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初探

2010-02-17 14:48:04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0年4期
关键词:统计图目标评价

王 双

(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大街第一小学,辽宁 沈阳 110015)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教材所规定的基础知识,促进学生思维、人格和身心的发展,还可以获得反馈信息,检查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评价教与学的水平。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当中,如何使练习课脱离以往枯燥乏味的做、练、再做的题海模式,体现新课标倡导的“学生主动去探索学习对自己有用的数学,在与人合作交流、评价中去体会数学对自己生活的作用。”这正是我们应该去探讨与研究的,在此以一节北师大版第十二册《统计图》的练习课,与大家共同讨论。

一、练习课的课堂结构

练习课的课堂结构,要区分于复习课。复习课是对一单元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因此,课上要有大段时间给学生归纳整理、交流知识要点,做针对性的练习,练习点要全。而练习课是相对新知课、复习课等而言的一种课型,在练习课上,我们可以针对这一节或几节课上知识点的缺欠,进一步加深其意义、作用等方面的理解而设计课堂,对于知识点的回顾也可以是有针对性的选择重点的回顾,最好放在练习中回顾。在确定了练习课的基本要求后,我设计了练习课课堂模式如下。

1.提出目标,导入练习

用自然生动的方式导入到课中,再借此机会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备让学生做好思想准备,以便在练习中体会教学目标,并用教学目标去指导练习,加深练习效果。

而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师要重点研究的,是针对学习中难点、重点做针对性练习,还是对于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运用,这一定要根据学生学习新知的表现来确定。如果知识点本身难度不大,学生掌握较好,练习的目标就定为加深课堂知识的运用和理解,而如果知识点有难度,学生的课堂回答、作业都集中反映某一点的问题,就针对这一点的问题提出教学目标。制定练习课的教学目标一定要“言之有物”,做到“实”“专”“精”不要过大过虚,因为它对学生的练习起着指导作用。

在“统计图”练习课中,首先用能够反映统计本质意义的一句名言“统计让人反思过去,指导现在,改进未来”引入本节课,这也是本课中力求让学生通过统计图能够体会到统计的作用及意义,所有问题的设计也紧扣这名言而定。进而适时提出本节课的目标,因为统计图这一章在教学内容上没有过多难点,因此,这一节的教学目标就定在已有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统计图能够了解信息,做出评价,最后提出建议,也就是进一步深入挖掘出统计本质的功能。

2.回顾练习,创设情境

这一步骤,教师可以有意设计几个问题,把本节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的形式进行一个知识上的回顾,为深入练习打下基础。在这一阶段,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有兴趣来学习是很重要的,也是能上好一个练习课的基础。因此,在设计这一环节时,我首先给学生出示了教师家庭收入、开支及作息时间情况的条形、折线、扇形三种统计图。既让学生回顾三种统计图的知识,也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交流,并让学生通过统计图评价教师,评价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收集信息进行处理,最后得出结论。并对老师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使学生初步加深对统计图意义的了解。

学生对于统计图的特点很好了解,但对于三者的区分,根据实情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却没有深入研究过。所以在练习中,设计能不能把这个条形统计图换成折线统计图,进而引起学生对一些特定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转换进行讨论,多角度地审视所学知识。

3.深入练习,内化认知

这一步骤的练习有明显的层次性。变式练习也多安排在这里,目的是让学生认清所学知识的基本属性。练习可以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把趣味性与多样性及双基的训练结合在一起。

在本节课我让学生评价错误统计图,回忆、明确制图的规范性,在学生复习了制图要点之后,再让学生根据发言情况制成统计图表,整个练习的设计既有层次性,又有知识与练习上的承接转换,在制完图后,让学生再次评价这个统计图,使学生又一次去分析,得出结论,老师也借此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发言积极性。

4.扩展练习,发展能力

这步骤练习体现了综合性、发展性。它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也就是融入到原有知识的网络中去练,为今后的知识打好埋伏,育下“种子”,综合题、思考题一般放在这里,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在统计图练习课中,我们设计了一道开放题。通过三名小朋友放学回家的情况统计图,让学生评价他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通过学生各自不同的猜想,得出不同的结论。进而教师适时激疑,使学生明确只靠这种不完整、片面的统计图是得不出一个全面真实的结论。

在通过一系列的分析、结论、建议后,学生更明确了统计学要求真实全面的必要性;也深一个层次对学生进行唯物辨证主义观点的渗透,世上的任何事都要全面客观地分析,不能主观臆断,使整体教学的思想由表及里,潜移默化中完成数学思想的培养。

最后再次以点题之笔——名言结束全课,活跃课堂气氛,使师生的交流更加自然亲切。

通过一节练习课,使学生理解到:统计反思过去就是分析统计图表,指导现在就是得出结论,而改进未来就是提出建议,到此一明一暗两条贯穿整节课的线索合二为一,达到了深入点题的作用。

二、练习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练习中要体现趣味性

(1)题型多样性。练习课无论如何上都离不开习题,而练习题不能都是一味的填空、选择、判断、计算,多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境,多选一些开放的题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语言诙谐、幽默。这一点对高年级教学更为重要,由于学生年龄的增长,许多低年级可用的活跃气氛的手段都不适合在高年级再用,而教师适时幽默风趣的语言对高年学生来说完全可以理解,是一种很好的活跃气氛的手段。

2.重视真诚的互动评价

评价是近年来极为提倡让学生掌握的一种教学素养,在高年级课堂中这种评价不光体现在教师对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也应该表现为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而无论哪一种评价都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好的评价会达到激励学生,活跃气氛的目的。在本节课中,一开始为了激励学生,教师设计了评比台,但由于本节课都是分析表述性的练习,不能用单一的对、错评判,所以学生之间的评比很难公正、统一,反而导致学生之间互不服气,不能正确评价。对此,教师去掉了评比台,而改用真诚的互动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一定要发自内心,针对学生的发言中好的观点或有深度的思维,言之有物地提出表扬,而不是空洞的“很好”“非常好”这样的评价一带而过。记得课上有一个学生对于折线与条形统计图能否互换问题做出了非常精辟的论述,让所有老师感到震惊,这时我及时给予他真诚的评价:“从你的发言中,老师真是受益匪浅,你真是一个思维既敏捷又有深度的孩子,你语言表达的精准也让人感到佩服。”这样发自内心的评价后,学生的脸上表现出成功后的喜悦,他得到了老师平等的认同,这也能使得他今后乐于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无论好与坏,教师都要欣然接纳,并且用适合时机的话语,与学生评价中进行一些小交流,做到平等民主。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要及时抓住契机,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在课上学生根据男女生发言情况统计图进行分析,女生发言情况优于男生时,教师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互相评价,谈建议,激起男生不服输,女生更努力的劲头,使得之后的发言更加踊跃。

3.要及时小结

小结是针对练习后所要注意问题的归纳和总结。有许多时候,教师怕自己说多了体现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不愿小结,这是一个误区,数学不但要让学生能够多方面表达自己,提出自己的构想,而且数学还有择优问题,在众多想法中最后要选择一个更精辟的观点,并把这种思想传达给学生是很重要的。尤其本节课中许多练习的设计意在深刻体会统计的意义,所以,及时、准确的小结就更显重要。而小结也要体现简练的风格,课前对小结的话要逐字推敲,既要准确、全面,也要凝练,限时精讲不说废话,这样才能使整堂课不显得拖沓。

当然,教学艺术没有止境,课堂教学也绝不是任何一种单纯的教学模式就能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和选择,采用最能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综合各种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把练习课设计得更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统计图目标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我们的目标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体育师友(2012年4期)2012-03-20 15:30:10
学会选择统计图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