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改革的困境与对策

2010-02-17 15:24游美琴
职教论坛 2010年23期
关键词:学制学分制学分

□游美琴

长期以来,学习年限和时间统一、学习计划和安排固定、专业课程设置服从学校大局安排,无法突显专业特性的整体统一的固定学制与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在高职教学管理中显现出了明显的弊端,给专业教学安排带来了极大的局限性,同时也存在部分专业教学设备闲置,专业教学资源无法高效利用的浪费现象。在这种全体统一的高职教学管理模式下,学生不能自主决定想学什么、什么时候学、怎么学,实践证明,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已经满足不了迫切需要教育为他们提供及时的服务并满足其终身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无法满足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取而代之的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的灵活性、开放性、竞争性、兼容性、选择性、自主性、目标性的特点为高职不同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为针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提供更大的可能。实施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是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是个性化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高职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且有利于中高职学校的有效衔接。

一、弹性学制和学分制

(一)学制

学制是由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由国家颁布并保证实施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调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交叉、比例关系以及教育权力分配关系的教育基本制度。

(二)弹性学制

“弹性学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现代教育学派针对班级教学难以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而提出的,其核心是灵活的入学、学业与毕业的管理制度。弹性学制是教育制度的一个创新,是建立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一定年限区域(如高职可以是2-5年)内取得相应学分获得毕业资格,学生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安排自己的学习,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多选择课程,提前毕业,并让学生有自主安排学习和实践的时间。

(三)弹性学制及学分制

弹性学制及学分制的实质是“选课制”,即学校制定弹性课程,学生自主灵活选课。“选”是形式问题,“课”是核心问题。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活动的总和,是整个学校教育系统的核心。实施弹性学制及学分制的课程改革最直接有两点:一是研究课程的结构,二是考虑课程的功能。二者密切的联系。弹性学制及学分制的实施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灵活性、开放性、竞争性、兼容性、选择性、自主性、目标性,是这种管理模式的特点。但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在管理方面将会面临一些问题,如:如何做到“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等?

(四)弹性学制及学分制管理的先行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施弹性学制和学分制,这种学制是其职业教育高度发达的重要制度保障。例如,实行“双元制”的德国,每一类职业学校都并非一种学制,同一专业学制有两年、三年、三年半的。新西兰的职业学校学制也是长短不一,教学安排有全日制、半日制、部分时间制。英、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存在类似情况,职校生学习时间的长短往往按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而定,一般没有年龄和时间限制。

关于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在我国近年来职教界谈论很多,也在一定范围进行了探索。但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历史较短,管理经验有待积累和完善,改革的过程还需要逐步推进。就总体而言,对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研究还很不深入,实施的范围不够宽,效果也不够明显,并有质疑实施弹性学制及学分制管理制度困难很多,问题很多,只否有操作性?多数学校为了保障管理稳定不出问题,维持实行整体统一的固定学制和学分制管理模式,给学生学习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教师的教学管理也常处于尴尬的境地。

二、高职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理念和意义

(一)理念:高职教育服务论

教育服务论中指出,教育为学生学习服务之理念[1]。对于高职教育,尤其要以服务学生学习为核心,将教育的主体性转移为学习的主体性,高职教育提供的不是学生产品而是服务,是鲜明的服务,为学习服务,为学习者服务,树立教育的塑造功能是有限的,为学习服务是无限的理念,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为职业转换服务。在教学理念上,教师将是“教练”或指导者,学生将在自由、温馨、欢乐中学习,教育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需求和满意度为核心的价值评定,兼顾企业用人的满意度。

(二)意义

1.促进人才多样化发展。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学分制的优点在于其人才培养规格和类型的多样化,重视学生个体素质上的差异,突破过去学年制“一刀切”式的教学计划。可以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设计合理、富有弹性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弹性学制的学科体系、过程管理等内容都是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根本宗旨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体现教育的服务性,有利于中高职学校教学的衔接。弹性学制和学分制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和可能性。弹性学制的灵活性,给学生的学习选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可能性。时间充裕的学生可选择全日制学习,时间不足的学生可以在非全日制学习中完成自己的学业;资质或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自己选择的短期内提前毕业,基础较差的或因其它原因落后的学生,可以在弹性学制规定的最长期限内,延长或推迟毕业时间,直到所有课程达标后再毕业;对于贫困生不会因经济困难而辍学或怠学,最终影响学业甚至难以毕业,在弹性学制下,可以终止学习而去打工挣取学费,再回学校继续完成学业,甚至可以提前就业,半工半读,学制虽然因此而拉长,但最终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毕业证书。这种弹性学制之特殊性和灵活性,可以满足学生全方位的需求。

3.深化校企合作。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可以保障人才规格直接与用人单位对接。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制度,可以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并随时将学生输送到企业,同时根据学生学业需要,获得企业支持,为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学习、实践、就业的机会。这样,既满足了社会、企业和市场的需要,也满足了学生和学校的需要。

(三)迫切性和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教育为他们提供及时的服务并满足其终身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固定整体统一的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与个性的选择性学习之间存在着矛盾,特别对职业教育而言,因其承担着职业准备、在职提高和转换职业的任务,毕业生又有就业和继续学习两种方向,如不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将很难满足多样化的职业教育需求。

因此,弹性学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必要在高职院校推行。因为弹性学制能体现出教学制度伸缩性变化,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主要体现在学生入学、学习年限、教学组织、休学等方面,由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出允许有伸缩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即进入高职攻读三年制的学生,其学习年限可以在2~5年间浮动,学生毕业与否均与其是否修满了学校所要求的学分数量及学分构成相联系。这种制度有利于因材施教,积极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习效率,体现素质教育,促使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选择符合自己个性发展的课程,形成自己的特长。

三、高职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困境和对策

作为一种具有灵活、开放、满足多选等特性的制度,在制度实施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它的推行是切实可行的。只要我们认真分析研究操作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总结规律探究对策,相信高职弹性学制与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推行必将为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添上重彩的一笔。

(一)困境一及对策:管理者的观念

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制度,需要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更加多样化,教学内容、教学情况更加复杂,学生流动加快,学籍变动频繁。这些变化必然增加教学管理的难度,如果管理者的管理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静态管理水平上,就难以适应高职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所以,弹性学制和学分制要求管理者更新观念,要求适应动态管理的的精确性,同时还要不断加大教育资源的投人、及时更新教学管理软件,注重师生素质的提高、树立师生动态教育及管理观念,是实施学分制下弹性学制的重要前提。

(二)困境二及对策:学分制和证书制相结合

制定学分制与证书制互认的管理制度是关键。学生可以选择全日制、半日制学习,还可以业余时间制、阶段时间制学习。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考试积累学分,单科成绩合格者,可以获得相应的单科证书,单科学分累计达到相应的总学分时,就可以获得相应专业的技术等级证书或相应学历的毕业证书;同时学生也可以参加社会性的各类等级考试,取得的合格证书经认可后,替代教学计划规定的相应课程考试并取得该课程学分。学分制与证书教育制的结合,符合弹性学制的要求.能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高职院校学校办学的多元化发展,增强办学的灵活性。但是可能会面临制度协调和管理资源投入加大的困难,解决困境的办法是:首先要树立信心;其次,要不断总结规律,创新管理制度。

(三)困境三及对策:课程设置

1.课程体系模块化:实践证明,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是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必然选择。利用模块灵活组合思想设计课程,形成模块式多元化的弹性课程体系,体系中以专业模块为核心,根据专业岗位的特点提供多样化、个性化选修课程。体现基础性与专业性、统一性与灵活性、静态与动态、一般与特殊的多重有机结合。其课程的特点:(1)综合性。包括学科的融合,知识的整合,内容、方法、能力的综合;(2)实践性。职业教育的特色是生产性与实用性,应突出职业能力及职业技术的培养。可从某一职业技术的角度设课。另外,还应开设一些实践课,如德育实践、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并给予适当的学分;(3)时代性:教育部建议,美育、现代科技、人口、资源、环境、法制、管理等都可以作为选修课,力争体现时代气息或现代化特点;(4)多样性。为满足多元变化世界中人的多重需要,照顾每个人的不同兴趣爱好,为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应尽可能多地开设一些选修课。

2.课程安排弹性化:弹性化主要体现在“选择性”上,提供科学有序的课程选择是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重点和难点问题。学分制选课一般采用“两类三种”课程的方式:两类指必修和选修,三种指必选、限选和任选,对于文化基础课的必修课及选修课的范围,可以根据相应的文件规定执行;专业课可以安排选修和必修,选修按专业核心课程组块选择选修课,而不是按某一门课选择;但限选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大专业下选择专业方向,任选课多是为了让学生的个性、爱好、兴趣特长得到满足,并丰富其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限选和任选的安排,课时学分的比例,应该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依据教育理论,研究制定相应指导性意见,

(四)困境四及对策:管理实践的创新

1.教学组织管理方面:首先要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原来班级(自然班)与上课班级(教学班)的关系、班主任与授课教师的关系;其次要解决好学生跨专业跨班级选课、教师挂牌上岗、学生上课考勤、选修、免修、辅修、改修、间修、重修、考试等问题。

2.学分计算和成绩管理方面。重点确立学分计算标准,同时要考虑区别成绩优劣学分制度;学分比例按必修、限修、任修三类来划分,后两类至少应占1/3;除学分制课程计划外,其它教育教学内容或形式如军训、劳动等也应考虑给予适当的学分;对于德育、体育可根据它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程度给予相应的学分,德育除了课堂考核的学分以外,建议根据实践报告给相应的社会实践学分。

3.学籍管理方面。包括入学、注册、休学、退学、复学、转学、奖励与处分、结业、提前或延长毕业、提前升学考试、辅修专业证明、允许工学交替的具体办法,要做到既灵活又严格。

4.考核标准。加强考核管理是学分制下弹性学制的关键环节。公共基础文化课、专业基础课的单科证书要考核,专业主干课、专业技能技术等级证书要考核,专业实践(动手)能力也要考核。制定各级各类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制度,严格组织考核,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可以成立考试委员会,根据国家颁布的行业等级鉴定标准、行业发展趋向、企业用人标准、学校和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考核标准,通过各层次考核,严把质量关,确保毕业生质量。

(五)稳步试行:以点带面

积极稳妥地进行实践,先试点,后推广;先在一两个专业试行,再铺开;先实行学年学分制,再考虑完全学分制,逐渐完善弹性学制,探索出符合校情、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新型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试验不能一蹴而就,操作起来需要稳扎。首先,要思想发动,统一认识;制定方案,切实可行;准备条件,立足学校努力,争取外界支持;稳步实施,发现并解决问题,逐渐完善;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寻求规律;推向全校。

[1]陈建翔著.有一种美,叫教育——教育美学思想录[A].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学制学分制学分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行真经
学分美食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学理与法理:中小学学制变革的依据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