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丛铎
(南通市如东县实验中学,江苏 南通 226400)
“协进课堂”是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在多年课改实验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协进课堂”的“协进”有三层关系,即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的协进。师与师的协进立足于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致力于教学设计,使其科学合理,形成智慧共同体,可简括为“前协进”。师与生、生与生的协进立足于课堂,加强过程控制,重在生成中的生生相助、师生共探,在对话和追问中形成开放平等而又协作进取的课堂,可简括为“中协进”。生与生的协进还体现在合理利用课后学习,充分发挥生与生之间的交际、交往等生活形态的作用,让学生帮助学生进行目标达成,学生互助共进,这是后协进。“协进课堂”遵循四项原则:一是面向全体,促进师生素养的科学提升;二是自主学习,促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训练;三是协进学习,促进师生可持续成长;四是和谐发展,促进优质优效课堂文化的建立。“协进课堂”的文化定位是:立足课堂,依托教师的科学预设,围绕主问题多元探究,构建互动和谐、问题追问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科学、优效、优质的课堂文化。
“协进课堂”基本模式是:“3+X”课型和“3+X”基本模块。“3+X”课型即三种基本课型:新知课、练评课、复习课,“X”课型指实验课、阅览课、作文课、社会实践课、专题活动课、室外活动课、校本活动课等。“3+X”基本模块即三种基本教学模块(自主学习、多元探究、引领提升)和“X”教学模块(目标达成、巩固运用等)。
本文以“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的课堂教学为例,简述“协进课堂”之“新知课”的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要求学习目标明确,情境设置合理,主问题设置科学,预设探究方式和引领提升任务。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确定全面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课程目标。
教者确立的本课题的学习目标是:(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2)指导学生用实验手段研究物质,使学生能初步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通过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2.设置情境
预习思考题之一为“尽可能多的列举发生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例。灯泡发光发热是什么变化?”将难点问题“灯泡发光发热是什么变化”及早抛出,引起学生的重点关注。
预习交流过程中演示三个小实验,通过简单的问答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
探究物质的变化时,让学生动手完成课本P6的实验1~4。因为学生没有进行过基本操作的训练,探究实验的准备要充分,将试管等仪器固定好,将部分药品预先放在反应容器中。
探究物质的性质时,让学生通过简单实验区别两组熟悉的物质,检查学习效果,让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作用。
3.设置主问题
本课题的主问题是“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围绕这个问题开展3个探究活动:(1)探究物质的变化,课本P6 实验 1~4;(2)探究物质的性质,讨论“1~4 中的实验中,说明了水、明矾等物质有哪些性质”;(3)探究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间的关系,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和用途”的结论。
4.预设活动形式
根据活动目标预设探究方式。化学课堂教学中探究的主要形式是实验探究,但阅读理解、讨论交流、查阅资料等形式也要合理运用。操作时可以是学生自主探究,生生协进探究,师生协进探究,教师引领探究;但学生能单独完成的任务不进行小组合作,小组合作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参与,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而变。
5.预设引领提升的教学任务
教者要明确目标达成,发挥教师新知引领、知识重构、变式提升的作用。
本课题教学时,将分时段让学生完成课本P10的习题②、③和习题④,这部分要求全员达成;在学生对物质的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后,让学生通过实验区分两组物质;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关于“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知识后,让学生通过实验区分二氧化碳、氧气、空气三瓶无色气体;最后,要求各小组讨论物质的变化、性质、用途三者间的关系。
适时的点评和板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本课题的板书设计如下: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科学引领,规范要求,艺术组织。同时要合理分配各模块所需的学习时间。
自主学习、多元探究、引领提升是“新知课”教学中的基本模块,但运用时没有明显的界限,根据课堂实际运用。
本课题教学过程如下。
1.预习情况交流
师:什么是化学?学生齐答。师完成三个演示实验:①将纸揉成一团;②将纸撕碎;③将纸点燃,通过简单的问答了解到学生的预习效果很好。
2.探究物质的变化
(1)学生实验
学生很兴奋,立即投入实验,实验现象明显。但操作不规范,大声讲话,不懂得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做完指定的实验后乱做实验(玩),不明确实验目的。
(反思:变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实验,增强了实验的可视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者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和自律能力,严格要求,让学生能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
(2)汇报交流
学生侃侃而谈,表达不到位。老师示范:(手指实验装置)我看到你们组的实验现象是:水沸腾,生成水蒸气,在玻璃片上凝成水珠。(手指另一装置)这个实验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学生立即心领神会,抢着发言:(手托研钵)我们看到块状固体变成了粉末,(手持生成了蓝色沉淀的试管)这里生成了蓝色沉淀物。全体同学很顺利的完成了课本P7表中“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和“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的填空。
(3)讨论分析
①举例说明物理变化
②举例说明化学变化
这个环节出现了分歧,一学生认为电灯发光是化学变化,另一学生提出“电灯发光不是化学变化,应该没有生成新物质。要不然,灯泡不就会一用就坏吗?”教者及时表扬鼓励第二位同学,“很好!××值得大家学习,她不仅发现了问题,还比较清楚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
③化学变化的特征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发进行小组讨论。一学生认为“从定义上看,应该是看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并向老师提问,“如何能看出有新物质生成?”老师没有回答该生的问题,向全班同学求助,“大家说呢?”
学生开始又一轮讨论,得出结论:“可借助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实验3中产生了沉淀,实验4中生成了气体,蜡烛燃烧时发光发热等。”
教师提出新的问题:有这些现象就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了吗?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通过问答、讨论,生生间形成了共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反思:这个环节很生动,生生互相问答,学生向老师提问,老师又将问题抛给学生,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寻得了正确答案,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3.探究物质的性质
(1)提出问题
问题①:在我们前面的实验中,说明了水、明矾等物质有怎样的性质?
问题②:上述性质哪些是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的?
问题③:什么是化学性质?什么是物理性质?
(2)比较分析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3)引领提升
学生实验:区别①铜柱、铁柱、铝柱,②酒精和水。
演示实验:(课本P9【实验1-5】),学生填写下表。
颜色 状态 气味 能否支持木条燃烧二氧化碳 无色 气体 无 木条熄灭氧气 无色 气体 无 木条燃烧更旺物质的性质
提出新问题:我们还知道二氧化碳的其他性质吗?
学生讨论,翻阅课本,汇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前面的实验4中利用了这个性质。
4.目标达成检测
任务1:【实验探究】区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汇报结果。
任务2:完成课本P10习题2、3、4
任务3:讨论:物质的变化与物质性质间的关系?物质的用途与物质性质间的关系?
100%的学习小组完成“任务1”,100%的同学“任务2”的解题结果完全正确,充分证明了这堂课教学的有效性。“任务3”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师举例提示,最后得出结论。
5.总结提高
师: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生1:(读书,课本P10 2、3的几个概念)
生2:可以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生3: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和用途。
生4:自然界中好多现象可以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去分类。
师:很好!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化学,能更多的了解我们身边的世界,更科学的爱护我们的环境。希望大家以后能更仔细的预习,更好的完成探究任务。
6.布置作业
家庭小实验:探究食盐和水的物理性质。
(反思:本节课,科学设置主问题,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效梳理了知识点,整合了能力点;合理运用多元探究,让学生明白了重难点,解决了易错点;引领提升达到了巩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提升思维能力的预设目标,教学效果良好。但是,开始时学生实验的安排超出了学生的能力水平,应改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行涛 郭东歧.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