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煎煮中药

2010-02-11 18:28刘学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1期
关键词:武火煎药火候

刘学萍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大屯煤电公司职工中心医院龙东分院(221613)

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制剂形式,应用广泛,疗效显著。汤剂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清代徐灵胎曰“煎药之法,最宜深究,药之效不效,全在乎于此”。李时珍指出了药液煎煮不当的不良后果:“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1-3]。这些都说明了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中药药效的发挥。笔者在长期的药房工作中,结合个人经验,对中药煎煮作了一些总结,分析如下。

1 煎煮器具

尽量使用砂锅,因为砂锅具有导热均匀,化学性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并有保暖的特点,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也可使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具有抗酸耐碱的性能,不易与中药成分发生反应,大量制备时多选用。不能使用铜、铁、铝等器具,因为铜铁类性质较为活跃,易与中药成分发生反应,影响疗效,如铁锅煎药会生成一种不溶于水的鞣酸铁,使药液变黑变绿,药味又涩又腥,使药物性味发生变化,甚至产生毒性,危害生命。铝锅虽传热快,化学性质稳定,但铝锅不耐强酸强碱,对酸碱性不很强的药物可以选用,但不是理想的煎药用具。

2 煎药用水

一般可用泉水、河水、井水及自来水,煎药用水必须澄清、洁净、无异味、含矿物质及杂质少。目前因井水及河水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故推荐使用自来水。加水量应淹过药面3~5cm,质地坚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有效成分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汤剂的质量,药多水少,有效成分溶出不完全,有效成分可因局部高热而被破坏;药少水多,虽然有可能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但汤液过多,不适宜患者服用。

3 煎前浸泡

宜用冷水漫泡,因为草药干燥时,水分被蒸发,细胞壁及导管皱缩,细胞液干枯,其中的物质以结晶或无定形沉淀存在于细胞内,煎前浸泡可以使细胞重新胀满,当水分浸入时,细胞可膨胀破裂,使大量有效成分释放出来。一般药物可浸泡30~60min,花、叶、茎类药材为主可浸泡20~30min,根、果实、种子为主的药可浸泡1h。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忌用沸水、高温水浸泡药物。中药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药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有效成分耗损。

4 煎煮火候及时间

火候指火力大小与火势急慢(大火、急火称武火,小火、慢火为文火)。一般未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减慢水份蒸发,有利于有效成分溶出。至于火候和时间的控制,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质地。一般药物第一煎煮沸后20~30min,第二煎煮沸后15~25min。解表药及芳香类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15min,第二煎沸后5~10min,久煮可致香气挥发,药性损失;而滋补药则在煮沸后,用文火维持40~60min,第二煎沸后30~40min,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5 煎煮次数

一般来说,一剂药可煎3次,最少应煎2次。

6 滤取药液

成人量200~300mL/次,儿童50~150mL/次。药液滤出后,应将药渣放入双层纱布中包好,稍凉后加压取药渣所吸附的药液,实验表明,绞渣取液,可得到约相当于原方剂量的1/3。

7 特殊煎药方法

在处方中有些药材性质特殊,不能与方中其它药物同煎,应加以区分。

7.1 先煎

贝壳、化石以及多数矿物药,如牡蛎、生石膏等,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煎30min,再放入其他药同煎;另外还有一些中药毒性较大,如川乌、附子等也应先煎,以减少其毒性,保证用药安全。

7.2 后下

花、叶类以及部分根茎类药因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散或破坏,如薄荷、大黄、等,通常应在汤剂煎好前5~10min加入。

7.3 包煎

将药用纱布包起来再和其他药同煎。需要包煎的主要有三类药物,一是细小种子类,如车前子、葶苈子等,因含有粘液质,遇水可变黏,加热易糊锅。二是有些药物呈粉状,如蒲黄、海金沙等,煎时容易溢出或沉淀。三是有些药物有绒毛,如旋覆花、枇杷叶等,如不包煎,煎煮后不易滤除,服后会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呕吐等副作用。

7.4 另煎

一些名贵中药如人参、鹿茸等宜单煎或研细冲服,否则易造成浪费。

7.5 烊化

胶质药物如鹿角胶、阿胶等,要放入容器内隔水炖化,或加少量水煮化,再兑入其他药物同服。

7.6 冲服

不宜煎煮的药物如芒硝,液态药物如竹沥等,宜用开水冲服或与其他药液混合即可。

8 服药时间及方法

一般情况下,汤药多温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滋补药宜饭前半小时服,以利消化吸收;胃肠道疾病宜饭前服,因饭前胃中空虚,药物能较快进入小肠保持较高浓度;清热药及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宜饭后半小时服用,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可减少药物的刺激;疟疾患者,在发病前2h服;健胃消食药宜饭后服,使药物与食物充分混合,最大发挥药效;驱虫药及泻下药宜空腹服,因空腹时胃及十二指肠均无食物,服药后可避免药物与食物混合,能迅速入肠;安神类中药宜睡前服。

9 讨 论

药剂人员在发药时应细致耐心地告诉患者如何煎中药以及注意事项,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的煎煮中药。

[1]王抒.汤剂正确煎服法对中药疗效的影响[J].吉林中药学,2007,27(12):54.

[2]徐央丽.中药煎煮基本原则及操作规范[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5):624-625.

[3]贺德元.煎煮中药有讲究[J].实用新医学,2008,9(3):256.

猜你喜欢
武火煎药火候
文火与武火煎煮中药时沸腾液体温度与蒸发率研究
说火候
听蝉
旗 帜
火候足时它自美
为老父煎药(外三首)
随园食单
从脸谱说起
没有什么火候不火候
如何计算煎药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