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远长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 郑州 450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史逻辑
侯远长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 郑州 450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阶段,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社会主义道路的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阶段。前两个历史阶段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作了充分的酝酿和准备,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探索中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是对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的突破,是对资本主义道路的超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它经过了标志性的三大历史阶段的探索过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底。二是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从1957年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其标志是党的十七大。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史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经过了长期的酝酿和准备。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开辟,顺利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作了充分的酝酿。1957年后,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作了充分的准备。
1.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酝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应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新中国的诞生,是在经过长期曲折探索形成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基础上建立的。从此,中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民主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争得民主,上升为领导阶级,标志着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确立。但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还未建立起来,要巩固社会主义的政权,必须改造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使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统一起来。为此,党中央制定了“一化三改”政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个历史过程中,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开辟与拓展的实践的贡献有三:一是运用“和平赎买”、有偿剥夺政策,改造了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变农业、手工业和小商业的劳动群众个体私有制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二是组织起来,建立合作社,实行社会主义集体化。通过农业合作社把个体农户联合起来,尤其是合作社的示范作用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提供贷款和其他物资的援助,把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引导到社会主义道路上来。三是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总路线指引下,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总而言之,新中国成立8年间,以新民主主义建国论为主导思想,开始了工业化的最初奠基。一方面以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为主题,以阶级斗争变革生产关系为重心;另一方面,以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为主线,推动了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奠基工程。一句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开辟,为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实践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作了充分的理论酝酿。
2.适合本国国情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前的准备。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为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条件,为此,毛泽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艰辛努力。一是在指导思想上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开创新道路”这一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二是《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从哲学高度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最初的理论基础。三是在经济建设上,提出了工业和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两个并举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四是提出了所有制结构的设想。明确提出“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虽然已经没有资本家。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1](P170)后来又提出“商品经济是个大学校”的思想,开放自由市场,国营、合营、私营、外资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等“新经济政策”[1](P170)的思想。 五是提出了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包括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阐明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提出了分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论证了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理论等。这些光辉思想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作了理论铺垫。
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导致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从此,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断,给后人留下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回答的四大难题。一是党的中心工作转移问题。党的八大提出了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一个重大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因“中心工作”与“阶级斗争”发生了矛盾,这一难题的破解历史地留给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是十大关系问题。十大关系就是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十大矛盾,破解这个问题就与计划经济体制发生矛盾,不进行体制改革,就不可能处理好十大关系。这个问题又遗留给后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体制改革提供了前提。三是“以苏为戒”问题。苏联高度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影响深刻,八大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提出要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但是指导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社会主义,市场=资本主义观念上,无法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又是一个大难题。四是“第二次结合”问题。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称为第一次结合,与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称为第二次结合。第一次结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要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必须坚持第二次结合。这个问题已提到全党的议事日程,但在实践中没有结合好,发生了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这一遗留问题为我们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篇大文章找到了根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是在总结前30年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过了两个发展阶段。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是从1978年到党的十六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呈现出初级特点。中国人民大学郑杭生教授认为:一是初级的发展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第一步是脱贫,第二步是小康,第三步是达到中等发展国家水平。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中的脱贫、温饱和小康目标是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人民意愿的,很显然是与不发达状态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是初级的。二是初级的发展手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一方面,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另一方面,把经济因素作为国家社会生活的核心驱动因素,经济的思路和办法,也成为解决其他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手段。这种办法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过分强调经济因素和经济办法,在实践中形成了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政策取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经济与社会失调,效率与公平失衡,付出了巨大的环境资源代价。用这种办法发展经济,推动政治和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也是与不发达状况相联系的,因而也是初级的。三是初级的发展资源。在过去的30年中,我们用于发展的资源,第一是土地,用它来实现城市化、现代化。第二是廉价劳动力,用它来降底成本、增加对外出口的竞争力。第三是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生态环境趋于失衡状态。土地、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这些都是有限的初级发展资源。四是初级的发展结果。发展的结果之一,是造成了诸多“发展困境”。这类困境是指总体发展起来了,但不少方面发展还未达到预期目的,形成许多困境,如差距困境、环境困境、公平困境、腐败困境、弱势群体困境等。这些困境的存在既反映了发展的初级特点,又是与我国初级发展阶段相适应的。
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不发达的大国而言,发展的初级性特征是无法超越的,而付出的代价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只能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尽最大努力把代价降到最低,把初级发展的时限缩短到最小期限。
第二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科学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从党的十六大开始,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科学发展阶段,是与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相联系的。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方向;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主题;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特征;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论,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辩证法,突显了城市和乡村、经济与社会、东中西部、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要不偏不依、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和谐发展。为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问题,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在总揽全局中统筹发展,在统筹发展中总揽全局、抓住发展的主要矛盾,着力推进、重点突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具有时代性、协调性、辩证性与和谐性。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和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30多年的探索,彰显了两个亮点,一是党的十六大。第一次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征,指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P18)第二个亮点是党的十七大。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系统科学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丰富内容和特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P11)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论述,概括起来有如下五层含义。一是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导力量,即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保证。二是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和依据,即中国国情。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三是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原则和内在动力。四是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任务,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四位一体”的建设部局。五是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宏伟目标,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此同时,党的十七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开为五条具体道路。
(1)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条道路要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2)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条道路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振兴装备制造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要求,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展乡镇企业,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集体林权制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4)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这条道路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条道路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以法治国方略,发展基层民主,建设服务型政府,壮大爱国统一战线。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已进入科学发展时限。由此可见,从初级发展到科学发展,是相互联系的,后者是对前者的总结和提高,科学发展源于初级发展,又高于初级发展,在继承前者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创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理论上提炼和实践上总结,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是:创新、突破、超越。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实践创新。其创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特色主义道路进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科学发展观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上的创新。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形成了发展=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的发展观,发展=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发展=以人为中心+社会综合发展的发展观。这四种发展观的演变,大体反映出从单纯重视经济增长到重视经济社会文化综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再到全面重视人的发展的曲折过程。科学发展观汲取了国内外发展理论的合理因素,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创新了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七大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这面旗帜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创新。经过长期探索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学术界又称为“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它是继当今的“北欧模式”、“拉美模式”、“东亚模式”之后,又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问世。中国模式的确立,主要是汲取“苏联模式”的教训,破除“苏联模式”政治上高度集权、个人专权、层层集权、干部特权、对外霸权的弊端。冲破经济发展上的高速度、高集中、高计划、高数字的束缚而形成的。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在总结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的沉痛教训而确立的。总之,认真研究和借鉴别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吸取自己发展中的失误教训创造出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这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伟大创举。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的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是指计划经济条件下,关起门来搞建设的社会主义。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社会主义在苏联、东欧国家走进底谷,遭遇了严重挫折,这与独立建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斯大林模式”密切相关。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的突出特点:一是对外闭关锁国,把资本主义作为对立面,绝对隔离开来、对立起来,关起门来搞建设,为世界革命奠定基础。二是对内搞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致使体制僵化、社会生机活力不足。三是唯我独尊、唯我正确,对内不改革,对外不开放,搞“地域的、封闭的共产主义”,只能导致愚昧、迷信和专制。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宣告“斯大林模式”的失败,标志着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的终结。
社会主义在中国走过艰难曲折发展的里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正了社会主义方向,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相比,摒弃了高度集中统一、“一大二公三纯”的计划经济模式,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接,从此结下不解之缘,极大地推进这条道路的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是对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突破。这种新突破有四个创新:一是核心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是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通过和谐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通过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这就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和平崛起之路。二是精髓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正确方向、有了灵魂、有了创新。三是动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动力是改革开放。对内改革,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改变不适应生产力要求的发展方式,革除束缚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竞争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四是主题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要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立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核心、新精髓、新动力、新主题四大特征,充分表明它优越于其传统社会主义道路,是对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突破。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资本主义道路的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对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的突破,也是对资本主义道路的超越。资本主义道路,是一条对外扩张和转嫁危机的发展道路,是一条通过战争掠夺、称霸世界的崛起道路。自中世纪以来,资本主义选择了一条战争崛起的道路。其特点是通过对外掠夺、扩张,建立殖民地、附属国的途径壮大自己。这是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通行的战争崛起的模式。特点之二,搞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大欺小,以强欺弱,称霸世界。资本主义采取的战争崛起或霸权崛起之路,都是世界爱好和平人民反对的,是逆社会历史潮流而动的,是一条绝路、死路,最终必将走向灭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战争崛起之路,也不是霸权崛起之路,而是和平发展之路,是致力于世界和平和世界和谐发展的道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的、任务共同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相比,前者是对后者的超越,关键所在是: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超越资本主义道路,关键在于混合经济的健康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国有企业发挥着主导作用,竞争力极大提高;二是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创新能力蓬勃发展;三是非盈利事业的学习能力不断增强。三者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色,突显了混合经济发展的生机活力。在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下,出口大减,日本、德国和美国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最大,导致经济危机、社会不稳。然而我国虽受到冲击,2000万农民工离城返乡,却不仅未造成经济停滞、社会动乱,反而给广大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带来人才、资金、技术等新的动力。以私营经济为基础的拉美、南亚和东欧国家,在金融危机下就难以避免经济混乱和社会动荡。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保平衡、保民生、保稳定的混合经济,混合经济中的三大支柱,即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科教医等非盈利事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远胜过西方的全面私有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超越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实为必然。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超越资本主义道路,关键在于正确地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展示勃勃生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3](P7)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3](P11)对外开放是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它拓展了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开放的经济水平,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活力,更加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与此同时,坚持对外开放与坚持对内开放并举,尤其是开放“移民”,数亿农民拥入城镇,为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20世纪末的中国,经过30年间的改革开放,2.2亿农民由农村走进城市,成为新时代的“移民”农民工,但不仅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带来的却是中国城市化的迅速扩展,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全球消费品供给的繁荣。党和国家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的大力支持,对农民工的家属子女的关爱,是当年西方发达国家的移民不能比的,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移民。农民工由农村拥进城市,推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显示了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正确性。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的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战胜所面临的国内外一切艰难困苦,而确立的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文明发展之路。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超越资本主义道路,关键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核心竞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壮大自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市场、技术、资本、人才、资源等,增强社会对国家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来自积极参与制定和改善国际规则、国际规范,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平等和公正,致力于建立稳定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与世界各国共同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超越资本主义道路,关键在于以“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的科学理念为指导。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形成了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和谐发展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中国选择的科学发展观理念和“三位一体”发展格局,也是全球化时代的不二选择。表明中国崛起只能是和平发展崛起,不可能选择历史上的德国、日本那样采取不惜一切手段实施对外战争和扩张的方式积累资源的战争崛起。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超越资本主义道路的优势所在。这种基本理念要求,发展崛起中的中国要与不同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和平相处,发展模式多样自主、文明成果传承交流与共享联系起来,找准双方利益共同点,高举和平、合作、发展的旗帜,共同致力于和平发展、合作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个基本理念要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在观念上实现两个转变:由“谁胜谁负、你死我活”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合作共赢”转变;由“批判斗争”、“和平演变”向“和平共处”,“合作中竞争”、“竞争中发展”转变。当前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消灭资本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而是如何有效吸收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发展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1]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缪开金]
Historical Logic of Exploring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ou Yuan-chang
(Henan Administrative College,Zhengzhou 450002,Henan,China)
Exploring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historical logic,through three historical stages of transformation stag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at independently explore the conditions for their stage of the socialist road,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exploratory stage.The first two historical stages of exploration,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ere full of deliberation and preparation,much to the signs of the 17th Party National Congress,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stablished in the exploration.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innovation is a breakthrough of traditional socialism,which is beyond the capitalist road.
Chinese characteristics;socialism;historical logic
2010-02-11
侯远长(1945-),男,河南濮阳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教授,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