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芸薇,朱晓玲,胡玲香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
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e简称 BN)是一种以暴食为主导行为的精神性进食障碍。西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的发病率为 0.5%~1%[1],年轻女性发病率偏高,有研究表明女性的终身患病率从1.1%~4.2%不等[2]。我国尚缺乏明确的统计数据,但近年来,有关进食障碍的报道在中国呈明显增加态势。目前认为该病的病因包括遗传,社会文化,人格心理,生物化学等多种因素。DSM-IV-TR(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版)关于 BN的诊断标准为:①周期性的暴饮暴食;②周期性的不适当补偿行为,如饭后呕吐以避免体重增加;③补偿行为至少 1周 2次且持续 3个月;④体重和体型对自我评价的影响过大。BN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疗法和药物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为 BN的首选治疗方法,但该法治疗时间长,操作较为复杂,而药物治疗多选用抗抑郁药物,副作用较大,多项研究表明此三种疗法的治愈率仅50%[1]左右,且该病的复发率亦较高(有研究表明该病的停药复发率高达 30%~45%[1]),故 BN的治疗手段和方式尚需改进和补充。笔者通过回顾近年来中外研究者对 BN的研究资料后认为,针刺极有可能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
中医古医籍中没有符合 BN症状的描述或记载,现代医家对该病的研究也并不多,但不乏颇有见地者。吴氏[3],臧氏[4]在对神经性贪食症患者的进行诊治后,认为该病的病位在肝,与脾胃有关,病机为肝气郁滞,木不疏土,脾土不能健运水湿,气机不畅,导致郁火内生,火郁日久伤津,形成肝胃郁热。阴亏与脾土寒湿相混杂,从而导致了善食易饥,食入拒纳的症状。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证。在治疗上他们反对单纯使用抑制食欲的药物,认为应当疏肝解郁,调理气机,使腑气畅通,胃能受纳,则诸症自解。
现代多项研究表明 BN患者常伴抑郁,情志不舒的心境,结合对该病临床表现的认识,笔者亦认为该病的病机为肝郁气滞,脾虚不运,治疗应从肝入手,以疏肝理气为大法,辅以健脾除湿和胃等。大量的研究显示疏肝理气,健脾的针刺治法在临床上能取得了极好的疗效。薛氏[5]等研究者以疏肝理气为主要针法选取了太冲、阳陵泉、内关、乳根等穴位,治疗了辨证为肝郁气滞型的诸多疾病,如乳腺增生病[5]、更年期综合征[6]、肠易激综合征[7]、腰痛[8]等,均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国家名老中医陈氏[9]亦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创制了针刺疏肝理气法,并且从神经内分泌方面对该针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探讨了该法至效的可能机制。孔氏[10]选取中脘、足三里等穴位以健脾理气为大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取得了与服用西沙必利片相当的疗效。黄氏[11]、史氏等[12]分别以健脾益胃,调肝脾为主的针法治疗了中风恢复期和黄褐斑患者,亦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只要通过合理的组穴配方,针刺能够针对 BN的病因病机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国外大量集中在 BN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上的报道认为 BN患者血清中瘦素水平下降,瘦素水平与病程及暴食/呕吐的频率成反比,神经肽 Y(NPY)通过瘦素的负反馈抑制作用而促进摄食[13],即瘦素水平的提高有可能改善 BN患者的症状,NPY则是起到促进摄食的作用。而国内由于针刺减肥的兴起出现了大量围绕针刺减肥机理的研究,其中很大部分涉及到了这两种化学物质,刘氏等[14]观察针刺对肥胖大鼠下丘脑瘦素受体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提示针刺具有上调瘦素受体基因转录水平表达的作用。罗氏[15]、韩氏[16]、刘氏[17]等观察针刺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瘦素含量的影响,结果亦显示针刺能减低患者血中瘦素含量。杨氏[18]、申氏等[19]则观察了针刺对肥胖大鼠 NPY表达的影响,结果提示针刺对神经肽 Y的表达有良性调节作用。
国外有较多研究表明 5-HT(五羟色胺)对进食行为的调节有肯定作用。研究者认为 5-HT在进食行为调节中作用于下丘脑腹内侧部位的饱食中枢,有使食量减少、进食时间缩短的抑制进食的作用,部分研究还表明 BN患者表现为脑脊液 5-HT降低[20],5-HT受体敏感性降低[21]表现。行为研究亦表明,5-HT激动剂芬氟拉明和选择性 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等药物能减少摄食次数,降低摄食量[20]。提示增加 5-HT能导致进食行为减少,而减少 5-HT能促进进食行为。国内有研究者研究情志病机制时,亦多涉及到了针刺与 5-HT关系。李氏等[22]通过对运动性失眠大鼠进行针刺探讨针刺疗法治疗运动性失眠的机理,结果提示针刺能够提升大鼠大脑内 5-HT含量。山东李氏[23]研究内关、阳陵泉相配伍对偏头痛大鼠模型血浆 5-HT、NO的影响,结果亦证实阳陵泉组与阳陵泉内关组均可使 5-HT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故笔者认为针刺亦可能通过调整 BN患者体内 5-HT含量控制患者频繁大量的进食行为。
50%~75%神经性贪食症患者有抑郁症的病史[24],这给 BN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亦给该病的治疗增添了困难。针灸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报道数量众多,此处不再赘述。而且目前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亦愈加规范,采用了随机对照分组,抑郁量表评定疗效,运用科学统计处理,均提示针刺组与西药对照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这些研究证明针刺治疗抑郁症疗效与西药相同,同时更具有副作用少,依从性好的优点[25]。
结合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对神经性贪食症的认识研究,笔者认为,针刺作为一种可能的治疗手段,能够针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并从神经生物化学机制上、抗抑郁作用等方面对该病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目前对神经性贪食症的中医研究资料较少,中医古籍中又无相应论述,故需要更多的中医研究者对其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得出更为准确的认识,制定出更准确的中医治则。选穴原则方面,笔者认为应以疏肝理气为主,健脾和胃为辅进行选穴配穴即可,这是从BN的中医机制得出的原则,亦符合笔者关于现代研究的阐述。因为上述关于针刺调节 5-HT,治疗抑郁症的研究本是基于对针刺治疗情志病的研究,而中医对情志病,特别是郁证的认识多从肝入手,以疏肝理气为大法,而针刺调节瘦素,NPY的研究亦是基于对针刺治疗肥胖机理的研究,脾虚不运正是肥胖的病机所在,故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选穴原则与之并无矛盾。
现代医学认为,神经性贪食症的病因除外生物学机制外,尚有社会环境、遗传、个人性格等多种因素,故针刺能否通过调节体内神经递质来改善 BN患者的症状需要制定科学的试验研究。另文中提到部分针刺实验如针刺对于 NPY的良性调整作用仅限于动物实验,人体试验尚缺,如能完善将能提供出更好的证据。
[1] 保罗◦贝内特著.陈传峰,严建雯,金一波,等译.异常与临床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219-236
[2] 苏小路,余小鸣.进食障碍的流行现状、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8,35(4):240-244
[3] 吴鉴明.神经性贪食症的病因与辨证论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16):1525-1526
[4] 胡楠,臧佩林.臧佩林教授治疗神经性贪食症 1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78
[5] 薛海峰.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 120例[J].河南中医,2007,27(6):62
[6] 董军杰.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50例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01,17(1):42
[7] 熊嘉玮.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34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9,41(1):49-50
[8] 史玲,陈健.按肝郁证针刺治疗腰痛[J].中国民间疗法,2003,11(9):10-11
[9] 陆明霞.浅论针刺疏肝理气法的研究与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0,16(9):51-53
[10] 孔素平.健脾理气法针刺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 45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09,(6):31-32
[11] 黄永超,罗敏然.健脾益胃针法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恢复期 30例[J].广西中医药,2009,32(1):25
[12] 史红斐,徐兵,郭希超,等.调肝脾针法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女性激素、促黑激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的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52-54
[13] 旃培艳,施琪嘉.摄食障碍的病因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2004,19(1):56-58
[14] 刘志诚,孙凤岷,孙志,等.针刺对肥胖大鼠瘦素和胰岛素含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5):460-498
[15] 罗华丽,李荣亨.电针对单纯性肥胖瘦素及脂联素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7,32(4):264-267
[16] 韩海荣,宋观礼,张惠平,等.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5):442-443
[17] 刘爱华.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3):209-211
[18] 杨春壮,郭艳芹,腾诚毅,等.针刺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血清 NPY含量和下丘脑 NPY表达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09,26(3):58-61
[19] 申国明,颜贵明,刘国庆,等.针刺对单纯性肥胖大鼠下丘脑神经肽Y 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11):696-697
[20] 孔伶俐.五羟色胺与进食障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6,33(3):159-161
[21] 张卫东.生物心理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45-146
[22] 李裕和,张林挺.针刺对运动性失眠大鼠大脑 5-HT和 NGF水平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6):402-403
[23] 李永春.针刺内关、阳陵泉对偏头痛大鼠模型血浆 5-HT、NO的影响[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9,22(16):1312-1313
[24] 丁关庆.进食障碍和抑郁症[J].家庭医学,2006,13(7):32
[25] 杨洋,张捷.针刺治疗抑郁症的国内研究近况[J].北京中医药,2008,27(11):8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