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超
(苏州市木渎人民医院 肝病中心,江苏 苏州 215010)
黄疸型肝炎从“湿毒”辨治述要
陈 超
(苏州市木渎人民医院 肝病中心,江苏 苏州 215010)
目的:提出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及其论治要点。方法:由黄疸三征论起,阐述其病因病机主要为湿、毒,进一步论述了湿毒发黄的临床特点,从黄疸的自然病程和演变规律,提出分阶段治疗的“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结果:总结出湿毒遏卫、湿热(毒)伤气湿毒入营、湿毒入血四个主要证型及其治疗方药。结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用于“湿毒”发黄的辨证论治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黄疸型肝炎;湿毒;卫气营血辨证
黄疸为中医病名,以面、目、肌肤色黄,小溲黄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 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寒热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这是中医对黄疸的最早论述并诊断的三大特征,后代医家进一步总结出黄疸三征即身黄、目黄、小便黄。
在病因认识方面,《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湿热相交,民当病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论述黄疸病的发病机制时指出:“瘀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用相熏灼,其身发黄。”《证治准绳》进一步阐述为:“黄疸乃脾胃气虚,感受湿热,郁于腠理,淫于皮肤,蕴积成黄。”总之,黄疸病的主要病变脏腑在脾胃,病机为湿毒郁阻中焦,邪热“瘀”结血分。
毒的概念较广,作为致病因素或病理产物,《金匮要略心典》一语中的:“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故有毒为火之极、毒为阴之极之说,即毒者,深也,助邪为虐也。湿有外内之分,外湿多由六淫湿邪侵袭人体所致,内湿则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紊乱导致水湿停聚而成。外湿、内湿在发病过程中常相互影响。“湿毒”一词与“寒毒”、“热毒”、“燥毒”等首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乃毒与五气相加为害也。临床上常将湿毒定义为湿邪蕴积既深既久、湿邪的致病性质发生恶变、危害更大的病邪。
湿毒致病,何以发为黄疸?“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之正气不足以抵御其湿热疫毒之邪,湿毒之邪即可能侵入人体而发病。如为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素体,则易脾虚肝郁,气血不和发为黄疸。从现代医学研究来看,本病多是肝脏实质细胞的弥漫性炎症(表现为肝细胞变性坏死、炎症浸润)、血窦内细胞增殖并压迫和闭塞门静脉分支,使肝血窦和肝细胞血流量减少,外周阻力增加,血流缓慢,血液凝滞,导致胆汁分泌排泄功能障碍,胆红素留于血液中而发为黄疸。
湿、毒各具其致病特点及其特异性,当毒与湿互结时,除具有“暴戾”、“病情凶险”、“预后不良”等毒邪的特性,甚至变生疫毒而致“急黄”、“瘟黄”外,还增加了病程延长(黏滞沉着)、病情和症状多变的特性,使病情更加复杂、多变,即毒可助湿邪为虐。随着病情的发展,湿、毒会因其孰轻孰重而出现极性的转化,常以湿邪为重,时有毒邪为害的病理变化。若湿邪兼热为湿热者,湿毒常从火热而化,则具有热毒的特性;若湿邪兼寒为寒湿者,常从湿浊而化,则有阴毒的特点。《外感温热》指出:“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湿毒化热,蓄积日久,胶结壅滞,进一步深入,则入血入络。
湿毒乃阴邪所化,易袭阴位,肝肾居于下焦,常为湿毒所犯。肝为藏血之脏,肝藏之血,赖心血之推动,肝气之疏泄,随经络敷布,内灌五脏六腑,外荣皮毛腠理,无处不至。湿毒内侵,随血而行,伏着肝脏,伤及肝络,病程日久缠绵,邪实正衰,正不胜邪则病情危笃。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认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温疫论》曰:“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明确了黄疸病的病因为外感湿热疫毒之邪。湿毒黏腻、滞着,易积滞于脉络,阻滞气机,胶着不去。毒借湿质,湿挟毒性,多直伤脏腑经络,气机运行不畅,瘀阻络伤,久滞不解,甚至导致难治性黄疸。
湿邪郁滞既久,化为湿毒,且多深伏于内,隐匿待发,相当于温病学之“伏邪温病”,与卫气营血的由轻入深之传变规律相殊,临床上初始表现常不显露,一旦发病,病势已久,黄疸已深。
临床上,黄疸的辨证仅仅以脏腑辨证的阳黄证、阴黄证是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的。笔者的经验是首推叶氏卫气营血辨证法。
黄疸病的自然病程和进展规律是:湿毒侵袭,先袭卫分,此期临床症状不显或有轻度尿黄,伴身热不扬、疲乏无力等卫气被遏之象;进入气分则阻遏气机,影响肝木之疏泄、脾土之运化而见身(皮肤)目发黄、小便黄,伴胸胁胀痛、脘痞呕恶等症;若病久或感邪较重、湿毒化燥化火,即可深逼营血,或气营两燔,或劫灼阴液,或耗血动血,甚可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或气随血脱之症。如湿毒瘀滞肝络而见黄疸不退,甚至不断加深,伴低热、胁痛隐隐或胁下痞块坚硬、腹胀、水肿、鼻衄、齿衄、呕血。
3.2.1 湿毒遏卫证 此期为黄疸型肝炎的早期阶段,病势相对轻浅,病机为邪气不甚,正气未虚,临床症状尚未十分明显,或有轻度尿黄,伴活动后疲乏,身热不扬,舌苔白腻,脉象浮滑等卫气被遏之象。本证不但有卫表病变,而且有脏腑病变,只不过是表证的表现显著而脏腑的症状较隐蔽而已。治宜疏利透达、祛湿解毒,方选藿朴夏苓汤加减(藿香、杏仁、大豆卷、木防己、香豆豉、薄荷、旋覆花、新绛、薏苡仁)。
3.2.2 湿热(毒)伤气证 湿热邪毒在卫分不解,势必传人气分而直接影响气机之升降:如湿毒俱盛,内蕴肝胆,胆汁不循常道则见身黄、目黄、小便黄;邪滞中州,肝脾之气失疏,则见胸胁胀痛,脘痞呕恶,厌食油腻,身倦便溏;郁遏日久,伤及脾肾之阳则见腹胀浮肿等症。临床上以本型证候历时最长、病情较为复杂,治法有别,转归亦最为关键。宜详察细审,抓住主要矛盾,分别施治。力争截断病势,防其侵入营血。叶天士所谓的“气分流连或邪留三焦”,分消走泄诊治法有临床意义。①湿浊中阻型。尿黄、身黄,身热不扬,胸胁胀痛,脘痞呕恶,厌食油腻,纳呆,身倦乏力,大便或溏,舌质淡,苔厚腻,脉濡。治宜芳化醒脾佐以解毒。方选甘露消毒丹加减(藿香、茵陈、黄芩、连翘、蔻仁、陈皮、石菖蒲、六一散、旋覆花、茜草)或白术苦参方(白术、赤豆皮、茵陈、苡仁、连皮苓、苦参)加赤芍、莪术、白豆蔻、陈皮等。②湿毒炽盛型。身黄、目黄、尿黄加深,热势较甚、口苦、口干、胸胁胀痛、恶心呕吐、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泄肝胆、利湿退黄。尊叶氏用连翘赤豆饮(连翘、山栀、通草、赤小豆、花粉、香豉、保和丸)加茵陈、大黄、寒水石。③热重夹湿型。目黄溺赤,胸胁胀痛,脘痞呕恶,痛缓能食,身倦乏力,大便或干,舌质偏红,苔腻罩黄,脉濡数。治宜疏通络热。叶氏加减小柴胡汤(谷芽、半夏、广皮白、柴胡、黄芩、川黄连、人参、枳实、姜汁)或三石汤加减(滑石、寒水石、石膏、厚朴、猪苓、连皮苓、草果、杏仁、桑皮、白豆蔻、茵陈、赤芍、丝瓜络等)。④湿浊伤阳型。面色苍黄、目黄、尿黄,身倦乏力,纳少腹胀胁痛隐隐,腰膝酸软,下肢浮肿,大便溏泄,舌质淡胖,苔白,脉濡细无力或沉迟。治宜利湿通阳,遵叶氏“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意,方选茵陈五苓散加减(茵陈、茯苓皮、猪苓、白术、桂枝、赤小豆、当归、木瓜、泽泻、槟榔等)。
3.2.3 湿毒入营证 湿毒在气分不得清泄,则深入营分。此期毒邪偏甚,病势较重,多属于极期或危重症阶段,临床常见黄疸不退,灼热烦躁,夜寐不宁,时有谵语,甚或昏迷不语,肢体抽搐。肌肤发斑,黄疸加深,腹胀,舌绛,脉数。治宜清营泄热。方选清营汤加减(竹叶、连翘、银花、黄连、水牛角片、生地、玄参、丹皮、赤芍、寒水石)并合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三宝之一等。
3.2.4 湿毒入血证 营分湿毒未能及时透转出气而久留不解,必进而深陷血分;卫气之邪未解、湿毒较甚、正气大伤者,亦可径入血分。关幼波提出:“湿热仅仅留在气分,甚至弥漫上中下三焦,虽有恶心、纳呆、腹胀、身重、胁痛、乏力,甚至发热等证,但一般不会出现黄疸(可理解为黄疸不甚或易退),而瘀阻血脉才会出现黄疸。”指出湿热黄疸的发生是“湿热胶固之邪,瘀热入于血分,阻滞百脉,逼迫胆汁外溢,浸渍肌肤出现黄疸”,并提出“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的治疗原则。①湿毒郁血型。黄疸经久不退或渐行加深,面色晦暗,胁痛,烦躁,口干口苦、渴不多饮、尿黄便垢,舌红或紫黯等。治宜清化湿热、化瘀行血。方选用叶氏茵陈苓皮方(茵陈、苓皮、蔻仁、枳壳、杏仁、桔梗、花粉)加大黄、苦参、赤芍、丹皮、土茯苓等。②热毒动血型。除黄疸加深外,热毒之邪偏甚,迫血妄行,则见躁扰不安,甚或昏狂谵妄,斑色紫黑、成片成块,鼻衄、齿衄、呕血、便血、皮肤瘀斑等症。治宜凉血解毒。方选犀角地黄汤合茵陈汤(水牛角、羚羊角、生地、玄参、丹皮、赤芍、茵陈、大黄、连翘)。③毒恋肝络型。湿热疫毒久稽不除,造成病情迁延发展,缠绵难愈,转为慢性,日久则肝体失养,肝体藏血属阴,主疏泄行气属阳,日久邪恋肝络,气血阴阳失调,血行不畅,郁结成瘀,形成邪恋肝络之血瘀证。证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胁下痞块,坚硬,疼痛不移,疲乏纳差,腹胀,腹水,腹壁筋脉暴露,皮肤瘀斑,舌质紫暗,苔黄腻或白腻,脉滑或涩。治宜疏肝通络,化瘀软坚。叶氏尤其推祟张仲景鳖甲煎丸,认为其方中“取虫蚁有四,意渭飞者升,走者降,灵动迅速,可追拔沉混气血之邪”,“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治经千百,历经明验”。
现代医学的黄疸性肝炎与中医的黄疸病有着共同临床特点,以湿毒致病而按卫气营血辨证,可以针对疾病的发生、进展、转化的全过程而进行有效干预,扩大黄疸的诊治范围。
R256.4
A
1006-3250(2010)09-0752-02
2010-01-02
陈超(1958-),男,江苏滨海人,主任中医师,日本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从事中西医结合肝病临床研究,吴门医派学术继承人。Tel:13962180235,E-mail:chenchao1958@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