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三要”“三忌”

2010-02-17 13:47李云霞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16期
关键词:包办代替三要画龙点睛

李云霞

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三要”“三忌”

李云霞

10.3969/j.issn.1671-489X.2010.16.170

信息技术以其速度快、内容广、知识丰富、手段先进等无与伦比的优势占据了课堂领域,成为课堂的先进武器,并逐渐被课堂广泛采用。信息技术逐步实现着学科间的整合,语文教学向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发展。信息技术优化了课堂教学手段,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所起作用日益增强,但在运用中要特别注意“三要”“三忌”。

1 要“画龙点睛”,切忌“面面俱到”

信息技术的先进性、直观性等是不可否认的,如果运用得好,课堂教学就会如虎添翼、锦上添花,这就需要把握“度”。例如抒情的散文,优美的画面配以极富感染力的朗读,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下,产生意想不到的心里震撼,一切尽在不言中,比起苍白的纯语言教学来,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当前的农村中小学条件仍然有限,国家配备远程教育装备之后,教师们争抢使用远程教室上课,这本来是一件大好事,可是信息技术毕竟是新兴事物,具体使用时犹如饥饿进餐馆大有饥不择食的味道,往往不加选择,一味依赖信息技术资源,有的甚至连课后习题也不厌其烦地打到电脑上,通过电视屏幕让学生去费力地辨认,这就显得矫枉过正了,失去了原本意图。画龙点睛,好比美女颈上的项链,一条足矣,若是面面俱到,弄得全身珠光宝气,叮叮当当,就显得俗不可耐了。

2 要“自然得体”,切忌“牵强附会”

信息技术的使用只是课堂教学手段之一。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时间等等的不同,恰当地加以选择,灵活地区别运用,以期达到最优的课堂效果。如教学《春天的发现》一课时,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到校园去转转,去发现曾经被遗忘的东西。这当然是首选的做法,若是时令未到,春天的特征还不明显,那么,借助信息技术,先睹为快,一饱眼福,同样值得称道。

不同的文章,需要不同的信息技术,像《阿里山的云雾》《黄果树瀑布》《敦煌莫高窟》《月球之谜》等文,所写内容离农村学生的生活较远,又有很强的欣赏性,适宜上网搜索,补充内容,开阔眼界;《冀中的地道战》《詹天佑》可以让学生进行电脑绘图等动手操作的训练;而《小珊迪》《穷人》《珍贵的教科书》《倔强的小红军》等课文,一盘极富感染力的标准普通话朗诵带,足以先声夺人。选择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彰显具有个性的课堂艺术,讲课风格、自然得体是基本的要求,切忌“牵强附会”。

3 要“意犹未尽”,切忌“包办代替”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手段,目的是相同的,都是要激起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尤其是从生活中学习和积累知识。如讲《赤壁之战》《将相和》《草船借箭》等课文,可结合实际,让学生看电视剧中的相关情节,读原著的精彩描写,听名家的详尽评说(如易中天品三国、刘心武解密红楼梦),悟人物的复杂性格,既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又升华了情感,受到了启迪,更是提高了审美层次。学生学到的不再是书本上悠闲的死知识,而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无限丰富的活知识。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好比是抛砖引玉,要“意犹未尽”,让学生去找未尽之意,使课堂知识得到延伸,学生能力得到锻炼,千万不要嫌麻烦,随心所欲,或者干脆一切皆让课件包办代替。

湖北省郧县谭山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包办代替三要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
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三要”
小学作文指导“三要”
有一种包办代替叫伤害
翻转课堂下作文微课设计“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