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洪旱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的省份,特殊的省情和水情决定了水利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地位。西部大开发以来,全省水利系统形成了“西部大开发、水利要先行”的共识,并紧密结合陕西省情和水情,提出了“资源统管、城乡统配,改善配套、挖潜增效,以蓄为主、突出节水,调整结构、综合开发,分级负责、社会办水”的治水思路。进入新世纪后,把水资源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确立了“全面节水、严格保水、多方找水、科学治水、依法管水,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新思路,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在深入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进一步完善治水思路,明确以“突破瓶颈制约、突出民生水利、促进人水和谐、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为主题,大力发展资源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这些新的治水思路在西部大开发实践中引领陕西水利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成就。
西部大开发10年,陕西省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345.15亿元,占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投资的60%,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在重点水源工程、民生水利、粮食安全、水保生态和江河治理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围绕突破水资源 “瓶颈”制约,陕西坚持把重点水源工程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从全省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战略高度,加快推进了重点水源工程的前期工作和建设步伐。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先后建成了安康黄石滩、洋县卡房、榆林李家梁、延安红庄、渭南涧峪等五大水库枢纽工程,开工建设了神木采兔沟、西安李家河、榆林王圪堵、延安南沟门、咸阳亭口六大水库枢纽工程,启动实施了引石过渭和定边供水续建工程;积极创造条件,实施省内南水北调三大工程,其中引乾济石调水工程已经建成投用,年调水量5000万m3,主要供西安市城区灞河以东和蓝田县城生活和工业用水。引红济石调水工程正在抓紧建设,计划年调水量1.28亿m3,主要向西安、杨凌、咸阳、武功、兴平等城市供水,并向渭河提供一定量的生态用水。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前期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工程实施后,可以增加渭河流域水量供给15亿m3,支撑约500万人城市规模和50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三项调水工程建成后,可为关中地区每年增加17亿 m3的水资源,从而有效缓解关中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改善渭河水生态环境。引汉济渭、渭洛河近期防洪、三门峡库区移民防保等工程通过水利部审查报国家发改委立项待批。随着这些重大水资源配置项目的加快实施,全省水资源短缺“瓶颈”制约正在得到有效缓解,全省水利工程年供水量由1999年的 75亿 m3增加到现在的100亿m3,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陕西省水资源紧缺,时空分布不均,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的双重矛盾,造成农村群众饮水困难面较大。截至2005年年底,全省仍有1306万农村群众饮水没有达到国家饮水安全标准。解决饮水困难、保障饮水安全,是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省委、省政府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摆在与温饱问题同等重要的位置,先后出台了《加快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的意见》和《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意见》,力争2012年前解决全省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成立了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农村饮水工程指挥部,每年省级整合筹集4亿元资金,用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同时作为全省 “八大民生工程”之首,与各市政府签订目标任务书,举全省之力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各地认真贯彻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强化行政推动,实施板块推进,1999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38.54亿元,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累计3.5万处,解决了100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省累计解决饮水安全人口比例达到80%,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55%。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步入投资力度最大、建设步伐最快、质量效益最好、解决人数最多的时期。同时进一步加快县城供水系统建设,1996年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县级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试点,随后在全省进行推广,目前全省 7个市(区)86个县级水利系统城乡水务实现了一体化管理。投资9.7亿元的城镇供水日元贷款项目正在实施,有70多个县城的供水系统完成了扩建改造,全省县城新增供水能力超过1100万t,有效提高了城市供水保证率。
围绕粮食安全,加快灌区建设与修复改造,使全省设施灌溉面积达到2362 万亩(157.47 万 hm2),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了 1952万亩 (130.13万hm2)。灌区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000万t以上。以灌区“两改一提高”为重点,连年组织实施了12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10年发展节水灌溉面积890万亩 (59.33万hm2)。从1999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利用世行贷款改造大型灌区,历经6年艰苦努力,完成投资16.6亿元(其中省政府统贷统还世行贷款1亿美元,国内1∶1同比例配套)的关中九大灌区世行贷款改造项目,节水增产效益明显,被世界银行评为在中国实施最好的项目之一。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2005年省政府颁布了《“十一五”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建立了每年1亿元的专项补助资金,对各地兴修基本农田和小型水利设施进行奖补,十年新修改造基本农田570万亩(35万 hm2),农民人均基本农田达到 1.5 亩(0.01hm2),开创了陕西农田水利建设的崭新局面。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灌区改造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占全省耕地1/3的水浇地拿回了全省粮食总量的2/3,确保了全省粮食安全。
陕西省水土流失严重,是全国的重点防治区域。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13.75万km2,70%的人口和 80%的耕地处在水土流失区,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多年来,各级始终把治理水土流失作为兴陕富民的重要战略措施来抓,以 “一川两江六河”(黄甫川,丹江、嘉陵江,延河、无定河、佳芦河、窟野河、泾河、洛河)为重点,狠抓了黄河水保生态、长治和淤地坝等工程建设,2007年启动了丹江口库区上游水土保持治理工程。10年来,全省累计水保治理投入资金48.24亿元,其中国家投资23.99亿元,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7万km2,新建淤地坝5440座(其中骨干坝547座),加固淤地坝11923座。年均减少泥沙能力2.44亿t,年增产粮食6.75亿kg,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提高30%,林草覆盖率增加20%。水土流失治理步伐不断加快,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6000km2,年治理速度比1999年前提高了50%。坚持治理与预防监督并重,以落实水土保持 “三同时”制度为重点,加大重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力度,加强水保预防监督和保护工作,依法巩固了治理成果。创新水土保持补偿机制,率先在全国颁布了 《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政府规章,年可征收补偿费10亿元以上,将对统筹资源开发和生态建设起到有力促进作用。
陕西省洪旱灾害交替频发,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旱灾害发生,江河治理步伐加快与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支撑保障。经过不懈努力,《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通过国务院批复,全面加快了一批骨干项目前期工作步伐,一批骨干工程通过国家立项审批启动实施。西安、咸阳、宝鸡、渭南等沿渭城市结合城市建设,开发性实施城区段河道治理,建成了浐灞生态园和汉城湖、咸阳湖、金渭湖、湭河公园等一批水生态治理工程,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水域景观,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同时启动实施了《绿色渭河规划》,目标是把渭河打造成为横贯关中的河滨公园和生态长廊。“03·8”渭河小水大灾,灾后,陕西进一步加大防洪保安工程建设力度,连年组织实施了渭河中下游、汉江平川段、黄河小北干流、三门峡库区治理项目,加强大中城市、重要城镇和工业区防洪工程和水文站网、防汛预警指挥系统建设,10年新修和加固江河堤防251km,改造水文测站40多处,建成了中央、省、市防汛抗旱可视会商系统和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成了覆盖陕南3市28县区雨量监测速报系统和97座大中小型水库语音报汛系统,建成了渭河、汉江干流及红柳河、芦河等流域雨水情自动测报和13座大中型水库洪水调度系统,有效提高了防汛指挥调度能力。全省各级抢抓重大机遇,逐级夯实责任,加大配套投入力度,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有力加快,已经完成投资18.9亿元,实施除险加固136座,列入国家治理规划的大型病险水库治理任务已经完成,中型病险水库治理任务完成95%,重点小型病险水库正在抓紧治理,经过治理后的水库,险情基本排除,设施逐步配套,防洪保安和调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和工作措施,成功迎战了渭河“03·8”特大洪灾和“05·10”渭河、汉江特大秋汛洪水等多次严重洪涝灾害,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