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分析72例

2010-02-11 00:19:13廖玲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9期
关键词:上机吸气血气

廖玲玲

机械通气是呼吸衰竭患儿抢救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笔者对2005年10月至2009年9月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7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5年10月至2009年9月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呼吸衰竭且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72例患儿。其中男44例,女28例;胎龄29~38周,平均胎龄(31.7±4.2)周;出生体质量在1500g以下有34例,出生体质量在1500g以上有38例,平均体质量(1560±865)g;日龄在3d以内的患儿有33例,在4~7d的患儿有24例,在7d以上的患儿有15例。

1.2 原发病

新生儿肺出血12例,新生儿透明膜病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6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6例、新生儿呼吸暂停9例、新生儿重症肺炎6例、新生儿湿肺症6例、气管食管瘘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7例。

1.3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符合金汉珍主编《实用新生儿科学》(第三版)中有关“新生儿呼吸衰竭”及“主要呼吸系统疾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均有呼吸困难或口唇青紫,其中呼吸急促42例,呼吸节律不规则的有26例,呼吸暂停的有18例,进行性呼吸困难伴有呻吟的有16例,无自主呼吸的有8例,出血倾向14例。

1.4 血气分析

全部患儿的血气:PaO2<50mmHg,PaCO260~71 mmHg。其中Ⅰ型呼吸衰竭32例,Ⅱ型呼吸衰竭40例。

1.5 操作方法

1.5.1 呼吸机上机指征

参照《实用新生儿科学》(第三版)[1]有关章节。

1.5.2 呼吸机模式选择及参数调节

初上机时容量控制27例,压力控制17例,PRVC 13例,PRVC(CPAP)15例。潮气量6~10mL/kg,吸气峰压12~15cmH2O;PPEP频率(RR)40次/min,吸气时间为0.5~0.8s,吸吸比为1∶1.5~2,吸气末正压2~4cmH2O。上机30~60min做血气分析,并根据病情变化及血气分析结果随时调整呼吸机通气条件。

1.5.3 呼吸机下机标准

当吸入氧浓度在0.4以下,呼吸频率10次/分以下,血气分析结果在正常范围值内,患儿自主呼吸有力,无气促、呼吸困难、吸气性三凹征,其他一般情况好转时,可下机。

2 结 果

72例患儿中治愈48例(66.67%),死亡11例(15.28%),自动出院13例(18.05%)。

3 讨 论

随着新生儿抢救技术的不断提高,机械通气已经成为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的重要有效手段之一。研究证实,呼吸衰竭可能是肺外多种疾病的直接作用结果,在新生儿危重症中最为常见。若能普遍、正确使用呼吸机,定能显著提高重症新生儿呼吸疾患的治愈率,有效降低病死率。本组研究治愈率为66.67%,与国内文献报道新生儿加强监护病房使用呼吸机成功率一般在60%~70%基本一致[2]。定时做血气分析是防止通气过度的最主要措施。上机后应密切监测呼吸机参数及血气分析,还应严密观察患儿的自主呼吸强弱、两肺呼吸音是否对称等,若发现异常情况,可及时对因处理,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本组研究中1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均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其中10例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气管插管内滴入,同时下调呼吸机参数,上机12~48h后,顺利下机。本组研究结果示,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是安全有效的,临床医师在使用时若能正确掌握适用指征、压力调整、注意事项,并能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61-471.

[2]黄全发.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64 例临床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2(8B):64-65.

猜你喜欢
上机吸气血气
周金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体外膜肺氧合术患者上机各阶段用时的影响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08
肺癌患者康复 做做呼吸操
保健与生活(2017年5期)2017-02-27 00:32:17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没事多练壮腰功
祝您健康(2016年2期)2016-02-24 15:36:16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
西南军医(2014年5期)2014-04-25 07:42:24
待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