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志华
(建阳市西门小学,福建 建阳 354200)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溶入情境中,方显其活力与美感。北师大版教材就是这个比喻的最好写照,它每个知识点的出现,都配有一幅生活情境图,使学生充分感知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认识到学好数学的必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教材,用好教材。但因为专家在编写教材时,只能对学生做共性化的考虑,不可能兼顾到大中小城市的差别及城乡差异。因此教师在尊重教材,用好教材的基础上,还应结合学生实际及地域特点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重组加工,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彰显教材“盐”与“汤”的功能。
实验心理学告诉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来自多种感官的刺激,而最能刺激学生感官的是跟他们密切相关的,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情境。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思维水平“活”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字母表示数》一课,教材用“1只青蛙1张嘴,2只青蛙2张嘴……n只青蛙n张嘴”这个情境引出课题。这首儿歌虽然富有童趣,但背景不够丰富,没有太多的思考价值。学生不用字母,用“几只青蛙几张嘴”来表示儿歌也可以。如果用这个情境引入课题,不足以让学生体会用“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所以我舍弃了这个情境,改为由学生自由说儿歌,通过儿歌设置悬念,引出课题,使学生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在新课教学中,我把教材中淘气与妈妈的年龄关系,改成我与班级一位学生的年龄关系;把用小棒摆三角形这一活动,改成引导学生分析教室里椅子的数量与椅子脚的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揭去数学的神秘面纱,抱着简简单单教数学的思想,信手撷取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使其为我所用,使学生感到数学并不难,它直观又简洁,真实又亲切,规律又灵动,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的责任不是直接教教材,也不是脱离教材另起炉灶,旁征博引,而是靠教材搭起师生互动的平台,捕捉契机,传授方法,启迪智慧。这一切都必须源于教材,必须立足于个性化地解读教材,在读懂读通教材的基础上再进行个性化的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教材的编排有其自身的出发点与立足点,有些内容的编排或情境的创设不一定完全符合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首先要了解学生,分析教材,并结合生活实际对教材进行改编利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数学知识,加强学生对数学世界的理解。
例如,《谁打电话的时间长》——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材设计了小红打国内长途每分0.7元,小华打国际长途每分7.2元两幅图,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枯燥的知识用具体的情境展示出来,但所描述的情境与小城市学生的生活相去较远,多数孩子对打国际长途没有真实的感受,这样的例子在教学时我们没有必要照搬照套,可以设计一些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进行教学,也可以课前让学生对本地区的市话,长话收费标准或自家固定电话每月的话费进行了解,课堂上由学生自己对教材中的情境进行改编,继而进行新知的探索。
这样因地制宜地处理教材,使学生在自己创设的情境中理解算式的意义,掌握计算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数据和对数据进行取舍利用的能力,又符合学生的认知世界,使学习内容更具有现实意义。
《百分数的认识》——比一比。教材的主题情境是“派谁罚点球”,要做出正确的决定,先要判断哪名队员罚中点球的可能性大。编者的意图是通过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概率问题,体会认识百分数的必要性。
教材在这一情境之后,又提出了“种子发芽”的问题,然后再引出百分数的意义。其实在第一个问题情境之后就可以引出百分数的概念,课堂上没有必要再花时间去处理这个情境。
有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创设的情境有时顾此失彼。情境创设讲求的是实效,对数学学习没有作用的情境不用比用更有效。前不久,一位一年级老师在上《小小运动会》这节练习课时,创设了如下情境:
师:春天到了,桃花开了,小草绿了,这时你们最想做什么?
生:最想去郊游。
师:你们看,谁来了?
生:旅游车。
师:就让它带着我们出发吧,请闭上你们的眼睛,想象一下坐在车上,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当学生把想象到的景物都回答出来后,老师接着说:“不知不觉我们到了森林王国,可是睁开眼睛一看,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中间有几块大石头,每块石头上都有一个算式,只有算出它们的得数才能到河对岸的森林王国去参加运动会,同学们快来算一算吧。”至此,屏幕上出现了几道口算题。如此费尽心机地创设一个情境,就为让学生算几道口算题。这样的情境,看似时尚热闹,但似乎没有太多的实效与必要。让孩子们想象在车上看到了什么,这并不是数学课上的要求,也不是有效的数学活动。
有效的数学情境应让学生从情境中捕捉到有利的数学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继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前不久,又听了二年级《比一比》——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一课,下课前,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师:快下课了,请同学们整理好学具,收拾好书包,看看谁来接我们了。
生:四辆贴有数据范围的公交车。
师:请同学们拿出车票。谁来当司机?谁来当检票员?
随即音乐响起,司机举起车牌即数据范围。小朋友们拿着车票即老师课前为他们准备的数字卡片,踩着欢快的节奏,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车辆,同时检票员检查同学是否搭错车。检票完毕,汽车鸣笛,孩子们跟着“司机”一边唱着放学歌一边有序地离开教室。至此虽然一堂课已结束,但师生们却意犹未尽。这个情境生动活泼,融知识性、趣味性、生活味于一体,活动其间还渗透了规则教育,是一个有意有效的数学情境。
此外,任何一种情境的创设都需要教师精心地演绎,就如华丽的外衣需要有出色的模特去表现,方能展现其灵魂与生命。如故事情境,需要教师深情并茂地讲故事;音乐情境,需要教师融情入景地表现;游戏情境,需要教师现身说法地参与……只有用好情境,才能真正发挥情境的实效。
例如,《游戏公平》一课,在导入新课时,请一名大个子男生与一名小个子女生进行搬手劲比赛,比赛结束后,教师必须大张旗鼓地祝贺胜出的男生,引起女生的强烈不满,当学生明白了游戏公平的必要性后,教师再因势利导,水到渠成地导入新课。
总之,情境创设必须“有效”与“适度”。缺乏“效”的要求,情境创设常常流于形式;缺乏“度”的限制,情境创设往往失之过滥。“有效”与“适度”是情境创设的两个基本要求,离了这两点,只能是取了情境之“形”,而无情境之“实”。只有有效与适度的情境,才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使课堂因此而灵动,学生因此而愉悦,最终实现师生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