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之间 彰显智慧——对新课程背景下长文短教的再思考

2010-02-17 14:48张宏军周玉春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0年4期
关键词:司马迁学情文本

张宏军,周玉春

(1.扬州市宝应县范水中心小学,江苏 扬州 225819;2.扬州市宝应县城中心小学,江苏 扬州 225800)

新课程十分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所以各种版本的教材都在不断提高课文的容量。面对越来越多的“长文”,长文短教这个话题再次被提起。长文短教,一要解决课文长而教学时间相对不足的矛盾,二要实现长文“短教”而不“短效”。长文短教之“难”,归根结底,“难”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什么?不教什么?考验着教师的智慧。如何科学合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裁剪、加工和重组?如何在文本取舍间尽显教师智慧?笔者拟从以下三方面具体阐述自己的想法。

一、长文短教,应建立在对文本细致解读的基础上

俗话说:“千重要,万重要,文本解读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不读懂文本就没有法。”然而,当前语文课对文本处理存在这样的现象,那就是解读文本的浅尝辄止。教师没有很好地静下心来“浸入”文本,细细咀嚼、品味、涵泳,而是粗略浏览之后,就急于翻阅“备课手册”、“教学参考书”等书籍。缺失了自己心灵参与的文本解读,也就缺少了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和真实感受。这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理解状态,是不可能科学合理地对文本内容进行裁剪、加工和重组的。只有全面而深入地把握,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对文本的取舍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怎样才能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呢?这就要求教师要以“老牛犁地”的深耕细作的方式细读文本,置身文本之间,徜徉文字之中,品味文本语言的韵味情调,洞悉文本内在的思想经脉。

1.教师要善于抓住题眼来读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窗”,可以窥探文章的主旨。从文题入手,就能较快地进入文本的深层次解读。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抓住了精妙传神的“发愤”,也就抓住了洞悉全篇的关键,就能直接进入文本内核,走进作者和司马迁的心灵。课文为什么用“发愤”而非“发奋”?是因为司马迁是在失去父亲和遭受宫刑的双重打击下,忍受着痛苦和耻辱的折磨,在“生不如死”的情况下,完成了鸿篇巨制——《史记》的写作,实现了自己一生的抱负。凸显了司马迁忍辱负重、矢志不渝的顽强精神。读《鱼游到纸上》,抓住“游”这个令人“费解”的字眼,也就抓住了提挈全文的“把手”,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通过品读文中七个含“游”的句子,明白了“游”不仅指青年人画的鱼栩栩如生,还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身残志坚青年的由衷赞美。

2.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眼来读

这里的“文眼”指的是文章中的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字、词、句和细节等。这些关键之处往往承载着作者的创作意图,渗透着作者饱满深沉的情感。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解读文本时,就要抓住文眼,吟咏体悟,重锤敲击,这样就能品出字里行间所包孕的丰富的情味和理趣。读《青海高原一株柳》,就要抓住“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这一浓缩了作者所有感情的句子。它怎么神奇?为什么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从它因“高寒和缺水独特锻铸”出的有着“生铁铁锭色泽、粗砺而坚硬的枝干”的神奇外形,到“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而它却“不可思议地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的神奇经历,你能不惊叹于它那坚韧强悍的生命力?你能不惊异于高原上这一方壮丽的风景?你能不说这不是一曲震撼人心的生命赞歌?读《秋天的怀念》,我们不能不抓住作者“和泪”写成的流淌着深深母爱的那一堆细节,品出母爱的丰富内涵。母爱是什么?母爱是“躲”中的理解,“挡”中的呵护,“笑”中的宽容,“问”中的尊重,临终话语中潜藏的无休无止的牵挂……

3.教师要善于抓住“形式”来读

这里的“形式”是指文本的表现手法、写作技巧。在解读文本时,如果能抓住表现手法、写作技巧进行悉心揣摩,会对文本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如《三顾茅庐》中有这样一段景色描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这里,作者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景物,一是疏疏朗朗的“松林”,松,高洁的象征,“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二是清澈见底的“溪流”,孔子曰:“水是真君子呀!”三是青翠欲滴的“竹林”,“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作者随意写的三种景物吗?不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段景色描写其实是对诸葛亮人品的一个侧面烘托,是作者的匠心安排。我们读懂了其中的意蕴,对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把握会更加精准。

4.教师要善于跳出文本来读

作者生平介绍、写作时代背景、作家的其他作品、作家创作意图的阐述等等,都是我们打开文本大门的钥匙。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我们可以读读《报任安书》,就会对“发愤”所包含的丰富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就能走进司马迁的灵魂深处,对他忍辱负重、矢志不渝的顽强精神有更深刻的体会。读《林冲棒打洪教头》,如果我们仅限于文本,有一些问题我们是无法理解也是无法回避的,如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怎么会被高太尉陷害?林冲一个犯人,怎么会来到柴进庄上?林冲棒打洪教头后,他会去哪里?他的命运又怎样?其实这些问题在《水浒传》中都有详尽描述,只要我们去读读原著,就会对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就能更加精准地把握每一个人物的特点。只有“跳出庐山看庐山”,才能打破“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局限。

由于建立在对文本深入而全面解读的基础上,我们对文本的取舍就克服了盲目性,就能把长文中“最亮丽的风景”展现在学生面前。

二、长文短教,应建立在对《语文课程标准》准确把握的基础上

《语文课程标准》是课程的核心,是我们语文教师教学的准绳。它明确规定了各年段、各年级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正确地解读它是我们从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文本细读时,我们解读的角度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越细越好,这有利于克服对文本取舍的盲目性,有利于教学的深化和优化。那么,我们所读所悟是不是等于我们所教呢?显然不完全是。那么我们解读出的那么多精彩内容,究竟哪些应该与学生分享呢?这就要求我们依据《课程标准》进行二次取舍。如何取舍?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①要通读“标”“本”,看纵横关系。②要细读“标”“本”,看编排意图。③要精读“标”“本”,看主次轻重。(注:“标”指《课程标准》,“本”指教材)也就是说,我们要把文本放在《课程标准》中读,放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读,放在整个单元中读,从中确定教学的重点,选择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只有这样,我们确定的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更好地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

三、长文短教,应建立在对学情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罗伯特·加涅指出:“教学可以被看成是一系列精心安排的外部事件,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外部事件就是为了支持内部的学习过程。”于漪老师也提出:“教师为学而教”。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因此,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展开。充分了解并把握学情,就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情是课堂教学的原点,刻意拔高,将使课堂被虚无飘渺地架空,而无视基础,又将耗费学生的时间。只有尊重学情,才能把握课堂教学的基调,才能回归课堂教学本真之道,成就课堂的精彩。因此,我们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还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学定教”,要依据学情对文本内容进行第三次取舍。如何科学合理地取舍?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动机,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课文,尽可能地找出学生与文本的相符点、临近点和差异点。如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文本的语言水平一致与差异的地方;文本传递的信息哪些是学生熟悉的,哪些是陌生的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取舍时做到有的放矢,才不会让教师期待的“亮点”变成学生的“冰点”,才能让长文短教时刻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猜你喜欢
司马迁学情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专家学者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题词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