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已正式发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重点》。该《重点》不仅明确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开展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分类管理试点。推进行业、地方与高校共建,探索共建新模式,建立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不仅如此,它还提出要开展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试点,“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开展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试点。推动建立健全大学章程。建立高等学校总会计师制度。”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的诸多问题,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和缺失,已经极大地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尽管此前已有部分在一般意义上探讨高等教育治理的文献,但未见较为系统、深入的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的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类型,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治理势在必行。为此,本刊特组织“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的专题,邀请从事相关方面理论研究的学者及在一线从事高职院校管理实践的领导,从治理理论的视角,围绕与此紧密相关的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治理问题、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缺失问题进行较为深入地探讨,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准确回答人们为什么要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治理,推动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的意义何在,如何推动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以及现行高职院校治理结构中到底存在哪些缺失,而且可以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的实践提供重要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