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星
(句容市华阳镇北阳门小学,江苏 句容 212400)
有了目标,就有了教与学的方向。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练习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语文教学目标应该更加明确。在减负增效的今天,是否应对课堂教学进行一定的反思?传统教学中有许多优秀的宝贵的经验,在继承的同时是否一定要坚守传统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认识字词、初步感知的思路?前不久,江苏省举办的素养大赛提倡30分钟教授第一课时,教师们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一节课扎实进行语言训练,自然流露人文熏陶,使学生学有所获。目标达成,训练有度,更使得我们对第一课时重新认识,并引起关注。
案例一:镇江市高级中学张玉坤执教小学中段课文《黄山奇松》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制定:
(1)正确、流利、有条理读课文,进而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2)评析词语运用之妙,感受语言节奏之美。
(3)迁移训练,引导学生想象黄山松其他形态,训练说话。
(4)感受文章写作抓住重点、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5)引导学生尝试写作黄山云雾,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能力和写作能力。
反思:教者目标制定看起来具有一定挑战性,但执教者利用一节课时间,在一种轻松、幽默的氛围中落实了目标。听课教师和受教学生不时发出赞许的笑声。纵观教师的教学,让我们感受到执教者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规律。本课教学教者直奔目标,避免繁琐分析。采用归谬法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从读准到读好到复述层次鲜明,体现了教者教学的高效性。“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与其说是依靠已成熟的机能,不如说是依靠那些正在成熟的机能,教学应该创造“最近发展区”,并让“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水平”。避免教材内容太浅、教学进度太慢、多次的重复学习、片面强调机械的记忆和训练。否则,教学不是促进学生的迅速发展,而是把发展让位给“自然发展”。
案例二:张建刚《大禹治水》低段第一课时教学环节设计
(1)课题切入:从“水”切入媒体演示,认识洪水危害,用上节课文词语说出洪水危害。
(2)通过简笔画、图片、补充资料体会大禹治水准备时的“千辛万苦”。
(3)扣词、想象体会治水时的“千辛万苦”。
(4)抓住文章“13年,10多岁,3次”数字感受人物品质。
(5)体会13年的千辛万苦,洪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感受大禹伟大成就。
(6)设疑提升:为何开头是禹,结尾称大禹?
反思:同是第一课时,课的容量并不少,但学生的能力远超过我们的认识。教学中教师直奔重点,带领学生随文认读生字感知词语大概意思。在词句评析中自然体会人物精神,让人物丰满、真实可触摸,让大禹形象立在学生心头。认为第一课时的教学不能理解课文,也就是不能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其实这样的想法未必正确。根据我们自己的阅读习惯,有哪个人阅读一篇文章时一定要把所有的生字与词语都理解清楚了再阅读呢?
案例三: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高段《爷爷的芦笛》教学设计
(1)扎实做好检查预习:检查字词认读和交流初读课文脑海中留有的深刻印象。
(2)初读课文,找出课文描写爷爷芦笛的内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3)精读课文,体会想象中的大海和笛声。教学中通过朗读想象,感悟文字,训练说话。
反思:教学中教师关注学情,从检查预习开始,认读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读课文引领学生直奔重点:这篇课文写“爷爷的芦笛”,文中几次写到了爷爷的芦笛?每次分别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到的?目标明确,避开了繁琐分析。教学“想象中的大海和笛声时”紧扣文章内容评析词句,展开想象,并以“在强强的想象里,爷爷的笛声是怎样的、是怎样的、还是怎样的”组织写话,一举多得,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更加深了学生对文章语言的感悟。这样的设计,对于现今的语文课而言,朴实无华,尊重了“本色”而“简单”的语文教学,实现了多元训练,耐人寻味,情趣盎然。
纵观这样低、中、高段的三节课,每节课都各有特点。《黄山奇松》一课时完成了文章内容的教学,制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基本达成。《大禹治水》一文,第一课时也完成了课文的教学(重在写字教学)。《爷爷的芦笛》一文教学循序渐进,直奔重点,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部分教学。透过表面的现象我们隐约看到三位执教者在教学中教学目标制定清晰,体现的用教材教、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并不是终极目标,而是以文章为载体,挖掘文章中语言规律,安排好听说读写,使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受到人文熏陶。由此看来,教学重点不在于第一、第二课时之分,而在于一篇教材拿在手里如何去教、理清目标的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实效性,真正发挥目标的定向、调控、评价功能,从目标出发合理安排好每节课教学内容,有些课完全可以一课时解决。教学目标应该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后学生学习结果应达到的程度。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不是从教参上抄下来,而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围绕学段特点、单元主题目标和训练重点,考虑学生的起点水平,紧扣教学内容设计的明确、具体、可操作和可测量性的细化目标。
1.唤起学生阅读期待
所谓“阅读期待”,指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就已存在的一种追求知识的迫切愿望。第一课时要在导课环节设法唤起学生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一个匠心独运的导入,能迅速而巧妙地缩短教师与学生、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效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要根据学生的经验世界和现实起点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老师可采用直观导入、质疑导入、联系背景导入、悬念导入、语言渲染导入等方式,迅速唤起学生阅读期待的心理倾向,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愿望。
张老师从“洪水”入手,通过录像播放和语言描述,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洪水的危害,让学生活学活用生字词语,说说洪水带来的危害,在师生的互动交流和朗读中想象体会大禹治水的坚定决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文本进行碰撞,引发他们的疑问与猜测,形成强烈的阅读期待。
2.体现“读霸课堂”
这种读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在教师引导下有层次性地读。阅读教学整体感知靠读,理解感悟靠读,培养语感靠读,积累语言更要靠读。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书不读熟不开讲。”所以,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做到正确连贯是第一课时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读通”是第一课时的重点,应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来朗读课文,让他们更多地接触语言材料,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在初读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引导学生在读中动笔,划出生字新词、难读句段,并在难点处回读、反复读、示范读等,以期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
薛老师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想象中的大海、笛声的样子”,并抓住重点词语“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引导学生想象、体会“碧海蓝天、海鸟翱翔、星星闪烁”的意境,进而鼓励学生想象、浮现海边生动的画面,从而让学生把课文读鲜活,读出动感来。在教师巧妙的引导下,学生得以充分读,充分说,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使整节课一直处于十分和谐的气氛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和提高,体现了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艺、饱满的精神面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语文素养。
3.解读文本,紧扣重点
小学语文专家崔峦老师指出:要从课文提供的语文材料出发,找准“三个点”,即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这就告诉我们,教师要凭借课例进行语文训练,而不是单纯地就教材教教材。文章要合理取舍内容。第一课时教什么、教到哪里为止都依赖于教师在钻研文本、解读文本之后,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进行合理确定。不同的教师对课时教学内容的取舍可能是不同的,但不管怎样取舍一节课的内容,都要为达成主攻目标服务。
张老师扣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大禹治水“吃尽千辛万苦”这一特点,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者分三个层次:一是借助多媒体课件和教师动情的描述等,在理解“地形”、“千山万水”、“走遍”等词的基础上想象体会大禹治水准备工作的艰辛;二是通过简笔画等手段体会“挖通”、“劈开”等词,想象体会大禹治水过程的艰辛;三是联系上下文扣住“十三”一词想象治水时间之漫长,进一步体悟艰辛。教师坚持以读为本,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拓展联想和想象,理解和感悟,读有层次,读有指导,学生学习兴趣和体验不断加深。
4.关注语言实践
文本是教学的依托,教材只是个例子。只有让学生真正触摸文本语言,设计好听说读写训练,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
在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时,张老师采用“纠错法”,让学生在比较中评词析句,一方面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听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体会用词造句的精当与巧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课文,自由读背,使学生熟记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文中的省略号,想象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归纳黄山奇松的特点。最后,同桌相互介绍一种奇松,指名上台表演,力争相互启发,学以致用。总体看来,教师采用简单实用的“有效阅读”,省时高效,突显了“语文味”。
5.围绕重点,留下悬念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会引起人无限的遐想,给人更多的艺术享受。语文第一课时在结束时,教师可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启发思考,留下悬念,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开课设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么课尾的存疑就是“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了。善于教学的老师总是会在第一课时结束时,抓住文本重点,设置疑问,留下悬念,启发学生再细读文本,探究答案,达到“课虽终,味还在,趣仍浓”的效果。
总之,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有效性从目标入手,教学贵在简洁,贵在朴实,做到有的放矢,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引领学生走好进入文本的第一步,让第一课时呈现别样的精彩。只有这样,第二课时教学才不会是空中楼阁,阅读教学目标才会有效达成,我们才会少走弯路,才能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益。我们的课堂要像薛法根老师说的那样:“学会有选择的放弃,追求深刻的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