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先英
(河南中医学院外语学院,河南郑州 450008)
中医理论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哲学背景给方兴未艾的中医翻译带来了诸多难题和取与舍的艰难选择。采用何种翻译方法,既能为西方人所接受,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医的文化内涵,是越来越多的中医译者不断思索的问题。
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他的专著《译者的隐身》一书中提出了“归化法”(domestication)和“异化法”(foreignization)的概念。按《辞海》的解释,归化就是入籍。翻译中的归化,则是喻指翻译过程中把“客籍”语言纳入“归宿”语言中。换言之,“让读者安居不动,让作者去接近读者”[1]。
归化翻译法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然而,对Venuti来说,归化法带有贬义,因为归化法实际上体现了主导文化社会中常见的政策,即“盲目自大地使用单语,把外来文化拒于门外”。他还认为,主导文化社会“习惯于接受通顺易懂的译文,把外国文本中的价值观隐匿在本国的价值观之中,令读者面对他国文化时,还在自我陶醉地欣赏自己的文化”[2]。这里的“隐匿”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因为它说明了译者在翻译中的角色。在以归化法作为标准翻译法的文化社会中,正是译者的“隐匿性”使译文自然而然地归化于目的语文化而不被读者发觉[2]。
归化翻译在具体操作中,是有意识地采用流畅而自然的目的语语言文风,消除源语中的文化色彩,使译文对目的语文化的读者来说既通顺又易懂,毫无不顺感和阻拒感。
归化翻译法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谨慎地选择适合于归化翻译的文本;(2)有意识地采取一种自然流畅的目的语文体;(3)把译文调整成目的语篇体裁;(4)插入解释性资料;(5)删去原文中的实观材料;(6)调协译文和原文中的观念与特征。
所谓异化,即“异己”与“疏远”,翻译中的异化是指译者采用相应于源语作者使用的表达方式,再现源语的内容和异质因素,即“让作者安居不动,让读者去接近作者”[1]。
异化理论的代表人物Venuti提出了“反翻译论”的概念。这种翻译刻意在目的语的文本中,在风格和其他方面突出原文之“异”,在翻译中对读者毫不妥协,尽最大可能保留原作蕴涵的异域文化特色,尽量传达源语的文化差异,达到一种“文化传真”的目的。
归化和异化的选择不仅是翻译方式、翻译技术的选择,它同时表示翻译活动中体现出的文化流向,翻译活动的成果所应附载的文化内容及其特征。
归化法失去原文的“异味”,这种译法会使译文读者无法了解中医所承载的文化,但是却有易于被读者理解和接受的优点;异化法则保留了原文中的“异味”,这种译法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能真正忠实地体现中医术语所蕴含的哲学概念,但译文若“异味”太重又不利于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笔者认为,在中医翻译中采用归化还是异化译法,应遵循以下原则。
理论上中医与现代医学研究出发点不同,有着强烈的不可通约性,但其研究服务的对象却是完全一致的,即都是研究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都是为防病治病、保障人的健康服务。从这点出发,我们就有理由认为这两个医学体系之间应该有一定的相似性[3]。翻译时,在明确中医术语和现代医学用语之间差异性的同时,也应了解其尽可能存在的某些相似性或相同性。一些解剖术语如“心肝脾胃”,作为一种器官,人皆有之,故可采用“归化”译法,如心(heart)、肝(liver)、肺(lung)、脾(spleen)、肾(kidney)、女子胞(uterus);还有的词虽然描述的角度不同,但也可以找到大致相等的对应词,也可采用这种译法。如髓海(brain)、水谷之海(stomach)、白驳风(vitiligo)、白膜侵(phlyctenular)、半 产(abortion)、恶露(lochia)等。
在描述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时,对一些与现代医学较为接近的概念可采用英语中相应的术语予以翻译,这不但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自然性。因为这样的译语才是译入语中最自然的对应语。如感冒(commoncold)、发热(fever)、反胃(regurgitation)、便秘(constipation)、胃痛(stomachache)、头痛(headache)等。在疾病的描述方面,这种相似性和相同性也是经常存在的。如中医的疫毒痢、寸白虫、疳积、瘰疠、脱肛、瘿就类似于现代医学上的中毒性痢疾(toxic bacillary)、绦虫病(taeniasis)、小儿营养不良(infantile malnutrition)、颈部淋巴结核(tuberculosis of cervical lymph node)、直肠脱垂(prolapse of rectum, proctoptoma,proctoptosia)和甲状腺肿大(goitre,thyroid enlargement)。翻译时如果两者比较接近,即可直接使用。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和医学实践相结合的学说之一,与元气及阴阳学说同为中医里最重要的理论,但没有必要采用异化法将之译为汉语拼音。因为五行学说设计的是宇宙构造的基本元素,与元气及阴阳学说相比要具体得多,与西方古代哲学对宇宙的认识相似(他们认为世界由地水风火四大元素构成)。因此,采用归化译法将之译为five phases更易于被西方人理解和接受。但中医的金木水火土并非内容固定的五种元素,而是五种能动的,相互作用的力量。所以不妨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加以限定。如一些中医词典的编撰者,将“五行”译作 five elements/phases并对其内涵作了这样的解释:a theory on philosophy in ancient China,classifying the materials of the five elements(wood,fire,earth,metal,water).These five elements are considered as the essential constituents of the material universe.In TCM,the five elements theory is chiefly used for explaining the properties of viscera of the human body,their mutual relations,physiological phenomena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It is also served as a guide for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disease.在这一规定性的解释下,“五行”与five elements/phases在语义上就趋相等,成为对应语。
某些术语的翻译如果采用异化直译法,译文会牵强附会,也不利于为译语读者所理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舍弃原语的表达方式,采用归化法以尽可能易于理解的方式,采用简洁精练的语言译出原义。如“辨证论治”一词,按中医解释“辨证”是通过四诊八纲、藏象、病因病机等对病人的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辨别为何种证候,辨证的内容还包括考虑病人的体质、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环境等。因此将之译为“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更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再如:“乌风内障、乌轮赤晕、乌痧惊风”3个词语都是描写眼睛的病理变化的,若采用异化译法将“乌风”译为black wind很难达意且不易理解,故采用归化译法将之译为 glaucoma,ciliary hyperemia,infantile convulsion with cyanosis。中医讲的“天柱骨折”和“天柱骨倒”,实际上指的就是“颈椎骨折”(fracture of neck)和“颈软”(flaccidity of neck)。中医讲的“天行”就是“流行性”(epidemic)的意思。翻译成英语时,“天行”有时可以不译,因为英语中相应的术语本身就含有这层意思。如“天行发斑疮”、“天行赤眼”、“天行瘟疫”译为英语就是smallpox,acute contagious conjunctivitis,pestilence.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医理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正因为如此,有的译者将“藏象”译为viscera and their manifestations。但从中医长期的实践来看,更注重的是“象”,即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来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这种观察和认知的方式即所谓的“以外揣内”,有的译者据此将“藏象”译为visceral manifestation。此外,还有译者将其译为state of viscera或viscera state。为避免偏差,有时人们便采用异化法将之译为Zangxiang。笔者认为,在起初西方读者还不熟悉这个概念时,不妨采用归化、异化相结合的译法,即在音译后加解释说明;随着读者对中医概念认识的加深,就可以逐渐脱离解释而直接采用Zangxiang这一译法。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中医学在思想原则、概念范畴、观念体系、理论系统与操作系统等方面都有自身独到的规定性,这些概念和思想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语。它们所占比例虽小,作用却极为重要,对这类词语,在英译时只要不影响读者的理解,应尽可能采用异化的策略直译它,使原语在译语中再现。
如中医中的“气”借用哲学的“气”的范畴,既保留有哲学“气”范畴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又有自己的特殊涵义[4]。人体生命的本质、动力以及生成活动规律都被中医视为“气”以及“气”的生化过程,它既是生命的精微物质又是生命的功能。在最初西方人对中医一无所知的时候,多采用归化法译为vital energy,而现在“气”的概念开始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所熟悉,则适合采用“异化”法音译为Qi。这样才能摆脱西医的束缚,保留“气”在中医学中的全部意义。和这一概念有关的专业术语则可采用归化异化相结合的译法:“气可以分为四类,即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Qi is mainly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namely primordial qi, pectoral qi, nutrient qi and defensive qi.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这方面的术语是中医名词术语的共核词语。因此海内外译者无一例外地采用“完全异化”译法译为yinyang或者yin and yang。此类的专业术语则采用“半异化”法来翻译。如阴阳互根:interdependence between yin and yang;阴阳自和:natural harmony of yin and yang;阴杀阳藏:yin becomes deficient while yang is weakened等。
另外如将“肺气不足”译为insuffiency of lung qi,将“活血化瘀”译为 activating blood to resolve stasis,将“湿热”译为 damp-heat,将“精气为满,水谷为实”译为 Essence is characterized by fullness and food by solidness,将“心火”译为 heart fire,将“肾虚”译为kidney deficiency等等。英译的中医术语与原文相比,在结构和字面意义上都比较接近,有利于中国从事中医研究人员能较快、较好地掌握中医英语,同时也有利于国际中医工作者学习和掌握中医医理并有效地进行业务交流,从而更有利于中医走向世界并保持其固有特色。
归化和异化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争的靶心是处在意义和形式得失旋涡中的文化身份、话语权利的得失问题。在把中医的基本理念介绍到西方,被西方人理解和接受方面,“归化”译法功不可没。但是为了让西方人更好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则“异化”译法更利于保留中医中的东方哲学和文化内涵。不同的中医术语携带的信息和文化特色各不相同,和西方文化的关系也有不同,所以译法的选择必须有所不同。
在翻译时,既要考虑到中医的固有特点,又要考虑到自然科学的共同之处。因此,两种译法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方能相得益彰,使中医术语翻译更趋于“信、达、雅”。
[1]Lefevere,Andre.Translating Literature:The German Tradition from Luther to Rosenzweig[M].Van Gorcum.Assen &Amsterdam,1977.74.
[2 ]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15-17,113.
[3]牛喘月.再论中医英语翻译的原则[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5(3):235-238.
[4]罗枫.中医术语翻译的“归化”和“异化”[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6(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