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商务英语“双证书”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0-02-17 15:24裘颖韩敏
职教论坛 2010年23期
关键词:商务商务英语证书

□裘颖 韩敏

教育部16号文件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应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推行“双证书”制度,并把其获取率与获取质量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考核指标。职业资格证书是毕业生求职就业的资格凭证,也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对于凸显高职特色具有重要意义。[1]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繁杂,各种证书培训与教学环节脱离,学生在正常上课之外还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专门学习,且费用高,通过率低。

将“双证书”的取证纳入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使教学与取证紧密结合,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成为了修改课程体系的重要考虑因素。

2006年天津职业大学成为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积极尝试课程体系构建,旨在突出高职特点,使学生不必经过特殊的考前培训,学习正常教学计划中的相关课程后直接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获取证书。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1.课程设置上缺乏高职特色。目前高职院校中的商务英语专业大多还在沿用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思路,没有体现出高职以“‘应用’为主旨,专业课程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基本特征。

2.课程体系设置的结构不合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不协调。课程设置方面偏重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只是“英语”和“商务”的简单相加,课程交叉重复,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2]

3.双证书取证情况不理想。一些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定位不清晰,多数学校只将取证局限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更有甚者,只参加高职实用英语考试。

一些高职院校组织学生参加剑桥商务英语证书,报关员资格证等专业证书考试,但是报名取证、培训费用高,通过率低,造成教师学生精力消耗,自信心受到打击。

我校商务英语专业曾组织学生参加秘书资格考试,公关员证书考试,但是同专业贴合程度不高,学生报考积极性低,取证情况极不理想,双证书的取证工作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二、商务英语专业“双证书”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体系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基础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教研室进行了广泛调研,分析市场需求状况,向京津10余家企事业单位发出调查问卷,对毕业生就业情况,企业对学生评价、企业对专业教学希望等项目进行了问询。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行动领域找学生应完成的工作任务,筛选出典型工作任务,再找出具有教学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开发,形成课程体系。在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交流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二)课程体系构建以职业资格证书为线索

修订后的课程体系分为四个部分:

1.通识课程主要进行专业基本能力培养,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组成。

2.职业能力训练课程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围绕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突出课程“教学做一体”的特点。将学生在校期间应取的资格证书教育和学生的毕业实践教学环节等纳入该部分课程之中。职业能力训练课程中的《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国际贸易实务》、《商务单证》等课程均参照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向双证书的获取倾斜,为学生取证打下基础。

以职业目标为依据确定学习目标;以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依据组合序化学习内容;以相应证书考核内容为依据确定考核目标;以工作环境为参照,设计教学环境。这种设计思路体现了“行业导向、项目载体、任务驱动、能力核心”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从形式到内容与工作领域紧密联系。[3]课程及对应证书:教学体系课程:英语听力,英语泛读,综合英语;对应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教学体系课程:商务英语,商务交际,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对应证书: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证书;教学体系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商务单证,商务实训;对应证书:国际商务单证员。

3.职业素质课程主要围绕职业道德、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行设置,与职业能力训练课程相对应,将相关内容融入到讲授或实训过程中。主要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办公软件应用》。

4.职业能力拓展课程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中心,培养学生多方位、多层次的职业能力。主要课程包括:《经贸文选》、《英语视听》、《国际商法》、《商务谈判》。

(三)课程体系实践以教学改革为保证

修订后的课程体系突出“教学做一体”的特点,这就要求任课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将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学校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测评活动,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已有三门课程(《商务英语》、《商务英语翻译》、《商务单证》) 通过学校测评。三门课程已完成教学设计。

在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主要突出以下特点:

1.以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查点做为课堂教学内容。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涵盖语言和商务两方面的内容。语言方面测试国际商务环境中英语综合能力;商务方面突出国际贸易实务。听说部分在《商务交际》课程进行练习,阅读练习纳入《商务英语阅读》,写作内容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中讲解,翻译部分在《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中着重练习。商务方面基础知识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介绍。学生在正常课程学习同时备战考试,节省了时间精力金钱。

商务单证课程将单证员考试要求的报关单据,结汇单据,合同,商业发票,海关发票,形式发票,出口许可证,产地证纳入教学练习范围,将考试真题做为实践题目,将考试成绩做为课程考核结果。

2.以项目任务做为贯穿课程的主线,“做中教,做中学”。教师将需要完成的项目及任务交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信息收集、项目决策、项目实施、成果展示并进行成果评估和总结。如:让学生按小组到企业进行考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写出报告或做出商务计划,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并回答问题。

每次课都有具体的任务,任务设置以真实工作任务为参照,培养学生在较为真实的商务环境中运用商务能力完成任务的技能。强调语言、注重结果,学生实践机会显著增加。

3.以案例分析提高课程的实用性,锻炼学生能力。将企业真实案例引入课程教学,通过对含有问题的具体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找出解决方法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讨论、协调、沟通能力。

四、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双证书”课程体系的建议

1.证书的选取要符合高职学生水平。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学生从事的工作岗位范围较广,无法像高职其他专业一样集中取证,市场上流通的商务类资格证书不下20种,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前景来选取纳入课程体系的证书尤为重要。[4]证书应与专业培养方向较为一致,能锻炼学生语言、商务的综合能力为宜。专业性过强,需要大量实践经验的取证难度大,花费精力多,不适于高职学生。

2.要有相应的师资、实训条件做为保障。课程教师负责教学、取证指导工作,必定是具有实践技能和专业理论的“双师型”教师,又必须是既能教动手,又能教动脑的“双教型”教师。课程主讲教师必须取得此门课程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加强实践教学,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语音室,多媒体教学设备,商务综合模拟实训中心是专业必备的实训条件。应用型教学软件、考试系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方便的练习条件,是成功取证的基础。

3.双证书课程体系应继续完善。将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完全与某一项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考试相融合不符合专业培养人才发展趋势。[5]经过调查、研究及对比,笔者发现商务英语教学中可以实行多渠道取证,可以按照学生个人兴趣、未来发展计划进行双证书的自由选择,不必强求一致。可向学生推荐各种可取证书,但课程体系中集中对1-2种证书进行教学融合,将过多的证书纳入教学会分散师生精力。如果学生个人能力强水平高,学习有余力,可自行选择资格证书,只要在毕业前取证即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双证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随着社会发展、市场进步不断完善。

[1][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Brieger,N.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Handbook[M].York:York Associates,1997.

[4]程同春,程欣.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教育与教学,2006(2).

[5]赵军峰.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外语,2006(6).

猜你喜欢
商务商务英语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收录证书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浅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中高职衔接
商务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