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外交战略的和谐取向及其启示

2010-02-15 19:33俞国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五项原则外交政策外交

俞国

(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0)

毛泽东外交战略的和谐取向及其启示

俞国

(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0)

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的和谐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斗争中维护国内和平与世界和平;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在外交实践中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站在正义的立场,坚决支持亚非拉各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所进行的反霸权斗争;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西方国家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在今后的外交政策中,我们要继续体现毛泽东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维护世界和平;体现和谐取向,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营造和谐的国际环境。

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和谐性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捍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制定和实施了正确的外交政策。其中,凝聚了毛泽东的外交战略思想。在对毛泽东外交战略的研究中,学者们比较重视其革命取向和斗争取向,几乎没有关于其和谐取向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从理论上看,不了解毛泽东外交战略的和谐内涵,就有可能曲解毛泽东的外交战略思想。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大背景下,有必要研究毛泽东外交战略中体现的和谐取向。

一、毛泽东外交战略和谐取向的主要体现

毛泽东外交战略的和谐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中: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斗争中维护国内和平与世界和平。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是区别于国民党政府外交的最本质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反复强调,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从这一立场出发,我国始终没有放弃对大国沙文主义的批评和抵制。1956年,波匈事件发生后,刘少奇和邓小平受党中央委派访问了苏联,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强调必须承认社会主义各国和各国共产党之间的独立原则和平等原则,并转达了毛泽东关于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应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些国家拒绝承认新生的人民政权,对中国实施孤立、包围、封锁政策。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尊严、主权和领土完整,也为了维护朝鲜独立地位和世界和平,毛泽东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同时大力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他还坚决支持亚非拉广大地区和国家的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的正义斗争。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在一系列的重大国际事务中与广大亚非拉国家相互支持,1971年,广大亚非拉国家大力支持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一成就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这是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大胜利。

第二,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毛泽东是新中国对外方针的主要奠基者。他始终关注着世界风云的变幻,并根据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及时调整中国的对外政策。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世界人民需要和平。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面临着繁重的建设任务,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毛泽东在确立外交政策时,理性地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特点及世界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把缓和国际局势和创造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作为新中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外交要为国内建设争取更多时间、更稳定的国际环境和更多国际朋友的战略设想。毛泽东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战争与和平两种力量的消长情况,提出了世界战争特别是原子战争有可能被推迟或被制止、和平可能得到维持的观点,他认为,整个国际形势是向好的方面发展,争取比较长的和平时间是可能的。毛泽东的这些论述表明,尽管国际上风云变幻,各国的利益也各不相同,但只要本着“和平为上”的方针,求同存异,用谈判代替对抗,世界各国之间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和争端的办法,求得共同的发展和繁荣。这更加坚定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争取和平、制止战争的决心,同时也为中国政府继续坚持并正确地实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三,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在外交实践中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49年4月30日,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政府愿意考虑同各外国建立外交关系,这种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首先是不能帮助国民党反动派。”〔1〕(P1461)周恩来进一步阐述了这些思想,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2〕(P63)随后,在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得到许多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为消除质疑,毛泽东及时指出:“五项原则是一个长期的方针,不是为了临时应付的。这五项原则是适合我国的情况的,我国需要长期的和平环境。”〔3〕(P186)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毛泽东一贯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应当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和平相处,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他国的内政。为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我国积极支持并组团参加了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这是战后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办,而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会议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达成了著名的万隆原则,形成了万隆精神。

第四,站在正义的立场上,坚决支持亚非拉各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所进行的反霸权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把支持亚非拉人民反帝、反殖民主义、反霸斗争及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看作是中国人民的责任和义务。在1956年9月15日召开的中共八大开幕式上,毛泽东公开支持埃及政府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的完全合法的行动,并宣布:“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以及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和平运动和正义斗争,我们都必须给以积极的支持。”〔4〕(P447)1949年,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建立之时,只有屈指可数的十几个国家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时,世界上已有110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新型的外交关系。1971年,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表决中,亚非拉国家大力支持,为中国重返联合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五,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西方国家建立新的外交关系。1949年6月15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指出:“任何外国政府,只要它愿意断绝对于中国反动派的关系,不再勾结或援助中国反动派,并向人民的中国采取真正的而不是虚伪的友好态度,我们就愿意同它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原则的基础之上,谈判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1〕(P1466)中国政府和人民在坚决反对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同时,积极缓和同美国的紧张关系。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参加亚非会议期间表达了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谈判的意愿。中国政府的和平诚意得到了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普遍赞赏。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中美两国关系虽处于对抗之中,但大使级会谈一直在秘密进行,尽管仅达成关于平民回国问题的协议,但它为两国交换对世界重大问题的看法提供了平台。毛泽东在不同场合曾多次强调,社会主义国家是朋友,我们要好好团结。此外,还需要团结资本主义国家的朋友,没有朋友是不行的。关于同外国人做生意,那是没有问题的,有生意就要做。这就表明,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并不排斥与其他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

二、毛泽东外交战略和谐取向的启示

毛泽东外交战略的和谐取向对构建新时期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它可以为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和普遍繁荣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在外交政策中继续体现毛泽东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维护世界和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实行的国际外交战略同毛泽东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一些学者认为,由于哲学理念和环境的变化,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与毛泽东时代的传统战略相比,呈现出很大的区别。这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国际战略的理论基础是毛泽东的斗争哲学,以及“意识形态至上”的外交原则;中国现行国际战略的理论基础则是合作主义,以及“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原则。笔者认为,毛泽东、周恩来等确立的新中国的外交战略,不仅在从1949年到1978年的30年中得到了全面的执行,而且其中的许多重大原则和方针,至今仍然被中国政府所坚持,成为中国现行国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原则和战略策略包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立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贡献”的积极态度等。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坚持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的同时,更加突出了和谐性。可以说,三十多年来,我国实行的国际外交战略同毛泽东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在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的今天,仍然要在外交政策中体现毛泽东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在新的形势下,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在外交方面深邃的战略思维方式,掌握其分析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领会其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对于指导当代中国的外交工作,进一步发展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其他类型国家的友好合作,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在外交政策中体现和谐取向,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营造和谐的国际环境。毛泽东外交战略是决定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能迅速地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并赢得世界尊重的关键因素。这个时期我国对内对外的政策是统一的、连贯的,一方面优先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往来与合作,另一方面更注意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乒乓外交”就是最典型的案例。毛泽东在20世纪70年代将外交视角有计划、有步骤地从主要关注社会主义阵营开始投向第三世界里的非社会主义国家,并在国际社会上努力争取和团结第二世界国家,最后成功地牵手美国,从而打破了一些国家对我国的军事威胁,并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有影响力的一极。毛泽东谋划的有利于中国发展的世界政治格局,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外交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全方位融于世界,说明毛泽东外交战略在理论上是站得住脚的;从长远处考虑,这样的思路也是正确的,无可厚非。现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处于关键时期,更需要在外交政策中体现和谐性,为现代化建设营造和谐的国际环境。

在我国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后,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都发生了巨大的带有根本性质的变化,外交上面临的局势更加复杂,我们要从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宝库中汲取营养,学习他以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为立足点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学习他不怕压、不信邪、不畏强暴、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英雄气概,学习他满腔热情支持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他在外交工作中运用统一战线的战略与策略。我们要在新一届党中央的领导下,进一步努力学好毛泽东和谐外交战略思想的内涵和实质,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振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实际行动来纪念毛泽东。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肯定,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中的和谐取向是非常突出的。1978年9月16日,邓小平在《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文中明确指出:“毛泽东同志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给我们开辟了道路。我们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和经济文化往来。”〔5〕(P127)邓小平的这些论断,揭示了毛泽东外交战略对于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毛泽东外交战略中的和谐取向体现了一个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和务实精神,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和实践基础。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更应该重视和谐,促进和谐,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周恩来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3〕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4〕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2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周 荣

A84

A

1009-1203(2010)03-0017-03

2010-04-13

俞 国(1961-),男,江苏姜堰人,扬州市职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问题。

猜你喜欢
五项原则外交政策外交
英国“脱欧”后的外交政策:失去欧盟后的英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吗?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五项原则分析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简论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五项原则
浅论美国外交政策中孤立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永续性
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集中体现了主权、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观
践行新保守主义的美国新智库:外交政策创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