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的清泉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汩汩流淌

2010-02-17 19:22陈瑞芝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34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生活化生活

陈瑞芝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可以进行语文学习,大力提倡用生活来补充文本。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悟生活,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积累语文素养。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这样的做法,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被消磨殆尽,学起来耗时费力,却不见效果。即便有的考得高分,也往往只能“玩”语言文字,人文精神却严重缺失,难以做到和谐发展。那么,如何让生活的清泉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汩汩流淌,为高中语文课堂带来丰富的人文素养和蓬勃的生活气息呢?

1 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

人们生活在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里,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交流、眼神对话、打招呼的手势等无不与语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平常的聊天、看报、读书、上网无不与语文有关。然而所谓的“语文”非单指学习生活中的语文,它又是语文的一部分。真正的语文是人们运用于生活、工作、学习中交流的语言和文字。语文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语文不只是课堂上所指的语文,语文知识的形成、语文能力的提高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也是人与人之间生活活动所形成的产物,它是无形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这正验证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工具性。语言、文字以及文学都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到生活中去,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服务。所以,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运用语文这一生存工具,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通,让语文与社会生活接壤,让学生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生活化,从而真正体现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 将生活引入语文课堂

把生活引入语文课堂,就是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学习与陶冶灵魂、磨练思想、完善人格结合起来。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学生语文特点,体现母语学习性质,教师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着力建构生活化语文课堂,变语文课堂为生活的“天堂”,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快乐,唤醒他们沉睡的潜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社会中成长。教师或者把生活素材引入课堂,或者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运用语文,或者设计贴近生活、生动形象、实在有趣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置身生活场景,自主合作探究,带领学生从语文小天地步入生活大课堂。

1)课文阅读生活化。课文阅读不应当只停留在课堂教师讲解分析、学生洗耳恭听的层面上,而应当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课文内容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的生活充实课文内容。这样学生不但可以获得课本知识,还能积累生活经验。如在教学《内蒙访古》一文时,笔者看到一则报道:成千上万蒙古野驴因外蒙古生存条件的变化,进入我国内蒙古阴山一带的乌拉特旗,当地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笔者当天就结合《内蒙访古》的教学,由地理环境的介绍切入,告诉学生这一消息。学生对课文产生亲切感,更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2)写作训练生活化。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刚升入高中时,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三股文”盛行。面对如此使人焦虑的现状,笔者在作文教学中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语文训练生活化。语文训练应着眼于学以致用,包括高考试题也在追求素材生活化,例如语文知识及其运用,体现了语文的工具化、生活化。作文命题更要求贴近生活、关注生活。所以,语文训练也应是开放性的、贴近生活的,要求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思维。走进厨房,要关注饮食文化、酒文化;看书读报,要关注有无病句错字……

4)思想教育生活化。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是理所当然的任务。但这种教育应紧扣课文本身的教育因素,又必须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两者应该是水乳交融,而不应该是油水分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生活化的思想教育,最大限度地触动学生的心灵。

5)教学资源生活化。课程新理念认为,凡是有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活动及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要能感悟语文、体验语文,从而才会充满兴趣地学习语文。因此,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教材实际,充分运用生活素材,大力开发教学资源,使生活化教学资源不断输入语文课堂,从而有效实现将生活引入课堂、将语文延伸到生活实际的目标。

3 开展生活化语文实践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向生活,开展生活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开展生活化语文实践活动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需要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了解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一方面可以拓展课程时空,另一方面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在与世界的沟通中感受生命的崇高,领悟人生的意义,使精神日益丰富、健康纯洁。比如,组织学生轮流在每节课前做5分钟演讲,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教师在其中予以点拨和引导,从中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

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要提倡自主合作学习。21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将来才能得以生存。要注重实践体验,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能力,培养素质,鼓励创新,加强阅读写作训练和语言文字综合运用。把部分语文教学内容加以改革,适当加以开放,让学生倾力向生活拓展,走出课堂小天地,步入生活大课堂;使学生语文学习实现知识与能力并重;让学生不仅能学语文,而且会在生活中灵活用语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语文的源泉。将生活引入语文课堂不仅能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课堂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只有让生活的清泉在语文课堂汩汩流淌,语文教学才能摆脱干枯和乏味,从而焕发生机,呈现出一派鸟语花香。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生活化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