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80例

2010-02-11 05:13龚福章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1期
关键词:葶苈子苏子平喘

龚福章

江西省乐安县招携中心卫生院,江西 乐安 344300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为婴幼儿时期的多发病,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有轻有重,可迁延不愈转化为慢性支气管炎,少数发展为肺炎。笔者用泻白散、苏葶丸合用加减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例,男43例,女37例;4岁以下49例占61.25%,5~7岁31例占38.75%。

2 辨证论治

2.1 临床表现:咳嗽痰鸣,呼吸短促,或有气喘鼻煽,发热或不发热,心烦眠差,纳差口渴,大便干燥,小便黄少。舌质红,舌苔燥白或黄,脉滑数。呼吸音粗糙,多数患儿可在肺部听到干湿性罗音。

2.2 辨证:里热壅盛,肺失清肃。

2.3 治则:清热肃肺,止咳平喘。

2.4 选方:渴白散合苏葶丸加减:

杏仁6g,桑白皮8g,地骨皮10g,苏子6g,葶苈子6g,莱菔子4g,瓜蒌皮4g,黄参8g,知母3g,白茅根10g,前胡10g,甘草3g

日1剂,水煎,分3~4次服。

2.5 加减:发热、流涕,加麻黄2g,生石膏15g;高热不退、夜热早凉,加青蒿6g,鳖甲10g,丹皮10g,白芍10g,生石膏20g,去杏仁。伴腹泻者,去杏仁、瓜蒌皮,加生山药15g。

3 疗效标准与效果

3.1 疗效标准:服药一周进行判断。

治愈:咳嗽气喘发热等临床表现及体征消失。

好转:体征消失,咳喘减轻但未消失。

无效:治疗前后,体征、临床表现无变化甚或加重。

3.2 结果:治愈76人,占95%,好转4人,占5%,无无效病例。

3.3 服药天数:服药4日而愈27例,占33.75%;服药7日而愈者49例,占61.25%。

4 典型病例

李某,男,3岁,发热39.1℃,高时达40℃,晨轻夜重已5日,咳嗽痰鸣,气喘发憋,喜啼哭,夜眠不安,不欲穿衣,口渴欲饮,饮食差,大便二日未行。静滴青霉素钠5天 (每次120万,每日2次),并口服复方甘草合剂,未见明显好转。

T39.1℃,精神萎靡,面色发灰,鼻翼煽动,口唇发青,舌红苔黄,两肺可闻喘鸣音及干湿性罗音。

血RT:WBC:1.18×109/L N:85%L:15%

胸片:两肺纹理增粗,两下肺可见片状阴影。

诊断:喘息型支气管炎:中医辩证:肺气郁闭,气营两燔,治以养阴清热,泻肺平喘。给泻白散,苏葶丸,白虎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2剂热退,咳喘减轻,4剂后喘止咳轻,夜眠安,大便行。面色精神好转,右下肺仍可闻少量湿罗音。此时肺闭已开宣肃未复。再予泻白散,苏葶丸2剂而愈。

5 讨论

急性支气管炎多属外感咳嗽范畴,因外邪犯肺,肺失宣降所致。小儿卫外功能薄弱,易为外邪所侵;又因阳常有余,诸邪均可化热。所以小儿支气管炎常以里热型为多见。治疗以泻白散苏葶丸为基本方加减。

泻白散源自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咳而后喘,面肿者,肺火盛也,用泻白散泻之。”泻白散由桑皮、地骨皮、炙甘草及粳米组成,能清泻肺热,止咳平喘。《医宗金鉴·幼科心法》亦用加味泻白散治疗肺热咳嗽:“火嗽面赤咽干燥,痰黄气秽带稠粘,便饮加味泻白散。”苏葶丸源自《医宗金鉴》“痰饮壅逆因作喘,痰饮苏葶滚痰从,停饮喘息不得卧,泻饮降逆用苏葶。”苏葶丸由苏子、葶苈子组成。苏子能祛痰定喘,葶苈子能逐饮行水,泻肺定喘。加用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平喘;瓜蒌皮清热化痰,润燥止咳,宽胸利气;前胡宣肺清热,化痰止咳,莱菔子消食化痰,下气定喘,茅根清肺胃热,凉血止渴;全方共同起到了泻肺清胃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因而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能够药到病除。

猜你喜欢
葶苈子苏子平喘
葶苈子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The influence of 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suspension droplets on the ion flow field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humidity
葶苈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我爱你,祖国
我的房间
地龙生姜平喘
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的利水功效比较
5种炮制方法对南葶苈子脂肪油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我被克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