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华,柳家友,闫海霞,付家锋,袁刘正,赵月强
(漯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漯河 462000)
黄淮海夏玉米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集中产区,玉米播种面积约为746.7万hm2,占全国玉米面积的32.7%,总产量占全国的35.5%。长期以来,玉米抗病育种目标主要针对大、小斑病及丝黑穗病。目前,经过几代育种人多年努力,通过抗病品种的推广,使玉米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耕作制度的改变(实施秸秆还田)及品种的更换(感病品种的推广),弯孢菌叶斑病、南方锈病有混合发生并逐年加重的趋势,已成为制约黄淮海夏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因此,了解弯孢菌叶斑病和南方锈病的发生规律及发病机理,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黄淮海夏玉米生产规避风险和抗病育种都有一定意义。
近几年来,弯孢菌叶斑病 [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与南方锈病(Puccinia polysora Underw)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且时常混合发生。其中弯孢菌叶斑病发病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小点状褪绿斑,甚至造成叶片枯死,导致产量损失,重病田减产30%以上;南方锈病发病时,叶片上因布满锈色病原菌而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及代谢,导致严重减产。弯孢菌叶斑病及南方锈病近年来在黄淮海普遍发生,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已成为主要病害。例如,1994年河北的隆化、平泉在黄417上和以黄早四为亲本的制种田发生严重的弯孢菌叶斑病,一般减产20%,严重的达60%;2004年河南的周口、驻马店、商丘、南阳、漯河等地平均病田率达60%~90%,病株率31%~83%,病叶率19%~53%,其中发病最严重的周口地区病田20万hm2,占玉米种植面积的92%。2004年以来,南阳、驻马店、平顶山、漯河、周口等地推广的一些抗病性差的品种交叉感染这两种病害,致使产量受损严重,部分病重田块减产40%以上。
弯孢菌叶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小点状褪绿斑,病斑逐渐扩展,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央黄白色,边缘褐色或有褪绿晕圈,有些品种表现为褪绿斑。病斑大小一般为1~2 mm×2 mm,大的病斑可达4~5 mm×5~7 mm。在田间空气湿度大的情况下,病斑在叶片正反两面均可产生孢子梗或分生孢子。在感病品种上,病斑密布全叶,相连成片,导致叶片枯死。弯孢菌叶斑病的病原菌主要是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ijn],该菌属不完全菌亚门暗色孢科弯孢菌属。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圆形、平展,菌丝放射状,气生菌丝绒絮状,初期灰白色,后期褐色,菌落背面墨绿色。分生孢子梗褐色至深褐色,单生或簇生,直或弯曲,多为3隔,从基部起第3个细胞较大,广梭形、棍棒形或近椭圆形,少数Y型(三角形)。病斑分3种类型:抗病型,中间型,感病型。
南方锈病可以发生在玉米植株地上部的任何部位,以叶片病发最为严重。南方锈病的病原菌主要是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在一些玉米品种上,病斑周围有褪绿晕斑,破裂后散出大量锈色粉状物,为病原菌的夏孢子。发病初期,叶片上散生金黄色小斑点,病斑逐渐隆起,圆形,深黄褐色或红褐色。后期在病斑上逐渐形成黑色突起,破裂后散出黑色粉状物,为病原菌冬孢子。
弯孢菌叶斑病菌以菌丝体潜伏于病残体组织中或以分生孢子状态下越冬,遗留在田间的病株残体是该病的初侵染源。一般田间发病始于7月底8月初,由于此病潜伏期短(2~3天),7~10天即可完成一次侵染循环。病菌可随风及雨水传播,短期内侵染源急剧增加,如遇高温高湿,则田间形成病害流行。但由于受推广品种、生态因素及播种时期的影响,各地在病害始发期、流行时间及为害程度都有一定的差异。
南方锈病以夏孢子越冬,翌年借气流传播成为初侵染源。田间叶片染病后产生夏孢子,可在田间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蔓延扩展。5月下旬见玉米锈菌冬孢子,7月达到高峰,9月中旬又一高峰出现。6月底见夏孢子,8月中旬达高峰。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玉米锈病的侵染期,玉米锈病从7月中旬开始发病,夏孢子靠气流传播,重复侵染,8月底为发病盛期。田间发病时先从植株顶部开始向下扩展。温暖高湿有利于孢子的存活、萌发、传播、侵染和发病。地势低洼、种植密度大、通风透气差的地块发病严重,叶色黄、叶片少的品种发病重,偏施或多施氮肥的地块发病重。
弯孢菌叶斑病与南方锈病发病诱因有许多的共同之处:
3.2.1 感病品种的推广种植。从玉米抗病性试验和从河南漯河、周口、南阳、驻马店、平顶山的发病区观察可知,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很大。感病品种的推广种植会加快病菌侵染的速度且使病情加剧,成为病菌的侵染源及媒介。
3.2.2 秸秆还田的大范围推广。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的加重,秸秆禁烧成了主要的政策导向之一。与之相应的是耕作方法的转变——大范围实施秸秆还田,这就使得田间有大量的病源体残留,为次年病害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3.2.3 近年来气候因子的渐变。全球变暖造成的暖冬为病原菌越冬提供了温床;玉米生育的中后期高温高湿(气温在25~35℃、田间空气湿度85%以上最易发病)、低温寡照天气条件为病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3.2.4 玉米种植密度不断增加。近年来,耐密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已成为提高玉米单产主攻方向。高密度品种的推广造成田间郁闭,通风透光条件差,湿度增加,光照不足,从而为病害的发生提供了温床。
3.2.5 肥料因素。有所不同的是,有机肥施用量的减少是弯孢菌叶斑病发生的一个诱因,而氮肥的过量施用则是锈病发生的诱因之一。
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最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抗病品种的种植不仅可以使当年的玉米不受为害,还可以有效地减少侵染源。拓宽抗病种质资源,选育出高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目前,抗病性较好的品种有登海602、鲁单981、漯单12号等;自交系有齐319、沈137等。
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根据田间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配方,培育壮苗,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合理密植,一般品种亩留苗4 000~4 500株为宜。及时做好田间排水工作,以降低田间空气湿度,遏制病害的发生。适时早播,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采用大型机械深耕、深翻,把病叶残株翻入底层或将秸秆收获粉碎后腐熟以使秸秆上的病菌分解死亡,以尽量减少侵染源、清除隐患。
弯孢菌叶斑病的病情指数达到防治指标(田间发病率达到10%)时,可用50%退菌特、75%百菌清、50%多菌灵等进行喷雾防治,防治越早效果越好。其中50%退菌特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89%;75%百菌清、50%多菌灵、20%多硫合剂、70%甲基托布津、50%福美双、70%普得丰、70%代森锰锌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在71%~82%之间。这些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佳。
在锈病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萎锈灵乳油、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40%氟硅唑乳剂、或25%丙环唑乳油300倍液喷雾,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防二三次。
在病害的高发期,要经常到田间地头进行调查,及时准确的做好病情测报,为病害的及时防治赢得先机,以尽量减少产量损失。
近年来,在黄淮海夏玉米区推广的品种大部分抗弯孢菌叶斑病与南方锈病的能力较差,病害爆发年份使玉米产量损失巨大。目前,国内虽也开展了一些研究,如病原菌的鉴定、病害流行规律、致病规律、人工接种及防治技术等,但这些研究对深入揭示病害流行和发生规律还不完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应当从选育抗病品种方面多做文章,加强研究,加大拓宽种质资源的力度,尽快筛选出抗原,培育抗病品种,形成以抗病品种为核心的综合防治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王晓鸣,戴法超,廖琴,等.玉米病虫害田间手册——病虫害鉴别与抗性鉴定[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2]王晓鸣,杨家秀.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抗病特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0,33(增刊):132~140.
[3]黎裕,戴法超,景蕊莲,等.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抗性的QTL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0):1221~1227.
[4]戴法超,高卫东,吴仁杰,等.一种值得注意的玉米病害—弯孢菌叶斑病[J].植物病理学报,1995,25(4):330.
[5]赵宝祥,于兴昌,赵晓玲,等.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发病因素及综合防治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2001(3):28.
[6]陈翠霞,杨典洱,王振林,等.齐319携带的南方玉米锈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J].遗传学报,2002,29(10):903 ~ 906.
[7]陈翠霞,杨典洱,于元杰,等.南方玉米锈病及其抗性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2002,32(3):202 ~ 205.
[8]石洁,刘玉瑛,魏利民.河北省玉米南方锈病初侵染源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2,6(4):46 ~ 47.
[9]梁木通,付彦荣,魏秀敏,等.玉米锈病的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02,28(2):75 ~ 77.
[10]叶忠川.玉米锈病之研[J].中华农业研究,1986,35(1):81~93.
[11]王寿伦.山东、河南和江苏部分地区玉米锈病流行[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9,(3):40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