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美凤
汉语言是世界上最细腻生动的语言,但是汉语言又具有朦胧且多义性的特点。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说:“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朦胧、模糊,它的涵盖面几乎无边无际,暗示性几乎无际无涯。”我国古人也有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无达诂”的说法。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必须走向多元,承认不同的智力背景,尊重学生的感悟,着眼于学生当前与今后的学习。
那么如何构建学生多元解读的氛围,又如何对学生进行多元解读的指导呢?
马克思关于教育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育要保护人的天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促进人的创造力的发展。多元解读的实质是对“自我感悟”的肯定,解读的过程是自身运用智力因素、生活经验对原来事物的再认识,它表现了不同个体对同一对象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及独特倾向性。从思维的角度看,阅读教学对文本的解读基本上尊奉的是同一性思维的原则。同一性思维使人们对一篇课文得出若干共同性的认识,具有确定性、明确性和总体性。问题在于,文本本身是一个极其丰富复杂的世界,有的文本特别是文学作品,更具有开放性,不是几个简单的概括性结论就可以包容所有的内涵,应该以多元思维来进行解读。
我国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造成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和情感、心理上的距离感。这种师生角色地位的恒定化,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想让学生在多元解读文本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文本多元解读的课堂氛围。某位语文教师在教授《木兰诗》一课时,一位学生提出“木兰是否缠足”的问题,教师一句“用不着去多想”重挫了学生的个性,一声“坐下”伤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变支配者为引路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平等互助的气氛中与学生研究探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受到激励,文本多元解读才得以真正开展。
“文以载道”,文本总是承载着一定的价值取向,提倡多元解读文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体悟与发现,并不意味着简单肯定学生不成熟甚至错误的解读。对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不能脱离文本中心,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不能理解为任意性。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合理的解读,使学生的思维在正确的方向上合理发散,对学生的解读要理性指导。
正确理解文本是学生多元解读的基础,指导学生在解读文本之前,对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社会风俗等进行了解,以避免学生误读或曲解文本。钱梦龙在某师范大学讲话中举了一个例子:“有的学生读了《背影》什么也没发现,就发现了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当即有位大学老师指教说:‘学生能够发现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有什么不好!’这就有点荒唐的味道了。”只有在对有些具有多义性的语言进行品味时,才可引导学生进行多元理解。《我的第一本书》末句“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可引导学生概括出父亲的教育、父亲的希望、友情的重要、亲情的温馨、生活的艰辛等。
多元解读能够使学生获得对文本的新认识,但这并不代表只要不是同文本毫无关系的解读都是合理的,要指导学生找到多元解读的文本依据。例如《项链》,对玛蒂尔德的定性是“一个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小说的主题被确定为“尖锐地讽刺了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现行教材则认为作者对主人公与她的丈夫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对她偿还项链的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进行了肯定,也对其虚荣心进行了批评。因此,只要学生仔细揣摩文本,能够紧扣文本说出解读的理由和根据,就可肯定他们的想法。
在课堂教学中,有这样的现象:学生发言很积极,都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而教师总是微笑着对每一个学生的意见都表示“赞赏”。这样做有可能给学生造成误解,认为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以至于让学生无所适从。教师应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同时,引导学生吃透文本,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交流倾听,修改完善,在此基础上找到对文本的最合理的解读。
任何个性阅读都要以尊重文本为前提,把握住“作者意义”与“读者意义”的主次关系。不能让多元解读成为借口,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还是唯一的,要视具体的问题而定。在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优秀的文化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