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间社会心理差异对我国社会稳定结构的影响与对策

2010-02-15 20:26:06殷卫滨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民族差异心理

殷卫滨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断交流融合,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各民族自身生活方式和文明传统的独特性得以持久地延续和发展。意识决定行为。作为民族自身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明传统的反映,民族间社会心理也存在着差异性甚至冲突,它深层次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一、民族间社会心理差异

(一)民族社会心理

民族社会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的特有范畴,随着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日渐深入,人们关于民族社会心理的认识也愈来愈深入。

民族社会心理是特定民族集团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下和历史文化积淀过程中形成的群体和成员个体的心理活动总和。每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而且每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所面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又总是具有独特性。特定民族集团及其成员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样会受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长期制约,并具有独特性。从纵向上看,历史文化积淀也是民族社会心理形成的主要条件之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通过群体和成员个体的持久绵延的社会化过程,自觉不自觉地传承和积淀在民族社会心理的底层,成为影响民族社会心理的主色调,从而使民族社会心理向深层次的文化本质回归。在上述横向和纵向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群体和成员个体心理活动的典型性、稳定性特征,便上升为本民族社会心理的主要特征并与其他民族相区别。

民族社会心理总是通过本民族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各种文化产品得以表现的。作为意识形态,民族社会心理依托的物质和精神载体具有多样性,它渗透于本民族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涵盖在本民族的所有文化产品领域,尤以在生活习俗、道德观念、生产行为、交往行为、艺术体育等方面的表现更为明显。一方面,民族社会心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塑造着本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各种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本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各种文化产品也在影响和塑造着民族社会心理的内容和形式。生活是心理的镜子,心理是生活的影子。民族社会心理与民族生产和生活方式之间的默契同样如此。

学界在民族社会心理结构层次的划分上,由于角度不同,因此,众说纷纭,主要包括“二要素说”、“三要素说”和“四个层次、八个要素说”等等。最为典型的说法如李尚凯认为:所谓民族心理,是本民族在一系列自然和历史文化条件影响下形成的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质是该民族在人类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较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认知特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气质、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状态是该民族对社会面貌、社会变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较不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民族情绪和情感、民族兴趣和爱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识是对本民族所处社会地位、所具有的身心特点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维护,表现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气节、民族中心主义等等。民族心理是上述三个部分的统一整体,尤以民族心理素质为基础[1]。

(二)民族间社会心理的差异性

民族间社会心理的差异性是民族心理学产生和发展最为重要的学理依据之一。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民族间社会心理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才引起早期大批学者的强烈关注和浓厚兴趣,才带来了民族心理学的滥觞,因此,关于民族间社会心理差异性的研究始终是整个民族心理学研究最具价值且最富生命力的领域之一。

自然和生理学意义上的“人种”、“种族”概念,并不是民族心理学考察问题的基点。就心理发生发展的自然和生理基础而言,各民族间并无实质性的差异。民族间社会心理的差异性,主要来自各民族生活和生产方式以及由此长期积淀所形成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因此,文化是打开心灵之窗的钥匙,理解民族间社会心理的差异性,必须从民族生活和生产方式及其文化积淀之根入手。毫无疑问,每一个民族的生活和生存方式以及由此长期积淀所形成的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形态都是独特的。在本民族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以及民族文化结构中,在独特的准则、规范、行为模式等的表层符号下,深埋着一套独特的民族价值信仰系统。对于本民族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以及民族文化结构,本民族集团成员在长期的、共同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能反复觉察到,并在共同意愿基础上建构起共同认可的“社会契约”;而外民族集团成员理解起来则有一定的困难,甚至觉得超出想象。因此,不难解释,本民族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几乎不成问题,而跨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所要克服的障碍则多得多——一个长期生长在某一个民族文化中的人移居到另外一个民族文化环境生活,往往会产生一种茫然和心理失衡的不适感和抵触感[2]。这似乎表明,就天然属性而言,民族社会心理和民族文化一样,在具有对内凝聚力的同时,二者还具有同步的排他性。同一民族内部以同一文化和心理模式进行社会活动,因此,本民族集团成员之间能够以这一共同模式相互预知和理解对方行为信息的真实意义,不会产生误解;而在两个民族之间,因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和心理模式,如果不能正视这种差异性的存在,采取与本民族集团内部不同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方式,矛盾就会不可避免,甚至会造成民族间社会心理的冲突。事实上,由民族间文化和心理模式差异所导致的民族间社会心理差异的具体例子不胜枚举。

二、民族间社会心理差异对我国社会稳定结构的影响

(一)民族间社会心理差异是我国社会稳定结构的深层次心理文化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向纵深方向的加速发展,在经历了太多的深层次利益格局调整的“阵痛”之后,我国社会稳定问题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所谓社会稳定,主要是指社会系统结构对于社会诸矛盾的变化具有较强的调适功能,能够及时化解社会张力,有效控制社会不稳定因素,使社会不出现动乱,呈现出社会系统结构协调发展、稳步前进的有序稳定状[3]。由于社会本身的系统性和结构性,社会稳定实质上是一种系统性或结构性稳定,在此基础上,社会稳定结构成为相关问题研究的焦点之一,因此,社会稳定结构的功能运行正常与否和发生的影响大小成为衡量社会稳定程度的一把标尺。

我国社会稳定结构涵盖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所有层面,其影响因子错综复杂。由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此,我国社会稳定结构比单一民族的国家至少多了一种影响因子——民族差异因子,尤其是受不同民族文化和心理模式制约的民族间社会心理差异的客观存在。一切行为实质上都是心理的外在表现,所有的行为差异或多或少总是可以归因于心理动机的不同。即使披上“民族”的华丽“外衣”,不同民族人们的行为差异仍然可以从民族间社会心理差异的深层次背景中得到合理的解释。当这种行为差异与我国社会稳定结构发生近距离的接触、关联甚至碰撞时,民族间社会心理差异便必然地成为我国社会稳定结构的深层次文化背景。于是,我国社会稳定结构在多了一种影响因子的同时,也多了一条从深层次的心理文化背景获取合理解释的新途径。

(二)平等团结的民族社会心理是确保我国社会稳定结构有效运行的重要前提

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我国社会稳定结构的有效运行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深层次心理文化环境。从积极的角度看,平等团结的民族社会心理是确保我国社会稳定结构有效运行的重要前提。民族间社会心理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如果其存在的社会历史条件基础没有消除 (从历史的理性而言,时间段延续愈长,这种社会历史条件基础便愈巩固),民族间社会心理的差异便不会以人们意志的善良而消除。然而,如果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得当,这种民族间的社会心理差异就不会变成有害的。因此,不论这种差异大小、强弱或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如何,反而会因这种文化和心理模式的多元带来民族间的相互尊重。一旦民族间“贯通心灵深处的好感”建立起来,从一种民族文化和心理模式进入另一种民族文化和心理模式时,不适应感便会退居无足轻重的地位,人们的内心便充满了较以往单一民族文化和心理模式条件下的更大的价值实现的满足感。于是,在彼此尊重、平等和团结的基础上,多民族文化和心理模式语境中的我国社会稳定结构得以合理建构和有效运行。历史经验反复说明,民族间的歧视和压迫是我国社会稳定结构的大敌,而民族间的平等团结则是我国社会稳定结构的益友。

(三)极端性、狭隘性的民族间社会心理冲突是我国社会稳定结构的重要威胁

另外,从消极的角度看,极端性、狭隘性的民族间社会心理冲突是我国社会稳定结构的重要威胁,二者无法兼容。离开了彼此尊重、平等团结这一基础,民族间社会心理差异就有可能嬗变为极端性、狭隘性的民族间社会心理冲突,对我国社会稳定结构的有效运行构成极大的威胁。如前所述,就天然属性而言,民族社会心理和民族文化一样,在具有对内凝聚力的同时,二者还具有同步的排他性。这种天然的负面属性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疏通和遏制,甚至被国内外敌对势力夸大和利用的话,就会恶性膨胀,上升为极端性、狭隘性的民族间社会心理冲突 (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等“三股势力”交织在一起所造成的社会稳定结构的分裂和冲突),从而造成民族之间的离心离德、相互敌视,甚至滑向暴力的深渊,使国家四分五裂。而究其实质,极端性、狭隘性的民族间社会心理冲突主要表现为:作为“民族主义与政治扩张野心相结合的变种”,“以强烈的 (本)民族优越感和排他意识为特征,鼓吹民族歧视,煽动民族仇恨”,“把本民族的利益置于其他民族的 (合理)利益之上,以各种方式侵犯其他民族的 (合理)利益”[4]。由此开始,民族之间的怀疑、不信任、威胁感、敌视和对立等情绪恶性循环,从而逐渐形成历史积怨,时间愈久,积怨愈深,甚至成为导致国家分裂和社会动乱的“导火索”。基于此,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极端性、狭隘性的民族间社会心理冲突对我国社会稳定结构的冲击是根本性的和致命性的。

三、确保我国社会稳定结构有效运行的对策和建议

(一)发展和繁荣民族经济,构建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提倡文化兼容,为确保我国社会稳定结构有效运行营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心理文化环境

第一,发展和繁荣民族经济。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是营造我国社会稳定结构有效运行的良好心理文化环境的经济基础。无数事实证明,安居乐业是社会稳定之根本。同样,民族问题的症结首先在于经济。多年以来,中央和各民族地方在扶植民族经济发展方面始终采取政策优惠和资金投入倾斜等措施,成效显著。尤其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民族地区经济抓住新的历史性机遇,遵循“一个方向 (向西开放)”、“两个突破口 (交通通讯和教育科研)”以及“三个重点 (生态农业、资源加工和旅游业)”的发展思路,经济增长点与区位优势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相吻合,经济实力获得了新的长足发展[5]。所有这一切,都为民族地区改善民生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同时,也为社会稳定结构的有效运行奠定了牢固的物质基础。

第二,构建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对于中国社会稳定结构的有效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党和政府民族政策的一贯主张,也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所形成的重要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大团结是前进和胜利的光辉旗帜。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发展和繁荣中构建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在平等团结中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是我国社会稳定结构有效运行的永恒主题之一。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全力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尤其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有关政策措施。要着力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一切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社会建设的投入力度,使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三,提倡文化兼容。民族文化模式与民族社会心理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民族文化兼容可以有效地遏制民族间社会心理的恶性冲突。它虽然只是一种“软性”手段,但是,其对于维护中国社会稳定结构有效运行的积极作用,却是其他任何手段所无法替代的。民族文化兼容是各民族间彼此尊重、平等和团结关系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是本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保持的生活、生产方式的深层次积淀,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独特价值,都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一部分;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部分,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璀璨画面都不完整。民族文化兼容与民族文化发展互为条件,在兼容中发展、在发展中兼容的螺旋式循环过程是民族文化嬗变的常态。正因为承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各民族之间通过交流、融合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步,创造出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财富,世界才显得如此丰富多彩。因此,当务之急是要继续加大对各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尤其是要重视对濒危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给予其必要的政策和资金倾斜,同时,要进一步提高保护手段的科技含量。

(二)多管齐下,坚决打击和遏制“三股势力”,维护祖国统一,消除极端性民族社会心理滋生的土壤

一段时期以来,以“疆独”、“藏独”为代表的“三股势力”(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有所抬头,活动猖獗。在其策划、煽动和组织指挥下,从 2008年的拉萨“3·14”到 2009年乌鲁木齐的“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连续发生,给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严重破坏,给我国社会稳定结构的有效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从民族间社会心理冲突的角度讲,极端性民族社会心理是我国社会稳定结构之大害。基于此,首先,必须坚持维护祖国统一不动摇的原则,打击和遏制“三股势力”。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来看,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和纵容下,“三股势力”正朝着有组织化和暴力化的方向演变,并加紧向我国国内渗透,他们往往会制造各种借口,利用各种机会,煽动民族仇恨情绪,并不时制造暴力恐怖事件,以扩大影响,吸引人们的“眼球”,从而巩固和扩大他们的活动空间。我们必须从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认识这场斗争的长期性和严峻性,以政治和军事打击为主,对敌保持“露头就打、打则必胜”的高压态势,同时,不断调整战术和策略,有效地分化、瓦解和孤立敌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反对“三股势力”的统一战线,打一场全面、深入、持久的反对“三股势力”的“人民战争”。

其次,要从根本上清除极端性民族社会心理滋生的土壤。极端性民族社会心理的滋生,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政治的因素,也有经济的、文化的、宗教的、意识形态的和社会的因素;既有国内矛盾,也有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和纵容;既有敌对性的社会属性,又有与人民内部矛盾和民族社会心理差异纠缠在一起的复杂情况。因此,相对于“硬的”打击遏制手段,从根本上清除极端性民族社会心理滋生的土壤的任务更为复杂和艰巨,它牵涉到整个社会结构的方方面面,需要以综合手段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营造良好的心理文化“软”环境,扬善抑恶,逐渐占领和巩固所有思想阵地,从而清除极端民族心理滋生的土壤,确保我国社会稳定结构的有效运行。

(三)加大对民族间社会心理差异和冲突问题的研究力度,为确保我国社会稳定结构有效运行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第一,充分汲取现有相关学科研究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民族间社会心理差异和冲突是一个民族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种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文化学乃至发展理论和冲突理论等等传统的和新兴的诸学科边缘交叉的领域,其理论研究来源多样、学术基础丰厚。现有相关学科研究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已经较为成熟,是民族间社会心理差异和冲突研究可资借鉴和汲取的最重要的“黄金宝藏”。唯有充分汲取前者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结合自身的特点,民族间社会心理差异和冲突的研究才能不断拓展和深化,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从而真正发挥指导实践的功能,为确保我国社会稳定结构有效运行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第二,加强引导,明确民族间社会心理差异和冲突问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突破领域。民族间社会心理差异和冲突研究要始终瞄准明确的目标——在深入而充分地认识民族间社会心理差异发生发展的规律基础上,区分矛盾的性质,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挑战,为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长治久安服务。当务之急乃是加强引导,找准研究的突破口。基于以上分析,民族间社会心理差异和冲突研究需要在以下领域寻求突破口:一是民族社会心理与以文化传统模式为代表的民族生活、生产方式发生关联的一般机制;二是民族间社会心理的差异性;三是我国社会稳定结构的内涵、外延和运行条件;四是民族间社会心理差异对于我国社会稳定结构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五是极端性民族间社会心理冲突在我国现阶段的主要表现及其性质和根源;六是应对民族间社会心理差异和冲突,确保我国社会稳定结构有效运行的必要措施。

第三,加大研究人才储备交流和研究条件建设的保障力度。与当前理论研究的进展相一致,相关研究人才储备的底子较好,但分布较为分散,各自从民族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种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文化学乃至发展理论和冲突理论等等传统和新兴诸学科的众多领域出发上下求索,对于相关问题分别作出了角度不同而又颇富成效的阐释。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创造更多的机会,使人才储备合理地集中和交流,在互动中推动研究的拓展和深化。这是因为,由分散到集中也是学术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合理趋势。与此同时,由于相关研究的独特性和边缘交叉性,研究条件也较为特殊,因此,需要将经常性的实地考察与文献研究相结合、个案研究与样本统计分析相对照。同时,研究条件建设还必须有较大的资金投入作保障,在政策上给予适度倾斜。

[1] 徐黎丽.关于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J].民族研究,2002,(6).

[2] 杨汉基.论民族文化与民族语言文字的特殊关系:兼谈族际文化差异与融合现象[J].甘肃民族研究,1995,(1).

[3] 吴群芳.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稳定内涵的政治分析[J].教学与研究,1999,(2).

[4] 朱虹.极端民族主义——威胁世界和平的不稳定因素[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10).

[5] 李伟.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反思[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6).

猜你喜欢
民族差异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相似与差异
音乐探索(2022年2期)2022-05-30 21:01:37
我们的民族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