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教育与接受教育的比较

2010-02-17 15:24王东贞
职教论坛 2010年23期
关键词:理论评价教育

□王东贞

一、前言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愈益强劲,知识创新成为支撑知识经济时代的顶梁柱,由此引发整个社会关注创新,追求创新,实现创新。教育作为民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必然打上创新的时代烙印,因此,创新教育不仅成为时代的声音,更会成为时代的行动。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验正在悄然兴起。

在建构主义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按照新课程改革标准进行的以探究式学习为标志的创新教育模式业已植根课堂。然而,就像其它教育模式一样,任何教育模式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的诞生,常常以另外的教育模式作为基础或参照,经过理论到实践的打磨而步入课堂。创新教育正是在接受教育的基础上,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形成的。既然如此,创新教育与接受教育的各自特征如何,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何在,怎样解决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使创新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地为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这是摆在教师、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必须认真加以回答。

二、创新教育及相关问题

(一)创新教育

简言之,创新教育就是以创新理论为基础,以素质教育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创新教育教学策略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为手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评价,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终极指向的教育。

(二)创新教育的基本教育特征

1.产生时代背景特征。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一脉相承,同时又各具特点,但从总的情况来看,创新教育是创造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升华[1]。在国外,创造教育的首倡者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杜威倡导的思维五步法为创造性教育和创造教学定下了基调。认知学派以杜威创造教育思想为基础,在上世纪60年代初,孕育出了探究发现模式,布鲁纳等创造出了发现教学法等等。到80年代,美国涌现出一系列创造教育和教学的模型与策略。前苏联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提出了创造性教学体系。日本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引入创造教育,在大面积普及的基础上将其列为21世纪教育目标。

在国内,上世纪20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就提出并实施创造教育,但由于历史的原因, 60年代至90年代前处于停顿阶段。90年代后,为了应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竞争,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由此创新教育成为教育和社会各界的重要话题。在此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创新教育的学习与探索,并取得了大量成果,使中国的创新教育承继上世纪初的创造教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创造教育的基础上出征。

2.教育教学理论特征。创新教育起步阶段,素质教育研究与实验不断向纵深发展。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的可持续发展后劲。素质教育理论成为中国创新教育思想理论的基石。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创新教育提供了技术理论平台,同时回答了怎样开展创新教育的问题。随着教育技术的进步,国外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建构主义教育教学理论随之而来,为创新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激发了创新活力,“情境”、“协作”“会话”和“主题建构”这一建构主义理论核心[2],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基本操作模型。因此,就我国的创新教育理论基础来看,可以初步概括为素质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其基本特征是以素质教育理论为基础,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平台,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开展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

3.教学策略方法特征。创新教育在教学策略及方法上主张由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倡导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环境下的整合课教学,广泛应用教育资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同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等),强调实践层面上的探究学习(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具体教学操作方法包括多媒体创设情境、模拟表演、小组讨论、知识竞猜等等,这些策略及方法的根本意图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以网络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上述策略与方法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物质基础。

4.教学环境要求特征。创新教育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呈现民主教学特点。民主教学包括师生关系民主化和教学活动民主化。师生关系民主化,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以平等身份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经常性地共同开展讨论、交流、研究、质疑、答问、座谈,师生之间能及时、大量传输和交换信息,使学生在平等中加强合作,获取信息,在放松中交流情感,体验成功,以此创造融洽的情感环境,并借此使教学活动收到理想的效果。教学活动的民主化表现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畅所欲言,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为每一个学生发展创造机会。民主教学同时还注重寓教于乐,要求教师根据学情,运用学生喜爱的有效教学方法和灵活的组织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自然活泼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技能的掌握、思维智能的开发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

5.教学评价手段特征。有学者认为:创新教育的评价要围绕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来进行。并规定了评价内容:一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二是对知识再认、再现的探索能力;三是将知识重新组合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规划了评价指标框架体系(一是创新意识,即创新的动力,进取、求知、探索、创造的欲望和激情;二是创新思维和想象,创新思维的要素包括思维的独特性、流畅性、敏锐性等,创新想象要素包括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丰富性等;三是创新学力,即学习的“预期性”和“参与性”,预期性要求学生为面向未来,有目的、有选择、独创性地学习,参与性重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责任感和社会性;四是创新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使用、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知识再现、重组和综合的能力,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等能力;五是创新人格,主要包括意志、毅力、动机、自信心等创新情感和创新教育在学生个体身上内化的品质的创新个性[3])。这一指标体系框架包括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各种要素,在我看来,它是较为科学的定位。

创新教育的评价目标是多元的,评价手段和评价主体是多样的,在评价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等视角评价。

三、接受教育及相关问题

(一)接受教育

概括讲,接受教育是以认知教育理论为指导,把受教育者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接收者,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使受教育者的“知识库”不断扩容,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所谓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的既有理论又能实践的“双基”型人才。

(二)接受教育的基本教育特征

1.产生时代背景特征。事实上,接受教育模式主宰教育的历史十分悠久。人类社会自从产生教育的那一天起,所开展的教育就是接受教育。从中国的教育史来看,古代的家教主要是为了适应生产生活需要,私塾教育则是为了适应科举需求,科举的最终教育目的是培养“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圣人君子”。到了上世纪初的班级授课制教育形式的引进,基本上也是为了培养“对家国有用”的人。

尽管如此,在兴办教育的过程中,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一直在探索为了达成教育目的,怎样去培养人的问题,这其中就包含着用什么样的教育模式的问题,因此,口耳相传式教育、问答式教育、启发式教育等形形色色的教育不断涌现,但万变不离其宗,即接受教育始终占据教育教学的主导地位。

2.教育教学理论特征。接受教育认为: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是由教育者主动地向受教育者 “传道、授业、解惑”的施教活动与受教育者能动地对教育内容进行接受活动的联结和统一。接受教育理论更多地观照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感受,其理论基础乃是古希腊的“解释学”和由此发展而来的“接受美学”,以及上世纪40年代在美国盛行的“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

早期解释学是为了对语言材料和经典文献准确无误的理解和接受而寻找一套正确解释的规则和方法。19世纪末,德国学者把狭义解释学发展成为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并融入了历史学和心理学方法,到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则使古典解释学跨入现代解释学阶段。海德格尔认为,对任何本文的理解都受到解释者(接受者)的 “前结构”(“前有”—预先有的文化习惯、“前识”—预先有的概念系统和“前设”—预先有的假定)所制约和引导。伽达默尔则强调任何作品本文和事件都必须依赖于阐释的接受,接受过程就是作品本文与读者“视界融合”的过程。上世纪70年代初,解释学被引进到文艺研究领域,“接受美学”在前联邦德国首先发展起来,强调作品本身不经过阅读和理解就没有任何意义[4]。此后的“接受美学”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受到“解释学”、“接受美学”和“传播学”的启迪,纵观教育历程,针对创新教育提出了接受教育的概念。接受教育更以认知理论为基础,认为学习是对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产生的各种可变因素,它还认为学习是对环境的适应,是一个主动积极的过程。学习是通过学习者的认知,获得客观事物的意义和意象[5]。

3.教学策略方法特征。笼统地讲,接受教育的教学策略方法特征主要表现在教师施教—学生接受。从远古的口耳相传,到古代的家教私塾,再到近现代的班级授课,包括澳苏贝尔提出的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和接受学习等,无不呈现为“教师教—学生学”的教育模式特征。在这一大的模式下,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理论的探索,教育技术的发展等客观教学因素的变化,出现了许许多多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例如:提问启发式教学、分组讨论式教学、情境达标式教学等。教育模式与方法呈百花竞放之势,但“教师施教—学生接受”的模式却从未得到根本改变。

4.教学环境要求特征。接受教育的环境要求主要针对教师提出,教师必须是“学高”与“身正”,能够体现出“师道尊严”。“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先有一桶水”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都是对此而言。接受教育的教学环境对教育技术要求不高,从物理环境来讲,只要有教师、学生及简单的教具便可进行教学。学生凭借教师的传授,经过自己对外来教育信息反映、选择、整合、内化等多环节构成的一个连续、完整的认知过程,掌握学习内容就可以完成教学。

5.教学评价手段特征。衡量接受教育的成败是学习者通过向老师学习获得知识的多寡,解决分析问题能力的高下。接受教育的教学评价紧紧围绕接受教育教学的这一标准来进行。它十分注重教学的终结性评价,最经典的标志就是考试分数的高低,“分分分,是命根”便是最好的注脚。平时测验、期中、期末考试,尤其是升学考试成为最重要的评价尺度。虽然接受教育理论上也强调形成性评价,但事实上与终结性评价不可同日而语。接受教育评价的主体是教师或权威考试机构。

四、创新教育与接受教育的联系和区别

(一)创新教育与接受教育的联系

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从教育发展史来看,创新教育虽属新生教育类型,但它是在接受教育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因此,创新教育与接受教育之间存在许多割舍不断地联系,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创新教育与接受教育中人的构成要素相同,即教师与学生;创新教育与接受教育可以同处于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中;创新教育与接受教育所追求的教育总目标基本趋同,即都是为了培养人才;创新教育与接受教育在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上存在许多共享共用的东西,如教学情境创设、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等;创新教育与接受教育在教学评价上虽各有侧重,但目的与作用却完全一致,即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新教育与接受教育的区别

创新教育与接受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创新教育与接受教育培养人的侧重点不同,创新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接受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教育与接受教育所秉持的教育理念不一,所依托的理论基础不同;创新教育与接受教育对教育环境的需求有别,特别是创新教育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创新教育与接受教育评价的着眼点各异,创新教育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统一,尤其注重形成性评价;而接受教育特别注重终结性评价;创新教育与接受教育所要求的师生地位存在差别,创新教育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接受教育强调的是教师的绝对权威,讲究“师道尊严”。

五、结语

创新教育与接受教育之间虽然存在着不少差异,但创新教育与接受教育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而是批判地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学校在开展创新教育实践中,必须整合创新教育与接受教育两类教育模式,发挥两种教育模式的合力作用。注意积极吸收接受教育中的有益成分,以此营养创新教育模式,为创新教育的发展注入活力。只有这样,才能有力促进创新教育的发展,为大批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与创新型国家的构建提供保障。

[1]阎立钦.不详[J].江苏教育,1999(10).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4):7-9.

[3]叶平.以创新素质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评价[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9(专刊).

[4][5]佚名.接受理论:教育理论研究的新领域[EB/OL].www.fqqz.com/qz/d100/else/lunwen02/13682.htm18K2001-4-14.

[6]佚名.认知理论[EB/OL].zhjyx.hfjy.net.cn/Resource/GZ/GZ YY/YYXKLW...6K2003-8-26.

猜你喜欢
理论评价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坚持理论创新
题解教育『三问』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