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0-02-17 19:22王连英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34期
关键词:教科书思想品德新课程

王连英

为了把握好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方向,把握好理解运用思想品德教材,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度”,以确保课程改革健康进行,笔者认为,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需要注意以下3个问题。

1 进一步增强课堂开放度

1.1 活化的教材内容

教学内容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包括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课程资源。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一转变,从宏观的角度讲,意味着教学不仅仅是教书本知识,而且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从微观的角度看,意味着教学是引领学生与教材文本对话,从中获得生命成长所需要的精神营养,教科书所承载的内容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唯一内容。“用教材教”这一理念为教师松了绑,活化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发展空间得到拓展和延伸。

1)要利用好思想品德教材。新课程下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一般都由有关专家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组织的,与学生的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基础性思想品德知识与技能,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所以,教师要在课程标准指导下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教学思想、设计理念,使教材潜藏的资源得到充分地挖掘。

2)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和重组。这是因为,一方面,教材提供的内容、思路、方法、结论是基本的、一般性的,不一定是最佳的;另一方面,所面对的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生活经验千差万别,分别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所以,既定的教材内容是不能满足所有学生每时每刻学习需要的。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正确、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活化教材,努力使课堂教学内容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为学生更好地发展拓展新途径。

1.2 广阔的教学空间

教学空间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场所。在新课程中,教学突破在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拓展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思想品德课堂可以设在能够进行思想品德知识学习的各种场所,这是由新课程的要求所决定的。首先,教学要达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学生的能力、智慧、品德、情感态度、意志、个性、创造性、价值观的形成,是不可能都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完成的。其次,学习的主体是中小学学生,因此,学习空间的安排不能不考虑到青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他们的天性是活泼好动、开放的,对教室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与向往,需要更多的直接经验和直观体验。总之,无论从学习的目标还是学习主体的特点看,课堂教学的场所不能局限于教室内,应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例如,学习“计划生育是国策”可把课堂设在“计划生育办公室”;学习“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可把课堂设在“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或“国土资源办公室”或“林业指导站”等。

2 把握好师生角色的转变

2.1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新一轮思想品德教科书,已经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广大师生面前。每个专题课的课题下,通过富有启发性的导言,灵活地引导和激发学生对专题内容的探究学习和实践;专题课内,分层次、传递性地设置系列探究情境和探究活动,充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并适时呈现基本价值标准。文字清晰流畅,规范可读,简单明了。面对如此生动的教科书,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施之以“注入式”“填鸭式”灌输,即使教师讲得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也只能是听得昏昏欲睡,味同嚼蜡,其结果使课堂教学效益大打折扣。

由于初中学生积累了小学阶段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经验,加之思想品德教科书内容学生并不陌生,似曾相识,文字极易读懂,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脚踏实地的认真落实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指导他们阅读、搜集、整理教科书提供的知识信息,引导他们反复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思维加工,深入理解,去粗取精,并使之内化吸收。学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的知识,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更是铭心刻骨的。

2.2 立足教材、适当拓展

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教科书为本的,但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课程相比,有其鲜明的特点。教科书只是给师生提供了学习主题的基本思路,指明了方向,还有很多的知识、策略、要求,都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教科书不会也不可能完全表述出来。这就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动脑筋,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适当拓展、补充完善、融会贯通。例如:孝敬父母,各个时代有不同的涵义和要求;疏泄不良情绪的办法,也不止教科书提到的哪几种,运动、倾诉、转移、书写、远足等,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担任思想品德课教师,既肩负着完成教科书的教学任务、教材研发工作,同时肩负着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神圣职责。教师是德育教育的“活教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班级良好班风、学风、凝聚力的培养,着力营造班级良好学习氛围,这些对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培养道德品质,都是至关重要的。

3 加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的研究

3.1 联系时政——给思品课注入鲜活的血液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欢是最主要的。《礼记·学记》对此也有论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课堂上学生喜欢的事情会让他们聚精会神,兴致勃勃。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课下与学生聊天时,提起奥运会,提起世博会他们能够娓娓道来,其兴致远远超过思品课上的其他内容。为什么不能把课下的事搬到课堂来做呢?抛开课本上的事例,利用鲜活的时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新闻人物、熟悉的事实让每个学生在讨论中感受的是真情实意。或讨论,或讲座,或辩论,或演讲,或抢答,只要不把知识变成僵死的静止学问,一切方法都是好的。

3.2 诙谐幽默——还给思品课欢乐的笑声

今天的课堂已经改变原有的僵化模式,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学生也可以是导演更可以是演员,而且是这部戏的主角。师生合力上演的是一部轻喜剧,而不应该是沉重的历史剧、主流剧、形象戏。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们所接受。所以教师采用诙谐的故事、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课堂富有生机,让整个课堂充满快乐。

猜你喜欢
教科书思想品德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