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刚
(中共塔城地委党校新疆塔城市834700)
社区化管理牧民定居模式的新探索
谭刚
(中共塔城地委党校新疆塔城市834700)
本文通过对新疆第一个牧民定居社区化管理模式——塔城市齐巴尔吉迭社区的调研,总结查找了该社区近年来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取得的经验、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并对如何做好牧民定居工作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社区管理牧民定居
一是定居牧民真正享受到了比较满意的服务。为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按照务实管用的基本要求,塔城市于2008年成立了牧民定居点齐巴尔吉迭社区党委,并选配熟悉农村工作、精通“双语”的干部组建了社区党委班子,建立了社区学校、卫生院、兽医站等服务机构。以村居合一的形式成立了社区居委会,划分了6个片区,按照“一片区一个党支部”原则,成立了6个党支部,配齐了社区干部,形成了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社区服务中心为运转中枢、社区共建理事会为平台的农村社区工作运行方式。使定居牧民在公共管理、利益诉求、利益矛盾化解等方面享受到了优质服务。
二是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牧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牧民定居后居住条件焕然一新,社区学校、卫生院、兽医站、文化室等社区配套设施齐全,很好地解决了牧民子女上学难、牧民生病就医难的问题;同时,牧民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在牧民定居点重点实施的人工饲草料基地、棚圈、水利、电力等基础工程设施建设,保证了牧民生产、生活的物质需要,提高了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如自产饲草料大量增加,解决了牧区冬春季节长期严重短缺的问题,从而为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生产创下了条件,为彻底转变牧民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历史性的变革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是转变了思想观念,实现了增产增收多元化。牧民定居社区化管理,使牧区过去单一封闭的游牧生产方式,转变为多元化、开放式、立体结构的综合性生产,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拓宽了牧民视野,增强了牧民开放发展意识,多数牧民摈弃了“等靠要”思想,树立了自力更生观念,对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追求与日俱增。意识形态的改变,使定居点牧民在重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同时,积极探索培育后续产业。目前,劳务经济收入和从事二三产业收入成为定居点牧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从事工程建筑、牧业运输、经营商店、餐厅、从事传统食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二、三产业,还积极挖掘旅游开发潜能,打造哈萨克特色风情园,开发旅游新亮点。目前,齐巴尔吉迭社区已开设餐厅6家,商店10家,从事运输6家,组建牧民施工队14个,实现年劳务创收150余万元,人均增收近400元。
四是牧民科技培训和应用得到加强。依托社区居民学校,组织专门力量,定期聘请市属农业、畜牧、劳动等部门领导或专业技术人员到社区举办专题讲座,不间断地对牧民群众开展免费的劳动技能、农业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培训,帮助他们尽快掌握1-2门实用技术,提高致富能力。三年来,已举办各类培训班53期、专题讲座37场,接受培训牧民1.5万余人次,广大牧民科技意识普遍提高。在科技应用上,引进推广了高新节水灌溉技术,安装了增压滴灌1万亩。
五是生态建设与社区建设有机结合,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是致力发展草地农业,形成新的草原生产力。通过人工种草置换天然草地,减轻天然草场压力,改善草地生态环境,保证了天然草场的休养生息,使牧区人多畜多草场少的恶性循环、天然草地严重的超载过牧、草场退化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二是植树造林4.4万亩,挖道路排水沟21.2公里,定期对林木进行防护、除草、涂白,实现了“村中有林、村在林里”。正是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在近几年特别是去年的较大风雪灾害中,齐巴尔吉迭社区基本上没有受到大的影响。齐巴尔吉迭社区的牧民定居工程,目前已显现出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六是教育和医疗条件大为改观。过去,牧民分散在牧场,交通不便,学生就学困难,太多的孩子只能寄宿在学校;牧民看医买药难,生病不能及时得到医治。现如今,社区投资300万元新建2500平方米的社区小学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学生入学人数300余人;新建420平方米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了小病不出社区,解决了广大牧民看病买药的困难。
七是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社区的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完善,文化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有投资160万元建设了1160平方米的齐巴尔吉迭社区办公阵地和活动中心;广播电视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社区每年都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比赛,每年除了“元旦”、“七一”、“十一”等法定节假日以及哈萨塔族传统节日自办的歌舞表演和赛马、叼羊等文体活动外,还积极参加塔城市举办的各项文体活动
定居牧民社区化管理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干部、牧民对定居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二是定居成本相对较高,资金筹措困难。三是牧民生产方式难转换,定居点后续产业发展缓慢。
一是牧民定居规划要科学,定居点选择要合理。牧民定居规划要作为牧区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升到谋划县域、区域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高度,规划要打破草场、行政界限,结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考虑水资源现状、气象地质灾害情况,立足于建设百年村镇,确定定居点。定居点的选择,不能只顾解决眼前牧民的生产问题而忽视今后牧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问题;也不能仅仅考虑定居点内的水、电、路配套问题,更要考虑使定居牧民能够尽快容入外部经济社会大环境中去的问题;规划定居点,还要与牧民实际收入水平相结合,确保每一户的牧民都能依照各自的收入水平,选择合适的定居房。
二是抓好现代畜牧业,延伸畜产品“产业链”。引进和扶持壮大农牧业加工企业,增强带动作用;扶持发展各类产业协会、合作社、牧民经纪人和营销队伍,提高牧民参与市场流通和产品营销的能力;重视畜牧业信息网络建设,健全畜产品供给、需求、市场价格变动的预测预报网络,掌握市场行情动态,拓展畜产品销售渠道;本着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力争早日达到万头优质奶牛的家庭牧场生产经营规模;借助区域地理位置优势和活畜交易流通市场,加快育肥业和肉制品加工业的发展。
三是加大科技普及力度,提高发展水平。注重品种改良、引进优良品种,调整畜种畜群结构;推广科学的、先进的饲养管理模式,改变粗放的、落后的饲养管理方法;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广高产青贮玉米种植,普及饲草“三贮一化”等常规技术;引导定居牧民树立高投入、快周转的效益型生产观念,在生产上舍得投入,在经营上算细帐,不断提高生产效益。
四是突出优势,发展绿色和特色产业。如:塔城盆地绿色无公害资源优势突出,生产的农牧产品在克拉玛依、奎屯等周边地区和内地被誉为“野牛、野羊”,价格较高,需求量较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绿色的优良品质。要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优势,顺应市场需求,发展绿色无公害产品。还要依托牧民集居区的规模优势,发展民族特色产业,生产民族特色产品,创造民族特色品牌。如食品、手工艺品等,并利用内地省市的对口支援,加大往内地销售特色产品力度。同时,挖掘民族风情旅游潜能,打造少数民族特色风情园,开发新的旅游亮点。
五是引导定居牧民富余劳动力转移,多渠道增加牧民收入。本着“输出一个劳力,节约一笔开支,学会一门技能,带回一条信息,致富一个家庭”的理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以市场为导向,明确培训重点内容,把握社会用工需要,考虑牧民的接受能力,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使牧民“先培训,后上岗,带着技术去务工”,使劳务输出逐步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
六是加强教育培训,引导牧民成为定居建设的主体。牧民定居工作,落脚点是牧民。只有牧民的思想活跃了、观念转变了,掌握技能了,才能实现真正定居。通过宣传富民政策和牧民定居中涌现出的典型,引导牧民转变观念,使其从思想深处实现从“要我建”向“我要建”的转变。鼓励牧民克服等靠要思想,把外部支持与自身努力结合起来,投工投劳、自我发展。
[责任编辑:竹效民]
doi:10.3969/j.issn.1674-6287.2010.04.026
D422·7
A
1674-6287(2010)04-0073-02
[1]高新才等,牧民定居工程的经济社会效应[J],《开发研究》2007年第5期。
[2]冯莉等,浅谈新疆牧民定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世纪桥》201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