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义
(兴化市边城学校,江苏 兴化 225712)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数学课上一种题型会解答,英语课上单词会背诵,句型会应用,就能达到教学的目的。那么在初中语文课上,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才能算是一节完美的语文课。课堂上学生的收获应是我们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学生的收获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学会、会学、提高。学会什么?知识和方法;会学指什么?具备能力;提高什么?语文素养。每一堂语文课是一种过程。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值得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笔者认为这就需要一种全新的理念去对待教学,去审视教材,去发现学生。教学的起点是学生,落脚点是学生,其过程还是属于学生的。
在一堂语文课上,教者、学生和教材是三个最重要的要素。三者如何互动,特别是教者和学生的互动最为关键,其互动的模式主要是“提问、解答”。
怎样在一节课上,向学生提出有效问题,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地氛围中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呢?
怎样做到提问主体的转变?传统教学是由教师提问,学生比较被动地解答。作为被动的解答者,其态度可能是消极无为的。例如,你也许有这样的经历,你本来就有打扫房屋的意愿,但是父亲或母亲却开口让你打扫房屋,这让你没有了干劲,那种自我决定感觉被剥夺了,缺少了自主性。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篇文章读下来,学生就有自己初步的比较模糊的理解。此时关键在于教者的心中有学生,注意倾听学生的声音。教者的施教就建立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之上,提问的权力就理应还给学生。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疑的重要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能解决的就一起解决,不能解决的暂时放到一旁,随着解读文本的深入,再加以解决。
让学生来提问,至少教者在备课时应充分注意到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贴”着学生教。这样一来,教者提出的问题才能与学生的想法体验产生共鸣,也使得学生更乐于参与课堂,享受课堂,才能让学生有这样的想法:原来课堂是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老师的课堂,老师在课堂上是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往往正是教师力图给予帮助以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重点、难点。只有如此,课堂提问才能由教师的单方行为真正变为师生的共同行为,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功效。如笔者在教学《窗》这课时,先让学生自读全文,并让学生勾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并提问。学生读完之后,随即提问“为什么他看到的只是一堵光秃秃的墙”,笔者即以此为中心而展开教学,学生也乐于参与其中。
当然,放手让学生们自主学习、自主提问,并不意味着在课堂上“放鸭子”,对于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学生未能提出预期的有质量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或直接由教师本人设计出有启发性的问题,这里就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那么教师怎样来设计课文的问题?
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这里所说的“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有三层意思:一是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以此设置问题的“高度”;二是在备课时,要把自己当学生去研究思考课文,设想学生在阅读这篇课文时可能会有什么兴奋点或疑难点;三是课堂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第一印象”开始。
诚然,一篇文章的妙处很多,语言的精妙,构思的精巧,立意的新颖等等。如果在一节课内要照顾所有方方面面,结果总是顾此失彼,不仅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不能深入展开,而且整节课会显得零散。其实,每一节课的学习只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应该是无数节课合力作用的结果。
但作为一篇课文,一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只能是文章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即文章的重点。因此,问题应是在深入钻研、透彻理解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本所抓住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认为在课堂上解决好重点,不必贪多求全,面面俱到,只要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即可。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提问的地方应该是文章的精髓所在,它或者是全文的重点,或者是局部的重点(这也是为全文的重点服务的),由于这些重点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只有所有问题合在一起构成一个井然有序的系统,这就构成了文章的主线。教学主线明确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使课堂教学内容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学生就不会仅仅囿于一篇课文里支离破碎的知识点的学习,而是使课堂学习的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例如,《松树金龟子》一文讲了金龟子的外形、生活习性、婚恋、发音及繁衍等等许多方面,还要求学生体会文章中说明兼用文艺的笔调,教学内容多而繁杂。在备课的时候,笔者想有效整合所教内容,从文中对作者法布尔简介出发(“达尔文赞扬他是‘难以效仿的观察家’,他以毕生精力写出的《昆虫世界》十卷本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想出了本课的主问题:①既然他被誉为“难以效仿的观察家”,那么他观察到了金龟子的哪些方面?②既然《昆虫世界》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那么在《松树金龟子》一课中,哪些部分(语句)可以称之为“科学”?哪些部分(语句)又可称之为“诗”呢?③作者为何能将“科学”与“诗”两者有机地、完美地结合?
问题①使学生对文章的大体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问题②能使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特点:文艺性与科学性相结合;问题③使学生理解法布尔内心中对金龟子深深的不舍的爱。由表及里,一线贯之,一气呵成,好不痛快。
再如《社戏》一课。其文篇幅较长,若按常规教学,先理清层次,再分析文意的做法,费课时不说,也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造成对作者情感理解的割裂。笔者就大胆地抓住文章的最后一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豆真的那么好吃,戏真的那么好看吗?让学生从文中去探究豆好吃、戏好看的原因。这样做虽没有分析文章的结构,但只要学生发现“受到优待、看戏难得、途中景美、偷豆有趣、公公送豆”是豆好吃、戏好看的原因后,思路不就不理自顺了吗?
文章的主问题确定后,还未必是最佳问题。要让学生一下子能理解文章的主旨,并有所感悟,这是比较困难的。教者必须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去解读文本,发现文本作者的意图。在引导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有跨不过去的门槛,怎么办?
教师设计问题首先必须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是最具有探究价值的。
教师设计的问题实质上是研读文章的线索,它能使研读的过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因此,预设问题要做到精确并注意到问题的层次、梯度,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当自己设计的问题深度不够时,应当及时追问,拓展学生的思维。
又如笔者所教的《窗》一文,首先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他看到的是“一堵光秃秃的墙”?笔者迅即将此问题转变为本文的主问题,就问那个男同学:“我可不可以把你的问题改变一下:同样的窗口,为什么近窗者能够看到美景,而远窗者看到的只是一堵光秃秃的墙?”此时笔者见有些学生也不太理解文章的主旨(问题的答案),就把这个题目分解成两个子问题:分别分析近窗者和远窗者的形象。接着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细心品读,具体分析,领悟情感,接着提一个小问题:既然没有美景,近窗者又为何煞费苦心地编织这些美丽的谎言?答案呼之欲出。这样笔者尊重学生,贴近学生,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自己去发现文章的主旨,很有成功感。
当然,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我们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见解,让其充分表达,但这不等于无原则地放纵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点拨、纠正、引领、提升,这就要充分利用文本聚焦点,要求教师在反复研读文本时读出文章的精妙处、深厚处、疑难处,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对其进行细细品读,体会作品的意蕴丰厚之处。
中国的古诗讲究“起、承、转、合”四字,好的诗歌行云流水一般,不露一丝做作的痕迹。高明的提问,艺术化的提问也应如此,把握提问的节奏。
起:开头的提问,应贴近学生,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起点,激发其兴趣,激活其思路,让学生的思绪动起来。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一文中指出:“唤起兴味。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而课堂教学的导入就是能唤起学生兴味的环节,它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此部分提问一般是在导入部分,不宜多而密集。
承:此部分的提问很关键。教者要继续调动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从而获得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这里教者既要考虑到作者的主旨,编者的意图,又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这部分的提问应由浅入深,从最基本的文本解读入手,围绕主问题,层层推进。
转:此部分提问往往具有全局性、战略性,也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这里的问题宜精不宜多,但一定要给时间予学生,使其深入思考,自己把握文章的主旨,体验文章内在的情感,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提问已经从表象过渡到本质,紧紧围绕文章的核心展开。
合:最后的提问,犹如豹尾,应是一些扩展性的问题,但还是围绕课文的重点而展开的,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想象力。如在《窗》一文教学快要结束的时候,笔者提问:发挥想象力,续写:看到那堵光秃秃的墙后,远窗者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对于此类问题的思索和解答,不仅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文章的主旨,即人性的美与丑,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之下,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应该像一首优美的歌。既要使学生沉浸其中喜欢上这样的课,又要使学生有所得,语文能力上有所提高。有效的提问就是其中的旋律,穿插其中,贴近并引导学生的思路,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同时,紧扣文本关键,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参与课堂对话的欲望,表达思想感情的欲望。学生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不断地思考、讨论、争辩,才能撞出思想感情的火花,撞出课堂高潮。
有效的提问,高效的课堂,更像一首诗,是师生共同谱写的一首生命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