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从江
如何使用好青岛版科学教科书进行课堂教学
王从江
10.3969/j.issn.1671-489X.2010.20.096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努力突破传统的以学科学知识为中心和以讲授为主要形式的体系,将科学知识的学习较好地融入精心设计的各类活动之中。教科书简明扼要,学习过程设计开放性强,空间大,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科书注重教学的多样化和活动化设计,活动设计照顾到学生的经验积累,做到难易适中、数量适度、时间序列清楚,有较好的实用性。教科书安排交流和评价的内容,评价形式适合儿童心理,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评价观念。在此,笔者就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提几点看法。
不管学习目标是获得知识还是训练技能,教学结果是一定要有的,这是教学的目的所在。但同样不能忽略教学的过程。
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得的结果,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无疑是必要的,但以往太注重知识结果的教学,相信已有的知识都是千真万确的,相信用已经有的知识武装头脑就足够了。如果在知识发展缓慢的时代这样想还能够应付世界的变化,还能够容忍的话,那么在知识信息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的时代就不能容忍了。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简单地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新课程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传统类型的教师在一定的时期内很难实现这种角色转变,他们在课堂上感到无所适从。有的教师认为学生主体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教学要顺着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发展进行,结果让课堂教学变成一种“放羊”。其实学生主体并非学生中心。学生主体的含义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主体并非排斥教师的指导、引导和启发作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和伙伴,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要给予引导和帮助。
班级人数过多,进行探究学习会有一定的难度。一位教师很难监控数十人以上的探究学习,但小组合作学习是大班探究教学的有效变通。在小组内建立小组长负责制,让小组内部人员有必要的分工和合作,把一个大班化成一个个小的班级学习体,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探究教学的效果。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增加教育投入,减少大班的人数。
探究与传授是不同的教学模式。小学科学教学以探究为主,但也不能排斥传授的作用。探究教学能够亲历科学发现的过程,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但传授式教学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大量的知识信息,能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自省性。在一堂科学课中探究和传授可以并存,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存在传授,关键是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探究和传授的运用要适时、适度。当探究的问题过于难时,教师可以进行一些传授;在一些操作性技能的学习中,教师可作一些示范性的传授;当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信息时,可以采取传授性教学;对于一些史料性的知识,传授往往会更加生动活泼。
现在提倡通过“做中学”或“动手做”的方式来学习科学,但有些教师对“动手做”有些片面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设计许多动手的活动,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但学生动脑的机会却少了。在一堂热热闹闹的科学课之后,学生的头脑依然是一片空白,并没有让他们在科学素质上有太多实质性的提高和训练。
动手和动脑的关系应该怎样处理?首先要明确不同类型的活动动手和动脑有所不同。简单的测量活动要“低动手——低动脑”;侧重于技术的制作活动要“高动手——低动脑”;查阅资料、分析数据和信息要“低动手——高动脑”;进行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的活动要“高动手——高动脑”。其次,在具体的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动脑和动手应该适时、适度。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对实验进行反思的时候需要动脑,在准备材料和具体的实验操作中需要动手,不能让动脑占据动手的时间,也不能让动手占据动脑的时间。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