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兰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八医院产科 广西 南宁 530003)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的预后随出血量,失血速度以及产妇体质而异。其预后直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产后的康复,所以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尤为重要。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发生产后出血76例,现在就产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谈一下体会。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分娩总数3471例,其中产后出血76例,发生率2.18%。年龄最小24岁,最大37岁,初产34例,经产42例,双胎1例,失血性休克11例,并发DIC5例,产后出血诊断标准为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达400mL或以上时[1]。
1.2 产后出血
最少出血量为400mL,最多出血量为4000mL。
1.3 结果
行子宫全切1例,输血16例,死亡1例。
2.1 产前的预防和护理
产前要详细了解产妇的病史,对于有潜在出血原因者,如巨大儿、羊水过多、双胎、滞产、产前宫缩乏力、手术产等,应该高度重视,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病例做好预防,避免和减少软产道裂伤。临产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作好急救药品和器械的准备,应注意产后出血量,产妇的一般情况和子宫收缩情况。产妇的过度焦虑和疲劳,可致子宫收缩减弱,疼痛敏感,产程延长,出血增多[2],还有一些家庭对女婴的歧视,使产妇心理压力增大,也是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之一。应该在产前检查中,向孕妇提供与妊娠、分娩、保健有关的知识,减轻孕妇在妊娠分娩进展中的焦虑,恐惧心理。助产士应该以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做好心理护理,以及相关的保健措施。
2.2 产程的观察和护理
在待产过程中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妥善处理,防止产程延长、滞产、难产、产妇衰竭等。80%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内,出血的预后和失血量密切相关,有急性的大量出血,也有淋漓不断或阵发性出血,前者容易被发现,而后者容易被忽视,从尔延误抢救时机,因此必须正确地估计失血量。我们在胎儿娩出后就在产妇臀下放置聚血盆,积极主动处理和缩短第三产程,正确应用催产素,可以使产后出血明显减少40%,可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由10%下降至6%。产后仔细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以及胎盘胎膜娩出是否完整。若出血量超过200mL时,立即寻找出血原因,做进一步检查和处理。产后将产妇留于产房内观察2h,每15分钟按摩子宫1次,检查宫底高度,宫缩情况和阴道出血量,每30分钟测量血压1次。
2.3 产后出血的抢救和护理
(1)对于产后出血者,护理人员要做到情绪稳定,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迅速地投入抢救,使产妇平卧,给予保暖,吸氧,保持安静,做好心理护理以解除产妇的紧张情绪,以12号针头或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以补充血容量,做好备血的准备,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便于输血输液,为抢救赢得时间。(2)观察生命体征,监测血压,脉搏,呼吸每15分钟1次。同时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的情况,用聚血盆盛血,以了解出血量和血液凝固情况。(3)产后出血应在对症处理和抗休克的同时,积极寻找病因,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在胎儿娩出而胎盘尚未娩出时就有大量出血,血鲜红,尤其在急产或手术产后,首先考虑是否有软产道损伤或胎盘部分剥离,此时应注意子宫收缩情况,如宫缩良好,则应该迅速人工剥离胎盘,进行阴道宫颈检查,发现裂伤及时缝合。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是否完整,如宫腔确已排空而仍然有出血,应该注意子宫收缩是否良好,宫缩乏力为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当发现宫缩乏力后立即按摩子宫,并注射宫缩剂,同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为减少胎盘剥离不全,应正确处理第三产程,不可过早干扰子宫正常收缩,也不能过早挤压子宫,牵拉脐带,一旦发现胎盘残留应立即清宫。(4)对失血性休克病人,应做好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和床头交接班,并且要记录尿量,以便及时发现肾功能不全。
2.4 病房的观察和护理
出血制止后送回病房观察,24h内仍须注意阴道出血情况,及时督促产妇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子宫收缩。还应该勤视病房,注意产妇的主诉,如产妇诉会阴部疼痛,有便意,下垂感时,要警惕有外阴,阴道血肿可能,必须做进一步检查。
2.5 产后出血可能导致贫血及母体抵抗力下降,成为产褥感染的诱因,因此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鼓励进食营养丰富的饮食以利恢复。
产后出血的防治非常重要,妊娠期做好产前宣教,指导孕妇合理营养,积极防治妊娠合并症,分娩时应该严密观察产程,及时发现异常产程给予尽早处理,应该杜绝滞产的发生,提高助产技术,产后应该严密观察产妇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和宫缩情况,并且压迫宫底按摩子宫,迫使子宫内的积血排出,鼓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不能排空应给予导尿,提倡母乳喂养,早吸吮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量。
[1]郭清泉,黄祝玲.妇产科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陈燕杰,钟友彬.产后抑郁症[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1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