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学 李鹏 潘秀山 朱丽丽
对不同类型高校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天津科技大学 李鹏 潘秀山 朱丽丽
高校发展定位对学校办学行为起着规范、约束和自我评估的作用,能否为自己学校的发展找准定位,已成为衡量一所学校高层次决策者水平高低的主要判别依据。本文从分析不同类型高校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出发,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做了细致研究。
高校;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学校的发展定位直接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规格的制定,是一所高校制定发展战略、实行有效管理、实现自身特色的基础和先导,是高校全体成员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更是高校不断前进和努力的方向。不同类型的高校办学模式趋同,不能很好地体现自身特色;培养的人才类型单一,不适应社会多样性的需要等。认真分析当前我国不同类型高校发展定位落实中的问题,思索如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迫切需要关注的课题。
从现在我国各高校的发展定位表述来看,在不同类型高校的发展定位上有办学类型之分、办学层次之别、办学特色之异、价值取向之差、功能之区等,高校的发展定位似乎都很到位了,但在表述的背后所体现的实质上,我国不同类型高校发展定位却非常雷同。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般来说研究型大学是以培养精英人才为中心目标,而应用型大学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中心目标。但在近几年高等学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速的环境下,一方面,一些作为国家重点投入和政策倾斜的研究型大学没有明确地实践培养精英的目标定位,反而与其他层次和类型的学校类似,也进行大规模扩招,招收各种层次的学生,有的仍以本科教育为重心,甚至紧紧攥着大专、专升本教育以及成教、自考不放,这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又挤占了应用型大学的办学资源,降低了办学效益;另一方面,应用型大学又与研究型大学盲目攀比,贪大求全,专业设置重复、生师比偏高、重复投资,试图把应用型大学办成压缩型、低质量的“研究型大学”。
研究型大学没有认清研究型大学真正的“研究性”,存在短期功利取向,在科学研究方面,仅仅强调研究课题、经费和成果等方面的数量增长,这种数量化下的功利取向造就的研究型大学,常常是只具备了研究型大学的某些外在特征,而没有实现研究型大学被赋予的特有的精神内涵。从应用型大学来看,虽然在学生入学与选拔上采取非学术标准,在课程设置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块化课程,但是应用型大学教师的职称评价体系却完全采用的是研究院里“研究员”的学术研究评价标准,以论文的数量辅之以所发刊物的等级为标准,而完全与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这一社会职能没有任何关系。
经过近些年扩招与合并,我国研究型大学大多在向巨型化发展,办学方向趋向单一化,几乎包揽一切。而同时,绝大部分应用型大学也在努力“升格”、“合并”,追求高层次、综合化,希望无所不能。这样就出现了我们看到的高校间差别不大,特色不明显,个性不鲜明,“千校一面”的现象。而且,还有些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把特色等同于特长,把办学规模与办学特色联系起来,认为规模小就不好,“大规模、综合性”就有特色。
这种状况下只能培养出同一种类型的人才,因此势必与社会的多层次发展和多样性需求相悖,从而使高校的发展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既影响高校自己的健康发展,又严重影响高等教育功能的充分实现。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根本的是高等教育层次和类型边缘模糊,教育资源的配置针对性差、有效性低。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高校去研究自己的办学定位。因为,高等学校定位是办好学校的行动指南,是学校办学的基础和前提。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招生体制与招生方式、培养方式、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学业要求等方面内容。基于体制的差异,中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不同。
西方国家高校传统上使高校在选择学生方面拥有高度自主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统一考试和大学单独考试相结合的模式。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大部分高校、美国的名牌私立大学、法国的大学、日本的大学都进行单独考核。但单独考核对比性差,公平性难以确保,考试成本也高。为了弥补这些不足,统一考试受到各国的重视,高校将单独选择人才与规范化考试结合起来。在入学考试中,考试内容、方法综合化和考查过程化,综合多方面的考试内容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查。一些国家在一年内进行多次考试,考试机会增多,以避免“一考定终生”的弊端。如美国SAT考试每年举行7次,以色列的入学考试每年举行5次。
相比之下,中国高校招生录取依据基本上是一次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即所谓“一卷定终生,一分定终生”。虽然现在开始逐步有了优秀高中生免考保送进入高校,但评价学校的标准仍然是升学率,评价学生的标准仍然是高考分数。这种片面择优的评价、考试制度,导致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狂热。从科学的人才评价角度看,这种单一指标不可能对人的全面素质和能力作出评价,不利于选拔优秀人才,抑制了学生个性发展,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概括起来讲,西方高校通常强调“通才”的培养,具有“宽基础、宽专业”的特点十分注重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大学本科期间,学生一二年级进校不进系,全面接受基础教育。三四年级可以选择主专业和辅修专业或两个主专业,而且可以改变专业。如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广泛实行学分制,既按照学分管理要求,修够文理兼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又按各自培养目标的不同来设计课程体系,使培养的人才各具特色。如美国把通识教育放在培养本科生的首位,把专业培训放在次要位置,大学课程设置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分占13%-25%,使大学生有广阔的视野和扎实的基本功底。西方高校还大力培养跨专业人才,设置大量交叉专业。如美国高校专业设置指南中表明其大学有2个学科群设置跨学科专业,主要方式为跨学科群交叉、学科群内交叉并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大量开设跨学科课程。日本则以筑波大学为代表以跨学科群为基础重新调整了教学组织。
相比之下,我国高校则呈现出“窄口径、窄专业”的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模仿苏联的教育模式,虽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引进吸收国外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但还未充分认识到大学通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我国大学生一进入高校,往往被分入几十个不同的院、系,被领到了一个个窄胡同里面。大学的专业分得过细,一级学科下分为二级学科,再分三级学科,本科招生与培养基本上是按三级学科及二级学科进行。有些工科院校纯“机”、纯“电”人才培养模式的现象很普遍,这导致学科结构过于局限,专业分得过细、口径过窄。目前,我国各高校实施的学分制也存在着某些弊端。由于限制性条件较多,一般情况下,多数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个性发展去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和课程。因此,实际上还是“学年制+选课制”,或者说是学年学分制,这基本上是从学年制演变而来,教学计划缺乏灵活性,课程体系缺乏弹性,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西方高校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引导学生开展科研工作,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实行以本科生的研究、探索为基础的实践教学环节。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制定了“扩大大学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加州理工大学推出“夏季大学生研究计划(SURF)”等,使所有本科生都有机会参加研究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运用理论知识的经验,掌握分析问题的本领。在教学方法上,西方高校非常重视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参与,以对“问题”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参与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里,敢想、敢说、敢问是西方大学生的一大特色。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允许质疑和批评,鼓励学生挖掘潜力,努力创新。
相比之下,我国高校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相对比较薄弱,学生直接参与科研项目和课题的机会较少,导师介入时间较晚。本科生一般到最后一学年才有论文导师,研究生导师制也不健全。除此之外,实践教学还存在着时间短、次数少、实习基地少、指导教师少、流于形式等诸多问题,失去了学生毕业前把潜在的教育技能转变成实际能力的机会。我国高校教学方法基本上还是以书本和教师系统讲授为主,虽然近十多年来在不断改革,但迄今也只是在授课的过程中,增加提问的次数或进行讨论,离真正的探究式教学、研讨性教学还有差距。教学方法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学生不善于独立学习和思考,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内容,成为记录课堂笔记的机器。他们拥有丰富的书本知识,而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未提高。
西方教学科研型大学均采用“宽进严出”的原则以保证教育质量,对学生学业要求较高。各高校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在校大学生要想获得学位,就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否则就会被淘汰。澳大利亚高校每年的淘汰率较高,通常年级越小,淘汰率越高。法国高校采取逐级淘汰制,淘汰率每年都在50%左右。
相对而言,中国高校则是“严进宽出”,高校并未真正实行严格的淘汰制。中国学生进人了大学可谓“高枕无忧”了,大学里几乎没有淘汰制,入学通知书就好比大学毕业证,无论学业优劣,能力如何,只要不越轨,不违规,就可以顺顺利利地拿到文凭,获得学位。显然,中国传统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是可想而知的了。
高校能否准确定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的基础。然而,目前我国好多院校还不能够准确定位,不顾自身的发展条件,盲目升格,专科升本科,本科升综合,搞“大而全”。殊不知一流的大学靠的不是“大”,而是“精”。一所真正的大学,一流的大学应按照自身的科研实力、教学水平、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来制订符合自己发展的目标计划。研究型大学,就应该站在科技和知识的前沿,走科学发展研究之路;教学型大学,就应该立足课堂教学的第一线,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该加强学术性的就加强学术性,该走职业发展道路的就向职业发展的方向迈进。高校只有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各安其位,实现高等教育体系合理的纵向分流,才能摆脱和消除当前高校办学目标上的混乱局面,扭转教学质量滑坡的现象。
自从教学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上以来,教育界就出现了“专才”与“通才”之争。从终身教育角度看,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宜以“通才”为主,着力提高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但从各种专门职位都有专门分工角度讲,又要求高等教育给受教育者以一定的专门知识。所以,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又逐渐为人们重提。
(1)行业院校拥有无法比拟的行业学科实力
虽然行业院校在建设初期,学科结构比较单一,但是经过几十年的重点建设与发展,学校的学科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建成了本行业齐全的学科,形成了合理的专业布局,拥有特色学科、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同时行业院校还建成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拥有本领域最资深的专家和学者,为特色学科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持和保障。
(2)行业院校科研力量支持行业的科技进步
行业院校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其原有的学科布局、科研重点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些院校依然承担着行业科技创新与产业技术升级改造的很多任务,其科研课题、技术研发仍然主要围绕和服务于行业的需要,为行业科技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3)行业院校是原所属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
行业院校为行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专门人才,提供了厚实的人力资源的基础,是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即使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调整以后,行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原行业院校之间仍然存在密不可分的依托关系,原行业院校依然承担着培养本行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任务。
如何为复合型人才的成长开渠放水,就是让部分自身条件好、愿意更大范围拓宽知识面的学生能更好地自我设计。通识教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途径,通识教育是一种柔性的课程体系,没有一个统一的程式化的模式,因此,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设置课程。尤其是在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上,应该融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大学前两年应不分专业,设置通识课程,课程内容必须涉及到各个学科领域,夯实基础。大学后两年,分出专业,设置专业课和选修课,规定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形成自由选课制,鼓励和要求学生选修外专业的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倡弹性学制,对于修满学分的学生,允许提前毕业,力求把学分制落到实处。
权力的集中有利于管理的顺畅,然而却压抑了个性和创造性,影响了效率。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行政权力过于集中,院系权力明显偏小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人事调动、事务的决策和经费的分配等许多方面,院系无权决策,都要由学校统一管理。这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也阻碍了广大教职员工的创造性的发挥。改革和优化高校的管理机制,建立人才培养的合理模式,就必须降低学校管理重心,权力下放,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实行校、院、系分层管理,以此来调整院系发展的方向,提高大学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实现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
[1]解飞厚.高等学校定位问题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3).
[2]罗云.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6).
[3]张晓红.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5(7).
[4]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J].广州: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5]罗承选.关于行业院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地位与作用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行业化,2007(3).
[6]徐金梧.保持行业办学特色强化服务行业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04(21).
[7]扬杏芳,李水平.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J].高等教育研究,2000(3).
G6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