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华(江苏省海门市六甲初级中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作为承载民族文化的语文教育,应是一种文化的习得与积淀,其“文化”主要表现为“文本型文化”与“教学型文化”。“文本型文化”是指教材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信仰规范、思想感情等。“教学型文化”是指师生在课堂上的生活样式和生存方式,具体表现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人文精神、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因此,语文教学就要充分挖掘文本所蕴含的文化并在互动中力求更多地体现文化意蕴。
然而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只重视“文本型文化”的开发利用,而忽视“教学型文化”的构建,以教师独占课堂教死书为特征的语文课堂教学,已造成学生心灵体验匮乏、生活视界偏狭、自由活动萎缩、创造角色缺席。因此,我们要努力构建动态的、生长性的课堂生态文化,让学生真正领略到“文化”应有的魅力。
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语文课堂是师生在感情参与下的阅历活动,教师就应该充分释放自己的激情,让教材情感、作者情感、教师情感和学生情感相互渗透、融合、内化,激起学生的学习热忱,增进学生自动建构更高层次的认知构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西安苏教版语文教材培训会上执教了《第一次拥抱母亲》,在这节课上,于老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引导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构成了课堂一种美妙的境界,让学生跟随作者去体验“他”第一次抱母亲的情感之旅。正如于老师自己所说:“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无独有偶,深圳市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校长李庆明曾经教过《秋天的怀念》,这是一首母爱的赞歌,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李老师上课伊始,就给学生和听课的老师朗读这篇课文。他的朗读,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愧疚、热爱和怀念之情,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两位老师正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引领学生走入文本所构建的情感天地、精神世界,触摸作者的思想灵魂,从而使每个生命个体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精神给养。
当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披文入情,缘境生情,移情入境,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这样,学生走进语文课堂,就是一个个活泼可爱、充满感情的人,他们在课堂中点燃自己的情感,流淌自己的情感,甚至放纵自己的情感,语文课堂也就成为学生情感的栖息地。
哲学家赵汀阳说过:“无智慧的文化是危险的。它意味着思想文化的停滞和无能。”语文,本身就是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积淀,语文学习更应是智慧的行为。但是智慧不能像知识那样传授,它更多地需要学生感悟、体验和反省。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用自己智慧的语言点燃学生探究智慧的火花,开启学生思维智慧的闸门,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一个个新的疑问、激起新的兴趣,从而实现学生的智慧生成,让眼界更为开阔与高远,让心智更为聪颖与灵慧。
诗意课堂的倡导者王崧舟认为:“缺少智慧的课堂无疑是空洞的,缺少内涵的。”他在执教《草船借箭》时,围绕一个“笑”字展开讨论,诸葛亮在笑谁,这是一种怎样的笑。在王老师的智慧引领下,学生们作出了精彩的回答。就这一个“笑”字,笑出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也笑出了王老师智慧的文本解读,笑出了学生智慧的生命思考。于漪老师教学《宇宙里有些什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解疑。有学生问“万万”是什么意思,包括那个提问学生在内,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傻问题。然而于老师以一种开放的胸襟包容并微笑着追问,作者为什么不用“亿”而用“万万”。这样就为学生的生命发展搭建了一个诗意的平台,大家积极思索,明白了汉字重叠可以使读音响亮,可以增强表现力。从上面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热情,“逼”着学生将思维一步步推向纵深,智慧的火花因此时时闪现,成功地引领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诗意地生活”。
同时,语文阅读是一个学生体验的过程,是个性阅读。教师要尊重和欣赏学生的独特感受,构建一个宽松和谐的“智慧生成场”,吸引每一个学生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融合、心灵的交互,学生在多元智慧的砥砺和碰撞中获得丰富的精神享受,思绪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学习更具挑战,更有智慧,语文课堂也就成为充满智慧魅力的学习乐园。
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对学生来说活动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促进主体发展的有效途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认识起源于活动。”可以说,要想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文化精神的痕迹,语文教学就必须以活动的理念,融通课情与学情,建构教学活动文化,通过适时、适量、适度、有效的学生主体性活动,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的精神生命能够自由的呼吸。
认知性活动。余映潮老师在《读报指导》一课中请同学们用另外一种语言诠释读报,并给出了范例——“读报为你打开一扇门,这里有美丽的语文世界”。在余老师修辞和想象指导的点拨下,学生便有了“这里有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这里有五彩缤纷的童话”等精彩诠释。这样的活动触动了学生对语言的体验和感悟,促进学生优化语言能力,提升语言品位。
享用性活动。有位老师教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设计如下问题让大家讨论:从诗中你看到什么?你听到什么?你闻到什么?你想到什么?在讨论中,学生仿佛在自然美景中驻足停留,去捕捉山水田园的美妙神韵。
表现性活动。语文教育专家陈钟梁先生回忆自己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把学生分成历史组、地理组、诗词组、新闻组、录制组,分别准备,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自主体验,主动内化,迁移外显,真正形成了理想的活动“场效应”,得到主动、全面、创造性的并可持续的发展。
社会性活动。教学《柳叶儿》,有位老师引导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自己周围经历过艰苦岁月的人,了解当年他们的乐趣是什么,以及是怎样度过艰难岁月的。上课时分组交流采访的内容,再引导学生思考老一辈艰苦的原因,我们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活动,引领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思考生活、思考人生,使鲜活的生活内容走进语文课堂。
不过,语文教学活动不能为活动而活动,最终该讲的没有讲清,该听的没有听懂。因此,教师要以“活动促学生发展”的理念,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让语文课堂活动成为彰显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天地。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语文教学肩负着美育的使命,是一种审美心理的创造过程。教师要利用教材中丰富多彩的美育因素去诱发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审美心理意识及探索行为,使学生在语言上享受美的滋养,在思想上收获美的启迪,在情感上接受美的洗礼,从而使语文教学美丽绽放。
活力教学模式的探索者李庆民提出了“把艺术带入课堂,强化审美感受”的理念,主张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各种艺术手段和形式帮助学生构建语文审美心理,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受,进而强化、升华自身。譬如教《春》,先配乐朗读,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生机的春的世界,让学生感受、想象自然的美,再通过多媒体把一幅幅美妙的春草图、春花图等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领略春的美景并对春产生由衷的喜爱之情。教学《苏州园林》如果教师仅凭一本教材在那里大讲特讲,纵使你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是无法感受其美的。但如果利用园林的挂图,再配以解说词,就能把如诗如画的园林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安塞腰鼓》展现了黄土高原特有的民间艺术,而学生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可以播放安塞腰鼓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在领略安塞腰鼓的雄壮气势的基础上,能深刻感受到其中生命的律动,理解语言中包孕的情感和深意。
“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纯正,良心纯洁,情感和言行端正。”(苏霍姆林斯基语)让散文、诗歌、童话、小说世界因为有了艺术的牵手,而变得更加生动、富有生命力,语文课堂也必将成为学生兴趣盎然的精神家园。
实践证明,“教学型文化”生态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师生的心理健康和教育效果。我们要用心灵深处流淌而出的音乐,去建设和谐的、自由的、激情燃烧的、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思维碰撞和情感互动中尽情享受真正的人文关怀,获得真正的心灵关照,实现真正的生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