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会霞 石珂珂 王金风 李玉新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467000)
经股动脉穿刺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及支架置入术的经典途径,但患者术后需卧床12~24h,且有较多的穿刺部位并发症,如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以及动静脉瘘[1]。故近年来经肱动脉途径冠脉造影术及支架置入术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对19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实行了经肱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置入术,对其治疗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旨在此领域对其成功率及安全性作初步探讨。
选择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经肱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置入术患者198例,男122例,女76例,年龄37~81岁。不稳定型心绞痛93例,稳定型心绞痛66例,心肌梗死39例。合并高血压116例,吸烟102例,糖尿病79例,高血脂86例。
入选患者术前3d给予氯吡格雷75mg每日一次或噻氯匹啶250mg每日2次,急诊手术者术前嚼服氯吡格雷300mg。常规测量双上肢血压、触摸肱动脉搏动情况。导管室局麻下行右上肢曲侧肘关节横纹上约0.5cm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进针,穿刺成功后置入鞘管。将带有导引导丝的导管通过鞘管送至冠状动脉入口,进行造影、扩张、植入支架等检查、治疗。术毕,压迫穿刺点止血,加压包扎。
198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置入术均获得成功,成功率100%。术后共有1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出血5例,发生率2.52%,1例形成血肿;出现迷走神经反射6例,发生率 3.0%。经及时发现及对症处理,均恢复良好,正常出院。
患者的心理状态是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术前应注意多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其对该手术有一定的了解,消除顾虑、增加信心、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
术后入住监护病房,连续心电监护12~24h,严密观察脉搏、血压、心率、心律、尿量的变化以及伤口的愈合情况等。上述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均是在监护中及时发现的,经给予多巴按、阿托品等对症处理后均在30min~1h内心率、血压恢复正常。鼓励患者多饮白开水以利对比剂的排出,防止损伤肾脏。术侧肢体相对制动,肘关节相对制动10h左右,每3h根据术侧肢体血运情况松绑绷带一次,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血和血肿、术侧肢体肤色情况与温度以及肘动脉及尺动脉和桡动脉的搏动情况,如果患者术侧肢体肿胀、麻木、皮肤颜色青紫,说明伤口包扎过紧,应立即放松绷带的松紧度重新包扎;如果穿刺处有渗血或出血及血肿,提示包扎过松或位置移位,应立即给予调整,重新加压包扎。皮下渗血一般于2~4周能自行吸收,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理疗以促进血肿的吸收。上述5例出血患者有2例是压迫时间过短或力度不够;2例患者肘关节制动不佳,绷带位置下移;另1例血肿可能与术前、术中及术后大量抗凝药物的应用有关。经过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作为检查、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冠脉旁路移植术。传统的经股动脉穿刺虽然成功率较高但其术后需限制患者活动及穿刺部位发生并发症较多,尤其是高龄患者腹主动脉、双侧髂动脉及股动脉明显扭曲或狭窄时,只能选择肱动脉或桡动脉路径,而桡动脉路径仅适用于Allen实验阳性的部分患者,且国人桡动脉相对细小,如用6F动脉鞘,常引起动脉痉挛产生剧痛或产生桡动脉闭塞等严重并发症[2],如此种种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肱动脉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桡动脉这一路经的不足,所以肱动脉路径一经采用便受到医生、护士和患者的欢迎,主要是术后无需卧床,减轻了患者长时间卧床的痛苦,同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经济负担。由于本研究所选取的样本有限,还有不少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更广泛的开展尚依赖于医疗器械的进一步改进和医护人员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1]虞准,彭晓玲,胡春华等.经肱动脉、桡动脉及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PCI术的比较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7):1417-1418.
[2]林英忠,黄从新,王风等.经皮肱动脉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100例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28(6):945-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