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门急诊输液室用药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

2010-02-10 20:23汪兰香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9期
关键词:输液处方科室

汪兰香

浙江省开化县人民医院(开化324300)

我院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日平均门诊人次350余人,医院输液室日平均输液人次占全院日门诊人次45%左右,联合用药多,使得输液室护士每日都要接触大量的药品,时刻处于高风险用药环境中,造成患者用药安全难以保障。因此,加强门急诊输液室用药安全管理显得极为重要。

1 基层医院输液室用药安全隐患分析

1.1 输液量上升,用药复杂,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输液量上升的原因:(1)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医生放宽了输液的适应证,联合用药占80%;(2)患者主观认为静脉用药比口服用药或肌注用药对疾病恢复快;(3)相当一部分医生受利益驱动也增加了门诊患者的输液量[1]。

1.2 医院环节部门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增加了输液室护士用药的风险。(1)临床医师开具处方受诸因素影响,联合用药适应证管理不严,对药物间的配伍考虑不周;(2)药房发放药物时处方审核不严,盲目发放不合理的处方药物,如穿琥宁与Ca2+、氨茶碱等联合应用于小儿静脉注射等,2007年就有96起此类药品发放后被退回药房,给输液室护士在治疗用药过程中带来极大的风险;(3)医院门诊尚未采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医师开具处方与药房发放药物、书写药袋等均采用手工书写,个别医师、药剂师字迹潦草,核对不认真,药房错发药、少发药、多发药、书写错误等现象时有发生;(4)试验性药物皮试把关不严,存在患者未作皮试药房违规发药的风险。

1.3 护士缺编、工作压力大,在执行用药各环节中操作不到位,对保障患者输液安全的用药查对、输液宣教、输液巡视等制度落实不严,给整个用药过程留下了安全隐患。就2006年出现的11起护理缺陷分析:55%为查对不到位引起,27%为输液过程中宣教、巡视不到位引起,18%为业务不熟悉,对临床所用药的管理知识掌握不够造成药物不合理配伍,引起患者纠纷。

1.4 输液室的布局环境有限,仅为单间的输液药物配制室,对一些高警讯药物如化疗药物配制常与普通用药同一环境下操作,甚至穿插于普通药物之间。护士防护意识薄弱,风险意识不强,不仅违反了抗肿瘤药物配制要求,而且给普通患者用药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2 输液室用药各环节安全管理对策

2.1 医院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医院用药知识的培训。药事委员会定期对处方进行抽查,对不合格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对联合用药违反抗生素使用原则的责任人进行提醒或处罚,并责令改进。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员及时收集科室反馈的不合理用药信息及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采用药讯方式及时反馈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指导,介绍新进药品的使用注意事项。科室建立环节部门缺陷登记本,定期向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反馈,提高临床医生开具处方的严谨性,促进药剂人员发放药品时对处方的审核力度。

2.2 健全科室护理风险管理机制,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及责任心强的高年资护士组成,对用药过程中的护理风险进行监控,查找风险问题;每周组织风险讨论会,整改并制订相关的制度及操作流程,建立用药3次核对制度、特殊用药巡视制度、试验性药物使用操作流程、高警讯药物操作流程等,及时修订各班详细工作职责,并严抓落实。

2.3 充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高危护理人员的管理。基层医院人员编制紧缺,配备不合理,低年资、合同工护士多。为了保证输液室用药的安全,在输液高峰期,科室实行了弹性排班,实行新老搭班,保证了人力资源分配每日均衡化,即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保障用药安全,也缓解了新同志上班紧张的心理压力。

2.4 加强护士的风险意识及业务素质培训。(1)采用模拟提问的培训方式提高低年资、新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方法:例举历年来科室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解决的方法,加强对临床工作中如何正确识别风险隐患,如何避免隐患的发生等内容进行重点培训,如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等,并对培训结果进行岗前考核,达标上岗。(2)加强业务素质培训:收集新药品使用说明书,制订专业知识学习培训制度,实行每周1次知识小讲课。加强科室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分析。收集新发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配伍问题等信息资料,利用晨会组织学习,并及时将信息资料提交给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由之反馈于临床各部门。

2.5 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加强重点操作环节监控,强化细节管理。(1)从医生开具处方到患者取药用在身上,历经多个环节,为了减少各环节差错的发生,2007年1月科室首先从护士各班职责分工上查找存在的缺陷问题,调整各班职责,重点落实3次核对制度,保证患者用药全过程的安全。①写药护士接收患者药物并查对,把好皮内试验关,通过对试验结果的询问及查看并将结果标识于输液卡上,查对并保管好所剩药品的数量。明确患者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采用“数字-编码管理”方式在输液卡上合理注明输液的顺序,如:2-①,2-②,并专栏分放,起到了对药房用药发放的监督,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的第一关。建立并落实首注沟通负责制。患者第一次来门诊输液室,写药护士就要与其进行语言沟通,负责解说所用药物的药品名称、作用、副作用,重点解说特殊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如静滴头孢哌酮、甲硝唑等药物期间禁饮酒等,使患者在用药前就心中有数,并在用药过程能及时反应自身的不适问题。对姓名相近的患者,写药时做好特殊标识及数字牌的发放和解说,严防患者用药时误听姓名,或换药时核对不到位用错药。②配药者根据输液卡上的“数字-编码”顺序,再次予以查对和监督,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配药后签名。切实履行抗生素现配现用的原则,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对高警讯药物管理,严格按照高警讯药物操作流程:药品标识醒目,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实行专人配制及处理,设置专门的存放区域,并执行特殊用药的巡视制度。③注射者严格执行静脉输液操作程序,规范姓名呼叫方式,仔细核对输液卡并复述患者的姓名,询问试验结果,执行三查七对,注明注射时间及姓名,做好用药宣教。④加强巡回护士的职责监督,查看巡视观察制度,接拔查对制度、特殊用药宣教制度等执行情况,注重小儿、老年人输液及高警讯药物的使用,减少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因巡视不到位而引发的护理缺陷。(2)考核和检查:经过1年持续质量改进,由科室用药安全管理小组对改进的项目内容定期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评估。对规定期限内因责任心不强整改不合格的则纳入科室量化考核内容进行经济考核。护士长每月向护理部上交1次整改落实报告,护理部随机查房,进行监督。

3 结果

通过对输液室治疗用药各环节的安全隐患分析,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重点环节进行细节管理,减少了输液室用药各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增强了护士对药物安全使用的风险意识及责任心,用药护理缺陷由2006年11起降低至2007年4起,2008年1起,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2006年下降57%,保障了患者安全用药,提高了输液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4 结语

输液室用药安全问题涉及到医院多部门、多环节,因此安全隐患的发生是多方面的。故而在加强输液室护士用药安全管理同时还需要多部门的支持及配合,才能将风险降低至极限,共同来维护医院的利益及声誉,保证患者的安全用药。

[1]孙玲红,李洁,刘玉萍.门急诊静脉输液治疗的现状及思考[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6):69.

猜你喜欢
输液处方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人间处方
爱紧张的猫大夫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颈枕输液袋
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