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春
语文从来就是人文的、审美的;语文从来就是一个开放的结构——生活的语文、情感的语文、灵性的语文。所以语文教学必须走向生活与文化,语文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把语文教学引向生活的大舞台,讲究教学的情趣与艺术,让学生体验情境课堂,这样才能真正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完整地、正确地理解语文新课程理念实质。学生要活动充分,课堂积累要丰富——这是对课标精神最简洁的表述。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正是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体现和目标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以此为纲,在客观上要创造出适合学生实际的、生动的、充满生命气息的语文课程;在主观上要创设情境,搭建互动平台,吸引学生参与体验。惟其如此,方能让语文课堂对学生产生磁场,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学习能量,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环境中各要素之间形成的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排斥一切课外活动,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唯一目的,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为学习过程创建必要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实现意义学习(即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而不是机械记忆)。显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完全是认知的主体,学习强调的不再是对知识的记忆,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及从教师处联系社会,以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信息能力。
语言是语文学习的本体,学习语言是语文学科责无旁贷的任务。没有准确的语言学习为载体,情感的抒发、道义的阐述都是空洞无力的。在语言学习的基础上深入解读文本所蕴含的人文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见,语文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语言的学习。
同时,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又是“统一”的,这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和整合关系。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追求纯粹的知识是不可取的;人文也很重要,但单纯追求人文而忽略知识,会缺失语文课的本体。所以,只有知识与人文的统一,也就是说,在语文课中要努力挖掘揭示课文知识背后更为深厚的人文意蕴,这样才能使知识具有强大的力量。
阅读新课程的文本,不难发现,所选课文文质兼美,蕴涵丰富,无论是高山流水、朝霞彩虹的自然美,还是感人至深的亲情、友情美,抑或是富有童趣、情趣、志趣的意境美、意趣美等,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引导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和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依凭。在教学设计中,紧紧立足于文本,在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教学环节中有机地、有意识地渗透人文素养的培养,就能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要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态度和情感,以及写作的背景,要努力了解编者选文的目的是什么,要了解把文本编入这一册这一单元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可以从中找出有效的、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同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学习的难点、学习的需要,精心预设教学活动,充分让学生在想一想、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等语文实践活动中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在这方面,笔者觉得至关重要的,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是设计问题要找准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对课文而言,覆盖全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篇”之效;对学生而言,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学形式的选择不妨各行其是。然而,就语文教学来说,立足文本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前提。就文本与活动的关系而言,文本是主干,活动是枝叶,活动是为文本服务的。如果在教学设计时只是专注于活动,一味花力气在活动中创新出花样,脱离、偏离、忽略文本,无异于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