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2010-02-11 04:53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3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病情急性

陈 星

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急诊科,湖北 武汉 430014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临床内科诊疗中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也是冠心病疾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其病情程度较重,病情变化较快,此病导致的患者病死率也较高[1]。发病初期,此疾病患者容易发生心脏骤停、心室颤动和猝死等情况,所带来的危险性也最大[2],尤其是该病如果突然在院外发生,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此时需要采取及时的院前急救措施和安全护送。现回顾性分析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研究组均为2006年2月-2009年12月实行院前急救措施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共58例患者,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为32-78岁,平均年龄为 (59.2±9.5)岁。25例发病2h内得到报告,20例发病6h内得到报告,13例发病12h内得到报告,“120”接到报告后平均15min赶到现场,对患者采取急救护理措施和转送。58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病史者共15例,既往有冠心病病史者有52例,其他6例则为突然发病。心肌梗死类型为广泛前壁心梗18例,前间壁合并高侧壁心梗10例,下壁心梗24例,右室心梗6例。

2 急救护理措施

2.1 患者病情观察 ①准确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并立即检查生命体征情况;②即时给患者做心电图检查以明确诊断心肌梗死的部位和范围,同时应当注意患者有无出现心律失常现象和异常的心率变化。

2.2 绝对卧床休息 患者应避免任何运动,保持情绪平静,采用卧位或者半卧位休息,这样可以避免引起胸腔内压力的快速增加,从而造成患者的心室负荷增加,最终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2.3 镇静和止痛 患者如果胸痛剧烈,难以忍受的时候可以立即给予50~100mg剂量的杜冷丁药物肌肉注射,或者予以2~10mg剂量的吗啡皮下注射处理,这样可以缓解因为疼痛而导致的血压升高现象,也可以明显减少可能出现的心肌耗氧量增加情况。

2.4 持续吸氧 采用鼻导管或者面罩方式给予患者持续吸氧处理,氧流量一般控制在3~6L/min范围内,如果患者期间伴随有心衰、心源性休克或者严重心律失常的情况,则可以让患者采用高浓度面罩的方式吸氧。

2.5 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患者采用留置针,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立即使用强心利尿以及纠正心律失常情况的药物。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控患者的出入水总量,同时运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器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如发现病人血压出现下降,尿量明显减少,甚至出现心律失常等症状,应立即将情况报告急救医生,并及时协助作出相应的治疗措施。

2.6 院前急救溶栓护理 患者如果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十分明显,心电图检查结果示ST段明显出现抬高,而且没有溶栓治疗的禁忌症,则应当立即采取溶栓治疗措施:150万U剂量的尿激酶药物溶于100ml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中,在1/2h内应尽快滴完,患者溶栓治疗前应事先口服0.3g剂量的阿斯匹林药物。

2.7 安全转运 转运心肌梗死患者以前,必须首先对患者整个的病情状况进行评估,再次测量生命体征情况,检查氧气管、导尿管、静脉留置管等管道固定是否牢固,各管道是否通畅,详细准确的记录患者转送评估单;转运患者的过程中应时刻注意询问以及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和面色情况,关注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的情况,如果患者病情发生严重变化应当立即施行抢救措施;到达医院以后需要做好相应科室的交接班工作。

3 结果

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50例患者采取急救措施抢救获得成功 (86.2%),8例患者“120”到达现场以后,因为出现心脏骤停,或者心室颤动等严重并发症急救措施抢救无效而死亡 (13.8%)。病死率明显低于国内心肌梗死死亡率的相关报道 (34.66%)[3]。

4 讨论

院前及时准确的对心肌梗死患者做出诊断和救护措施,可以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愈后的生活质量。因此,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4.1 快速、正确、科学规范的护理程序是保证心肌梗死患者最后抢救获得成功根本所在,根据此疾病起病时间急,疾病情况十分凶险,而且病情变化非常快速的临床特点,我们需要确定急救单元中个人抢救或配合中的任务。在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医生主要负责快速正确的诊断病情,指挥临床用药治疗,及时正确的使用监护除颤仪,密切观察和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护士则主要负责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状态,确保氧气的持续吸入,及时准备气管插管工具,快速建立静脉输液通路,遵照医生的医嘱准确、迅速的用药治疗,并且需要保留用药治疗的证据。担架员负责搬运紧急抢救的设备,及时、正确的转运患者。驾驶员负责安全、迅速的驾驶车辆,并且及时通知交接医院相应科室做好进一步院内抢救的准备。制定合理的院前抢救分工负责制度,才能确保各抢救工作行之有效,为抢救患者的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4]。

4.2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作用效应,而且静脉穿刺技术要很强。为了保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抢救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应当定期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并加强抢救技术的训练[5]。

4.3 严重心肌梗死患者一般病情十分危重,而且病情变化较快,患者常有剧烈而持续的疼痛感,而且常常有窒息和濒死感觉,患者感觉极度的恐惧和紧张,此种情绪可明显加重心身疾病的严重程度[6]。因此,医护人员应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安慰患者的紧张情绪,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消除心理上的紧张情绪,医护人员在进行抢救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沉着冷静,并运用非语言的交流手段,以免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增加患者的信任感。

4.4 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保证院前急救护理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急救护理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法律问题[7]。因此,在院前急救措施中,应准确记录急救治疗过程中运用的治疗药物和采取的急救护理措施,并且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发展的整个过程,不应出现丝毫的遗漏,也不应出现记录涂改现象,同时需要保留用药治疗以后的安瓶和注射器等用具,以便于急救后的查对。

总而言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具备有良好的急救意识和熟练的急救技能,熟练掌握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等全方位的护理措施,这样既可以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又可以提高整个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

[1]高润霖,朱文玲,胡大一,等.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2001,29(12):710.

[2]马虹,廖新学,何桂健,等.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一年随访[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7):397.

[3]潘祝平,顾茵,单慧敏,等.2001年度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2,22(8):471-472.

[4]王见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98例[J].青岛医药卫生,2008,40(4):302-304.

[5]凌淑芬,黄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J].实用全科医学,2008,6(4):428-429.

[6]陆霞,吴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情感障碍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66-67.

[7]吴晓玲,袁丽.实习护生防范护理纠纷的知识掌握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06,20(3):604-605.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病情急性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