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北京 100027)
中医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广博,与中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文化是中医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是中医学术的灵魂和传承的载体,承载了中医学几千年的光辉发展史。中医文化是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的,其学术根基和命脉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医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哲学、历史、地理、数学、天文、军事学、文学等多学科知识,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文化思想和人文文化思想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优秀代表。
中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尤其是在中医理论的成型时期。恩格斯曾经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中医学更不例外。同时,中医学的发展,也不断地为中国哲学领域的发展提供营养,是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必要基础。中医文化则不然,至今仍与哲学浑然一体。中医学源于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基础,其基础理论中的元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仍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基本理论。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又不断受同时期哲学思想的影响,吸收了儒家致中和思想、道家无为养生思想、宋明理学思想等而不断发展完善。
崇尚和谐、追求一统是中国传统认知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重视个人的自我体验和直观感悟。在这种思维方式影响下,以元气论为核心的有机自然观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和联系性,重视事物的个体特性。受此影响,中医学从和谐自然观出发,形成了朴素的系统论思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混沌未分的原始整体,生命的本质是“气”的生化运动,通过分化产生出各部分而形成万物。以这样的思想来理解和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时,必然注重人的整体本原性和不可分解性,采用动态观察方法,以“气化”、“气机”的功能过程为主线来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以正邪相互作用为主线来研究疾病的病因病机,把注意力放在人的整体功能水平,注重的是“人”、“人病”和“治人”,其认知对象从一开始即以天地人为一体,从人到社会最后走向自然。
人类文化有中国、希腊、印度、埃及、巴比伦等5个发源地,这5个文化发源地分别孕育出了具备各自民族文化属性的医学文化,源于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的医学已经中落或早衰,只有源于古中国的中医和源于古希腊的西医持续发展到今天。中国的农耕文化强化了人们的务实精神,又使国民重安宁稳定,坚守先人的经验,重现实而轻未来,重求同而轻异议。中国语言文字的统一性和稳定性也使中医学术易于继承和传播,这些都为中医学的继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中医理论高度稳定的重要原因。
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表现为极其多样的形态,但却往往有着基本一致的内核。文化的形态可以随着时代的变革而有所不同,但其精神内核则往往历久弥新。中医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发展数千年之久,其内在文化精神内核一直是稳定的,并且贯穿于从理论到临床的各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文化在其千年之旅中呈现出“变而不变”的发展态势,变的是形态和数量,不变的是内涵与精神。改朝换代是历史上常有的事,但民族文化精神却一直被秉持着、绵延着。敬畏天地、顺应自然、注重德行、关注人事、讲求整体、主张和谐,是中国人一贯的情结,中医文化历经千年而其精神内核始终不曾有大移易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此,中医文化早已深深地烙下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印记。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医文化不仅与易、儒、道、释思想有相同的共性,而且还与易、儒、道、释思想有不同的个性。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成分是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哲学思想,儒释道作为中国传统哲学固有的三大流派,对中医文化的建构与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养生学,以易学思想为标志的天文学和地理学,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医学伦理学,以及各种传统学术相互融会而构成的理论思想,形成了中医学坚实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基础。
《易经》是中国哲学的经典,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研究宇宙根本原理及事物变化法则的学问,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和社会普遍规律的总体认识。《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它的影响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众多方面。在以易学思想为学术源头的中国古代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中医文化,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易学文化的烙印。医易之间具有共同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模式,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在中医文化领域,易学思想一直作为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指导实践活动的核心方法。唐·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习业》中说:“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熟《素问》、《甲乙》、《黄帝针经》……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医易同源,理无二致。易学思想中的阴阳学说、运气学说等,均被中医学用来作为认知、把握复杂生命现象的说理工具指导医学实践。中医学术体系中诸如“气”、“阴阳”、“五行”、“藏象”等核心概念的提出,以及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均受到传统易学象数思维模式的影响与制约。
儒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领域里影响最大的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先导,是中国封建文化与古代哲学的基石,儒学思想与中医文化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相互关系。
首先,“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文化思想的基本观点之一。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界有密切的关系。自然界的一切,如气候、季节、时辰、地域等都与人体的生理现象、精神活动、病理表现等存在统一性,“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与儒学的“天能生物,地能载人”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其次,儒学“仁爱”思想是中医道德规范的基本准则,“医者,仁术也”。儒学思想对中医文化的另一重要影响便是极其重视医生的道德行为修养,甚至将其置于医疗技术的提高之上,充分反映了儒家道德规范对医学的渗透,并由此导致儒医成为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一支重要且有代表性学术团体。作为封建人道主义思想的“仁爱”几乎全盘地为中医文化加以继承和弘扬。儒学的仁爱思想融入到中医的道德规范中,逐步形成了以仁爱为基础的封建人道主义职业道德标准,仁爱思想成为我国古代人道主义和医学领域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石。第三,中庸思想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在医学中的渗透是显而易见的。中庸思想是儒学的矛盾观和方法论,涉及儒学各个方面,浓缩了儒家的思想核心,反映了儒学承认矛盾、重视统一的思想。阴阳和合是中医文化的核心思想,阴阳和合才能使万物生长发育;阴阳和合才能使生命健康;阴阳和合不是没有变化,而是一种目的和状态,是要通过调整偏盛和偏衰去争取的,或是“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或是“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中医学这种思想与儒学的中庸之道十分相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医学所阐明的阴阳和合、阴平阳秘等机制正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最佳体现。
道教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始宗教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的总汇,贯穿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医学术领域中的许多重大进展都与道教思想有关。道教与中医学术紧密结合,对中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古代养生思想最早起源于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的长生思想。“重人贵生”是道教思想区别其他文化思想的一个显著特征,代表着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基本内容。道教思想的核心原理就是“无为”,强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道家养生之学,就是从自身病痛老死问题引出人们在其机体生理上和生活起居上如何自己调理以适应天地变化,从而求得某种自如的修身学问。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指出生命源头是以静态为根基的,所以要修炼恢复到生命原始的静态,才合乎常道。归根就是求静,即精神的一种自我控制,能缓解身心的过分紧张,是防治疾病的有效手段。这些原则和方法与《内经》“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互为借鉴、共同发展,为中医养生学术理论的建构做出了重要贡献。
佛教传入我国后,僧人在传教过程中,援佛入医,以医弘教,把印度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的佛医学。我国历代医僧及佛门弟子中之习医者,借行医弘扬佛法,成为古代医疗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医术高明者,以医名世,著书立说,丰富了我国传统医学的内容,同时也推动了周边国家医药事业的发展。历代医书中也不乏渗有佛教思想,如《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慎柔五书》、《慎斋遗书》等。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佛教的八正道、三学、六度等修持之道都是行之有效的身心疗法,对指导形成正确的心理观和生活态度,保持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到理论方法,从治疗思想到治疗手段,无论哪个方面都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其中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医学的命脉之所在,其精神内核渗透于中医文化的各个方面。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五行相贯的藏象学说,辨证论治的原则方法等无不烙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因此,树立文化主体意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医文化赖以发展的前提,只有在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医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