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旭敏
(杭州市浦沿小学教育集团,浙江 杭州 310053)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经常会碰到一些“简单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通常让老师们产生“没有什么好讲”“即使不上学生也会”“教材里有,不上不行”的想法。“简单的教学内容”涉及到的有技能的操作、概念的教学、解题的一般方法等方面,按照新课程理念、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这样的教学内容可能更是进行数学的精神、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的极好机会,我们要积极利用。笔者结合日常观察和教学实践,根据不同类型的“简单内容”的自身特点,抓住可操作点,在这些“点”上做文章,引领学生在思维、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语言、学习方式等方面有厚实的积累,让“简单的教学内容”变得不简单,让其发挥应有的教育价值,使学生感受、感悟到数学的真谛。
学生走进课堂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带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已有的数学知识而来,部分数学内容他们在课前已有了解,有的甚至已经学会,但这不意味着教师教学任务的减轻,恰恰相反,它意味着教师教学难度的增强,教师应抓住学生认为十分简单、并已掌握的知识的本质,引领学生从知识的表面走向深入,感受到知识的真正含义,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深刻起来。
一年级上册“加法的初步认识”一课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都已经熟练掌握,部分学生连20以内的加减法也不在话下。在成人看来,进行加减法计算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因此很少去关注孩子是如何理解的,对他们的思维活动认识不足,通常认为会算就行了。在这种情况下,“加法的初步认识”不用上了吗?或者说反正学生已经会了,随便上一下好了。其实学生的这种“会算”仅停留在对加法算式的认知上,对加法含义的认识是模糊的、不明确、不深刻的,加法结构并没有真正建立。我们在上这节课时,不能仅仅通过“实例演示——列出算式——解释算式的意思”的流程就算完成了教学,而应在学生感知了丰富的现实情境后让学生感悟到加法的本质: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有位老师教学的“加法初步认识”就值得我们借鉴。教师左手出示2枝铅笔,右手出示1枝铅笔,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老师的动作,在学生口述的过程中老师借机引导用“先…又…合起来一共…”句式进行描述,渗透加法的意义。接着教师并没有采用大部分老师的做法让学生列算式,而是让学生用○代表铅笔把刚才的演示过程画下来,并讨论分析学生的作品,通过交流让学生认识到“○○ ○”比“○○○”表示更能反映拿铅笔的操作过程,随后教师用一个大圈把两部分的圆圈圈起来○○ ○表示合起来的意思,进而引出算式。一般的老师在算式出来后就算结束了这道题的教学,此老师加了个让学生深入理解加法含义的环节——看图联想。老师连续提出了“刚才我们用○代表了铅笔,如果用○代表苹果,这幅图什么意思?”和“你想把圆圈代表什么?能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两个问题,学生的思维闸门被充分打开,“苹果、梨、兔子、飞机、皮球”等物体不断地从学生的口中产生,当表象建立得足够丰富时,老师小结:不管○代表的是水果、动物还是玩具,都是表示把这类东西合起来。此时,对于“2+1=3”的教学还没完,老师安排了三幅图,让学生判断能否用“2+1=3”来表示,采用识图判别的形式引发学生进行反思,从直观的图示比较中,学生意识到有的图虽然图形发生变换,而图意未发生改变,有的图虽然还是采用○,图意却发生了变化,其中一副图很自然地引出“3+1=4”的算式,由一式向他式进行扩充。面对几乎人人都会的简单内容,这位老师抓住了加法的本质,让学生在会算抽象的算式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方式引领学生从算式走向具体的情境进行回补,将学生由表面知识引向深入,使他们理解了加法的意义,加法的结构也充分建立起来。
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一课也是一节比较简单的课,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过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从学生的尝试结果看来,他们基本能够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借助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笔算方法进行算法迁移,能够说出“相同数位对齐”的法则,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够理解就是“小数点对齐”。那么本节课是否只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好了呢?“相同数位对齐”或者说“就是小数点对齐”仅是其外在的表现特征,真正的本质在于“为什么要对齐?”老师更应从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的层面上来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并理解算法和算理。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才有真正的收获,否则只能停留在“上与不上一个样”的层次。
把握住了教学内容的本质点,就是锁住了教学内容的核心,这样的课堂教学在学生原有的水平上挖掘出内容的本质,引领学生深刻理解学习内容的真正含义,避免使学生浅尝辄止,让简单内容的教学更有效。
对于简单的教学内容,我们要善于往深处挖掘、往广处拓展,抓住“简单教学内容”的可渗透点,在合适的时机感受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简单内容的学习中也能够接触到能让他们终生受益的东西。如不能做到这一点,简单的教学内容就会索然无味,就不能将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灵活性等落实到位。
四年级下册的“加法交换律”这一内容,学生从一年级学习加法时就开始接触,对这个定律已到了呼之欲出的状态了。到四年级再次学习,如果仅仅是概括出加法交换律,似乎过于简单,学生不会有任何兴趣。有位老师在教学此内容时引领学生感受了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学得主动且印象深刻。老师先让学生观察:同桌交换位置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紧接着观察一组物、一组图形、一组图片,从生活中的“变”与“不变”现象引向数学。学生举出几个符合这种现象的算式,观察举出的加法算式,得出: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接着老师引导学生举反例:“刚才同学们举出的加法等式中全部是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例子,有没有交换位置,和不相等的例子?同桌每人再编一道加法算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相等的例子来?”反例是一种证明的特殊方法,正例千千万,一个反例就能将其全部推倒。尽管学生再绞尽脑汁也举不出一个反例,但这个环节设计的出发点就在向学生渗透一种数学学习的方法。通过举例、举反例等方法的验证,证明“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是一条数学上普遍存在的规律。老师引导学生回想,在研究得出这个规律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方法?在课的最后老师还让大家猜一猜,除了在加法中会用到交换律,还有可能在数学的哪些地方出现交换律?可以运用怎样的方法一一地加以验证呢?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这节课中学生经历质疑、猜测、观察、举例、验证等数学学习方法运用的全过程,然后是归纳提升这些方法,这样一种数学学习方法培养的渐进性,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思考、实践、再思考的境地,最终学到终身受益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一年级上册的准备课“数一数”,数数,学生认为非常简单,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过了,而且会读会写了。如果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让学生数一数课本主题图中各实物的数,那么学生不会感兴趣,真是上与不上一个样了,这就需要教师另辟蹊径。只要教师认真观察、分析学生的数数,就会发现在比较简单的问题情境中,他们能正确流利地数出10以内的数,但如果环境稍微复杂,他们可能就会感到困难,频频出错。这其实是学生数数的方法问题,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在教学时对学生进行“有顺序地数”的提升。“有序”地观察,“有序”地思考,是数学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在学生获得经验后,相信对数数会有重新的认识,学生不仅会尝到成功的喜悦,更是得到了思维的提升。
我们呈现给学生的数学世界并不是一个个相互之间毫无关联的知识点,各个知识点不仅在知识上有关联,而且在学生的学习方法、思考角度上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应该对有联系的知识点进行宏观把握,简单的教学内容学生掌握得较快,我们可以抓住“简单教学内容”的可训练点,放更多时间对学生进行思考方法的训练,为学习后续知识蓄积力量。
二年级上册“简单的推理”一课的内容很简单,该课呈现了两个例题,例2是两个对象对应两种可能,并给出一条否定信息,“两人分别拿着语文书和数学书,其中一人标有旁注:我拿的不是数学书。”例3是三个对象对应三种可能,并给出一条肯定信息和一条否定信息,其实当那条肯定信息一确定,剩下的题目就形同例2了。这个内容以图文形式出现,直观形象,几乎全班孩子都是不教就会的,那么这节课真如个别老师说的不用上就可以直接做练习了吗?在教学中我们能够发现学生几乎都会做但不会说理由的却大有人在。数学语言的发展,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如果把简单推理的思路理清,稍复杂的推理出现时就不至于无从下手了。有位老师把口述简单推理的思路作为训练重点,使一节简简单单的课变得很丰满。她为学生提供了“可能(),也可能()”“不是(),就一定是()。”的句式作为辅助进行例2的教学,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学生的进步。到了例3的学习时,学生已经能自觉地用上这两句辅助语对题目进行整体分析了。摘录一位学生对例3的分析:“从小红说的话可以确定她拿的就是语文书,小刚说他拿的不是数学书,那一定是社会书,那小丽拿的就是数学书。”通过这样的口述思路训练,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接触到进一步的推理知识时,就能提取曾经强化过的思路了。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解决问题”例1图画呈现“原来有22人在看戏,来了13人,走了6人,现在有多少人在看戏。”这节课虽然是学生正式学习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起始,但学生在前几册的教材练习中已经接触过类似于本题的“公交车到站上下车”问题,这又是根据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因此对学生来说不需要老师点拨就能轻松解决。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会列式计算的层面上,而应把重点放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思路分析上,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找准中间问题,这是今后继续学习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好风凭借力,送生上青云”。“简单的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其貌不扬”,想要使它们也在课堂上熠熠生辉,这具有更大的挑战性,需要教师更大的匠心和慧心抓住简单教学内容的可操作点,促进有效教学,把“简单的内容”也上得神采飞扬。
[1]刘加霞.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宋煜阳.从算式认知走向结构建立[J].教学月刊,2008(11).
[3]练旭华.数学教学,应让孩子们终生受益[J].教学月刊,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