3等分,并用0、1、2、3表示其狭窄情况),应将以上种方法结合起来,即在外伤机制分类的同时,以三柱结构分类为基础,结合CT扫描对椎管狭窄情况的了解,进行综合分类。在CT扫描对脊椎骨折进行分类中,以中柱椎体的后壁是否受累来确定是压缩型还是爆裂型骨折,克服了X线平片的局限性。

图6 定位片示L1椎体压缩扁,向后脱位

综上所述,CT扫描在脊椎骨折的分类中包含了骨折的类型、范围、程度及椎管的受累情况,这对评价脊柱、脊髓损伤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及对预后的判断提供了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1]张欣宇.骨与关节创伤X线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44~50.

猜你喜欢
前柱中柱骨关节
髋臼前柱螺钉通道的解剖学参数
CT三维重建模型下模拟髋臼前柱2种经皮置钉方法的比较*
实验和理论方法比较TWB和CR420/CFRP复合材料中心柱增强体的碰撞试验结果
髋臼前柱螺钉微创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浅埋单层三跨地下结构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MSCTA在骨关节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骨关节结核术后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跟骨关节内骨折选择不同类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研究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策略选择
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的解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