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点、心、情”三部曲 开启学生的心智

2010-02-17 17:31:42姜文娜王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25期
关键词:班主任情感教育

姜文娜 王尉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听到有些家长向班主任反映说,自己的孩子在家很懒惰、贪玩,对待家人冷漠、霸道,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但是在学校却是公认的好学生,不仅遵守纪律,还宽容大方、乐于助人,甚至是教师的得力助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种现象在学生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优秀学生身上。他们在校充当好学生,在家却是个小皇帝;嘴巴上口口声声说爱妈妈,实际上却根本就不知道关心妈妈;作文中宽容待人像模像样,生活中为个别小事斤斤计较……笔者认为,班主任可以采用“点、心、情”三部曲的方式,真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茁壮成长。

1 与学生要说到点上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通过说理来体现,在与学生说理时,不能只看到缺点,还应该看到学生的优点,看到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抓住学生的长处入手,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中外的教育专家都认为,表扬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优势的同时,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无论怎样的学生,他都会有值得表扬的地方,抓准说理的切入点,把握住说理的焦点和重点,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1.1 要抓准说的切入点

班主任在说理方面,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要像上课那样认真备课,深思熟虑,然后找到一个最适合学生独特个性特征的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准确无误。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优点视而不见,没有说到要点上,学生就会产生低落的情绪,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造成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全面,失去自信心。班里有个男生,非常聪明,成绩也不错,平时却经常违反班级规章制度,虽然是大事不犯,但是小事不断。经过了解得知,由于他从小失去母爱,缺少管教,才会形成这种自由散漫的性格。针对他这种特殊的家庭情况,笔者将说理的切入点放在他爸爸的辛劳操劳上。他爸爸既当妈又当爹,比任何人的爸爸都要辛苦,就是为了给他创造一个学习、生活的舒适环境。由此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比一般的孩子更懂事,更勤奋,促进其意识、行为上的转变。

1.2 要说到问题的焦点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当中,与学生说理要说到问题最重要的焦点。对学生的问题从浅显明白中揭开问题的要害,使其余的问题迎刃而解,或随之而解。如很多学生犯了错误或者违反纪律之后,一般都会很习惯地举出别人也犯错误的事例,似乎有了别人的错误在前,他就等于没有错误,或者减轻错误程度似的。一般遇到这种情况,班主任在说理过程中首先要抓住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要让学生非常明确是与非的标准。然后让他明白,错的事情即使有再多的人做,也是不可以跟随的,每个人都要有自己做事的标准和原则。这样,学生就不会对别人的错误耿耿于怀,更不会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

1.3 要说到教育的重点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说理过程中,是非观点要明确、中肯,既要讲正面的道理,也要说反面的非理,使学生明白主题,明白老师的教育内容。避免切不中要害,没说到重点上。对学生说理时,看上去很浅显的道理,但是能让学生明白并接受却不容易,含含糊糊则更糟糕。有一个男生,学习成绩非常出色,但是在行为习惯上却是非常自由、散漫。有一次上课学习周恩来总理一夜的辛苦工作之后,还整理自己的衣装,以非常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学习到这里之后,笔者让这个男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态度进行比较。这样,在学习之中对他的行为习惯进行教育,使他在与伟人的比较中明白自己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包括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

2 与学生要说到心上

说到心上,就是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丢学生的面子,因此,它不会引来抵触情绪。让学生从无痕的接触中学会尊重与理解,体味到独立人格的尊贵和老师的拳拳之心。内心的交流,表达出教师无声的爱。它是教师一个善意的微笑,是教师一束关注的目光,是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学生从真心的教育中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认识,并逐步改正。

2.1 制造悬念让学生想听

班主任的说理,是要让学生从情愿的状态下感受的,就是要让他们高兴地听,甚至自己想听。做到了这点,班主任的说理就成功了一半。学生在情愿与心悦的情况下,对老师的教育自然就容易接受。

2.2 运用幽默让学生心服

班主任对学生说理要说透,要有信度,要让学生心服,用幽默的语言来教育学生,启迪学生,不仅能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还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在不受任何伤害的情况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 与学生要说到情上

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调动学生情感的工作,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情感的引力是相当大的,能使学生调节自己的行为,只有产生强烈的情感,才能引发相应的行动。所以,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动情的基础。班主任要以诚挚和温馨的爱,来感动学生,来感染学生,来感化学生。建立师生之情,以师爱引起学生的情感。

3.1 情来自诚恳

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要诚恳,要诚心实意地对待学生,要一丝不苟地对待学生,要尽职尽心地对待学生。以“心”换“心”,才能做到通过谈心达到交心的目的,才能做到畅所欲言,才能与学生在情感上沟通。班主任在平时要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同学生常接触,多聊天,学生才乐意向老师倒出心里话。和学生谈心时,要诚心诚意,要先交出“心”来,做到推心置腹,尤其是同后进生或有特殊问题的学生谈心时态度更要诚恳和悦,耐心启发,用感情来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样才能把自己和学生的心谈到一起。

3.2 情来自友爱

班主任要带好班级的学生,首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情感关系,师生间有情,才能使学生动情。班主任付出多少爱,学生就会得到多少情。因此,班主任平时要做有心人,要多留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要为自己的谈心找机会。比如学生担任了班干部,做了好事或比赛获奖,这时找他谈心,说说他还需要努力的方向,最容易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取得学生的共识,谈心的效果就会更好。

3.3 情来自温暖

有一种情,它永远占据在一个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使人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呵护它;有一种情,一个人可以肆意地索取,却永远不需要回报。这一种情来自温暖的班级,来自可以避风的港湾,那就是浓浓的亲情,这种亲情需要班主任去缔造,去维护,去经营。温暖来自陶冶,班主任应选好陶冶的环境和方式,因为陶冶的环境和方式不一样,产生的心理影响和效果也不一样。从客观环境影响心境的角度而言,应当选择令人舒畅的环境作为陶冶的地点,这样可以使双方的心情轻松愉快。比如,散步在操场的林荫道上、校园的草坪上,会感到气氛平和,自然流畅,话题也多了。可从观赏景物开始,也可谈古今中外名人逸事,或谈论个人家庭琐事等。采取“迂回绕取”的方法,使对方感知不到谈话的意图,有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一开始就将学生叫到办公室等学生比较敏感的地方或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理,必然会引起学生的紧张而起反感,达不到任何效果。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这一规律,使要进行的思想工作在无感之中而潜移默化,在活动中得到师爱的温暖。

总之,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成长期,班主任不仅要看到他们表现好的一面,也同时要看到他们背后的表现,要从内心去关心他们,用心来沟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教育对象的心灵,用自己的心智去开启学生的心智,把握与学生间情感发展状况,发挥师生间情感的积极效应,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平等的爱。抓点来转化,用情来温暖,帮助他们改正身上的每个不足之处,从而使他们在美丽的阳光下健康成长,为学生支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给他们留下自由翱翔的空间!

猜你喜欢
班主任情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0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夸夸我的班主任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