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丽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成熟,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日趋广泛,同时也对化学教学旧有的模式提出挑战,为现代化学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也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出现这样一种认识:一堂没有多媒体课件的课就不是一堂成功的课。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授课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与功能,但又有其局限性,一种方法的局限性往往由其他方法来补充,应避免在教学法上走极端。以化学课程为例,笔者谈谈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的优越性和应用时要注意与传统教学法相融合的问题。
在化学教学中,有些静态生产过程不能被学生理解。例如:在进行“接触法制硫酸”“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等化工生产过程的教学时,通过动画模拟仿真来将分散、孤立的设备连接成完整的、系统的设备,将静态的生产流程变为动态的生产过程,并将各个环节进行局部放大和反复演示,使学生对各个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整个生产的流程看得清楚、理解得深刻。多媒体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的学习。
在教授微观粒子时,微粒的构造和运动无法直接观察。教学时可借助计算机多媒体变小为大,变静为动,把微观粒子扩大为宏观的示意图像,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以生动的启示,如原子的构造、电子云、电子得失、晶体的微观结构、原电池及电解池两极的离子放电等。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传统板书在具体操作中既花费时间又不可以随意跳跃,因而容易造成课堂容量减少。运用多媒体后,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根据教学目的将教学内容重新编排,事先编好教学程序,节约大量书板书的时间,使信息密度增大。
兴趣必然引起追求,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动力,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力量。例如在讲“生活与化学”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大屏幕上不断展现科技发展的产物、大自然的美景、熟悉的生活用品、衣食住行等,加上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和生活生产的关系是如此紧密,认识到原来化学就在人们身边。现场的气氛大大刺激学生的情感,在教师的指引下,他们轻松地度过化学的这一课。
多媒体教学应该发扬传统教学的精华,切不可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丢弃教学目标,只图赶时髦、摆花架子,因而顾此失彼,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师授课的教学手段之一,各种手段都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在教学中它们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应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本特点及有关媒体的特殊性质,根据需要选择和有效地利用媒体,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概念及理论是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之上而产生和发展的,得出的化学原理运用于生产实践,所以化学实验是不可替代的。化学实验应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细心观察,让学生获取第一手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态度。用课件代替化学实验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多媒体课件容量大,在上课时教师只要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播放就可以了,导致整堂课下来黑板上空无一字,“黑板”成了“白板”。而板书是教师用以传达教学信息的一种媒介,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环节之一。它和教学语言、非语言行为或先或后或同时出现,互为补充、完善,是化学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中,板书可以揭示教学内容的要点和逻辑层次,体现知识脉络和体系。板书直观、精炼,它通过调动、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将教学信息的结构及其内在联系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便于联想记忆。有的学生善于利用教师的板书进行学习,效果很好。如果没有板书或者仅仅是在课堂小结时展示一下完事,知识的全面性或者层次性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再有,一个问题的推演、分析过程,应由教师亲手在黑板上完成,使学生能在教师的缓缓的推演过程中有时间学习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而不是通过多媒体的快速演示,一味地加快教学进程,而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法,如果采用多媒体效果好,那就采用多媒体;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法合适,还是要用传统教学法。
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机主要有:微观粒子运动如化学晶体结构、有机物分子空间结构、同分异构、电解池原理、原电池原理、消去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聚合反应、胶体的渗析与电泳等,如氯化钠晶体一个晶胞中有多少个钠离子、多少个氯离子,一个钠离子周围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钠离子有多少个;有毒、有害以及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实验,如硫化氢的性质与制取,CO、SO2、Cl2等毒性实验以及胶体的电泳;错误的实验操作后果,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氢气,将水加入浓硫酸以稀释浓硫酸等;化学生产流程的宏观演示。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是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以传统的重点讲授为主,把多媒体作为辅助,而不要把多媒体作为一堂课的主体。
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精选课件内容、精心组织表现形式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切记多媒体教学其地位是“辅助”,而不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