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源流考析*

2010-02-10 20:23王婕琼刘兰林李泽庚王传博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9期
关键词:温病传染性疫病

王婕琼 刘兰林 李泽庚△ 王传博

疫病源流考析*

王婕琼1刘兰林2李泽庚2△王传博1

中医疫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治疫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疾病防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疫病的防治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在目前的传染病防治中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历代中医文献对“疫病”、“温病”和“温疫”概念的认识颇有分歧,甚将几种概念混为一谈。本文在总结文献基础上,试图对疫病源流进行考析。

疫病 源流

1安徽中医学院硕士生(合肥230038)

2安徽中医学院(合肥230038)

*“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No.2008ZX10005-013)

△通信作者

疫,是指具有剧烈流行性、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多因时行疠气从口鼻传入所致[1]。《类证治裁》卷一:“疫为时行疠气,有大疫,有常疫。大疫沿门阖境,多发于兵荒之后,不数见。常疫则一隅数家,一家数人,症多相似。春、夏、秋三时皆有之,而夏秋为甚。其厉邪之来,皆从湿土郁蒸而发,触之成病,其后更相传染,必由口鼻吸收,流入募原。……疫为燥热毒疠,从无辛温发散之例,一切风燥辛热,皆不可犯。至于大疫,又宜斟酌司天岁气方向,不拘一辙也”。

“疫”这一名词在周代的典籍中便已出现,《礼记》中就多次提到,如“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孟春行秋令,则民大疫”、“民必大疫,又随以丧”等。东汉许叔重在《说文解字》中曰“疫,民皆疾也”,说明了其发病的广泛性。东汉曹植在《说疫气》亦有描述“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中医学典籍中明确可见最早记载“疫”的当属《黄帝内经》,如《素问·刺法论》云:“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但说明了疫病有五,而且详细描述了疫病的传染性、症状相似性、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由于《黄帝内经》非一时一人所作,故对疫之称谓上,尚有其他的命名,如“疠”或“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即有“疠大至,民善暴死”、“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疠,温病乃作”、“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等描述。由此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先人对“疫病”已有初步认识。

《难经》中虽未明确提及疫病,但其所记述的“温病”、“热病”、“湿温”等,若不是散发而是大流行当属疫病范畴,如《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张仲景在中国医学史上有很重要地位,在《伤寒杂病论》序中亦详细记载了当时疫病的发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后世医家多认为系王叔和所加的《伤寒论·伤寒例》中“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明确提出了“时行之气”所致的疾病有使“长幼之病,多相似者”的传染性与流行性;而“从春分以后,只秋分节前,天有暴寒,皆为实行寒疫也……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可以认为将疫病分为寒疫与温疫的最早描述。

晋·葛洪沿袭仲景之说,于《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第十三》云:“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耳,而源本小异……”,将伤寒、时行、温疫“总名伤寒”。巢元方在其《诸病源候论》列举了“疫疠病诸候凡三论”、“时气诸病诸候凡四十三论”等关于疫病范畴的内容,如“此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其“乖戾之气转相染易”之说对后世影响极大。

隋唐时对疫病的认识尚未脱离伤寒的范围,未有理论创新。宋、金、元时期中医学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对疫病亦有了新的认识。庞安时把伤寒和温病区分开来,并指出天行温病乃乖候之气所致。还特别指出五大温热证(春有青筋牵,夏有赤脉攒,秋有白气狸,冬有黑骨温,四季有黄肉随)属乖候之气所致,不属伤寒,“与伤寒大异”也。伤寒皆为冬伤于寒,但可发于四时,无流行性。而五大温热证有流行性,所感乖候之气绝不同于六淫之邪。此伤寒与温病病因不同、治法有异的观点实为后世寒、温分治之先声。陈无择认为:“夫疫病者,四时皆有不正之气,春夏有寒清时,秋冬亦有暄热时,一方之内,长幼患状,率皆相类者,谓之天行是也。”金元时期,战事频繁,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疫病发生流行广泛,临床实践中单用伤寒理法不能很好的治疗疫病。刘完素不拘泥古,以运气学说立论,阐发“主火热”理论,开创寒凉治温之法。元代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中主张寒、温划分,各立其名。认为不能把温病混称为伤寒以戕人之生,并引申郭雍之说,即温病为“怫热由内达外,热郁腠理,不得外泄”。故在治法上主张辛凉解表的同时,注重清泄里热。可见他继承河间之学,在温病理论的发挥上又进了一步。宋、金、元时期对温病与疫病的认识较唐代以前有了长足的发展,刘完素大倡寒凉清热治疗热病为温病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吴又可的代表作《温疫论》,是第一部疫病学专著。它的出现标志着寒、温分立,使温病摆脱伤寒学派,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标志着中医疫病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吴又可在《温疫论·原序》中说:“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其传有九,此治疫紧要关节。”同时进一步指出了温疫与伤寒在病因、入侵途径、病位等方面的区别。其在温疫的传染性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大约病遍于一方,延门阖户,众人相同者,皆时行之气,即杂气为病也。为病种种,是知气之不一也……”吴氏在书中还对温、瘟、热、疫进行了考证,认为温病与温疫、瘟疫、热病本质上没有区别的。但其将温疫与温病等同起来有其历史局限性。现在认为疫病也属于温病的一种,因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故称“疫”。明末清初又一著名医家喻昌对伤寒、温病、疫病有很深造诣,他在《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中对疫病有详细的论述,且在《医门法律》中详述了燥气为病的特点,对后世影响深远。清代刘奎在《松峰说疫》中详细论述了瘟疫、寒疫、杂疫三者病因及临床表现之不同。清代前后,中医疫病学空前繁荣,出现很多疫病大家,留下许多专著,对温疫的防治起到了巨大作用,但由于温疫病种繁多,每一病种都有其独特性,难以总结出普遍适用于多种温疫的辨证治疗方法,因而温疫的专著多为一书一病,也是温疫学派难以形成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疫病学也得以发扬,对疫病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一方面对古代疫病著作进行整理出版,并对有争议的概念、学术名词进行研讨,使之更趋于科学化与规范化。另一方面,对“卫气营血”、“三焦”“伏邪”、“寒温之争”等也进行了深入讨论,使之在业界达成共识。在中医疫病学理论指导下,在近年每次重大传染病发生时,祖国医学都发挥了巨大作用,疫病学的许多观点已被世界接受,为全世界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出了贡献。

[1]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等.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144.

R254

B

1004-745X(2010)09-1564-02

2010-03-23)

猜你喜欢
温病传染性疫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基于温病古籍的寒疫辨治规律分析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诚信危机具有传染性
参与式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