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友,李 栋
(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济南 250100)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十年来,我国种子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种子市场主体既有国有种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又有合资企业、外资企业,整个产业呈现出多元化竞争格局,农作物品种更新速度加快,种子加工手段逐渐完善,推进了我国种子产业化进程。但是,目前我国种子产业化水平仍处在初级阶段,种子质量纠纷时有发生,特别是种子加工设施比较老化,加工工艺相对落后,设备利用率较低,种子加工质量不高,种子的商品化特性不强,这些都影响了种子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尽快提高我国种子加工设备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引导种子企业重视种子的加工质量,提升种子的商品化特性,才能从容应对国外种业的挑战。
种子加工技术的发展和品种的开发未能及时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有效供给不足,产品品种少、水平低,难以满足市场需要。
目前,我国种子加工设备企业设备老化、工艺落后是普遍现象。有的第一线生产设备甚至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产品,加工中心、柔性生产线和CAD、CAT、CAM等设计技术仍未得到广泛应用。除少数企业外,大多数企业产业化进度缓慢,科研开发经费不足,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薄弱,仅满足于测绘和仿制。科技人员待遇普遍偏低,甚至有的企业科研与生产一套人马,使科研及产品存在严重危机。生产低水平的产品,种子加工质量上不去,而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依靠进口,国内企业之间市场竞争更加无序。
行业内除少部分企业外,相当多的企业观念跟不上形势,危机意识只是挂在嘴上,未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也未能真正形成优胜劣汰的有序竞争机制。优势企业不优不强,劣势企业无法退出市场或与优势企业进行有效重组,一批缺少活力的企业既严重浪费资源又扰乱市场。企业参与竞争的方式,运用最多的是不顾知识产权测绘国外的成熟产品,最有效的营销手段就是低价恶性竞争,导致产品质量低下,性能不稳定,故障率高。
绝大多数种子加工设备企业不具备自主研究开发种子加工机械的能力,企业的科研人员从事的是测绘和仿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种子加工产品在品种、技术和性能上不可能有新的突破。部分产品不适于市场的需要,科研、生产与市场需求脱节。
大部分种子加工生产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尽量选用质量较低的钢材,能省则省,从而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我国大部分生产种子加工设备的企业的加工工艺控制产品质量是手工操作,凭工人的操作熟练程度和生产经验控制产品质量。绝大部分生产工艺没有模具,零配件匹配性差,很难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稳定。
解决种子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重视产品科研开发,狠抓产品质量,引导有序竞争,搞好售后服务,壮大企业规模,才能促进我国种子加工企业走上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它不仅包括产品设计技术、制造工艺技术、市场开发技术,也包括创新激励机制,尽快走出测绘和仿制国外产品的初级生产阶段,研制出适合我国种业行情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种子加工设备,同时发展壮大自己的科研队伍。
《种子法》的实施与加入WTO后,促进了我国种子产业化进程,给我国种子加工设备生产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虽然随着我国关税的降低,有利于国外种子加工机械产品进入,抢占一部分国内市场,但同时也为我国种子设备制造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进入东南亚市场创造了条件,为我国种子设备制造企业发展壮大带来了机遇。因此,有潜力的企业一定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以过硬的产品质量迅速打入国际市场,稳定国内市场。
行业主管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规范企业行为,引导市场竞争健康有序地进行,要通过建立健全有关技术标准、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等措施,逐步引导设备生产者和使用者自觉按市场和价值规律办事,避免恶性竞争,打“价格战”。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种子加工设备生产企业规模小,生产装备差,基本没有产品开发能力,主要靠测绘国外的产品,设备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制约我国种子加工质量的提高。近几年来,由于从国外引进一批先进的种子加工设备机型,国内部分技术力量较强的生产厂家和技术人员逐步测绘仿制、消化吸收,使我们的产品技术含量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不能否认,设备制造水平和装配质量还较差,主要是企业的生产装备较差,因为没有资金投入,产品技术含量和制造装配质量很难提高,进而影响产品性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企业规模小,效益差,难以迅速发展,大家都处于举步维艰状态。因此,建议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给予必要的扶持,从资金、政策、项目等多方面进行帮助,尽快使一批有发展潜力、技术力量较好的种子设备生产企业迅速成长发展起来,带动种子质量的提高。
根据我国种子加工设备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我国种子企业对种子加工设备的实际需求,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种子企业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种子法》规定,拥有种子加工成套设备是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必备条件之一。但是,由于农业部出台的配套管理办法没有就此做出具体规定,导致各省对此掌握的标准不一,因而部分质劣价廉的种子加工设备充斥市场,不但给设备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也导致加工的种子质量参差不齐,很难整体提高。建议农业部有关部门就种子加工设备办证条件出台比较详细的实施细则,做出比较易于操作的管理办法,便于各地统一标准。考查种子企业经营资质时要有种子加工专业技术人员审核把关,做好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审核工作。
国家在“十五”、“十一五”规划中都安排了大批种子工程项目,其中,种子加工是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当时种子产业化的发展水平,设备投资主要包括种子的精选加工,生产率一般在每小时3~5吨。但是随着种子产业化水平的进一步发展,种子经营主体开始向大企业、大集团集约化方向转化,设备生产率较低、设备老化、设计工艺不合理等问题日见突出,制约了我国种子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种子加工规模需要快速提升,特别是在种子的穗烘干、分级、色选和计量包装等加工工序方面急需加强。另外,由于当时受种子管理体制的制约,大部分种子工程项目投资主体是国有事业单位(种子站),设备归属主题不清,导致设备利用率不高。建议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继续加大种子工程的建设力度,特别是在大型种子加工生产线、种子收获、种子烘干、种子分级、种子脱绒和色选、种子防伪、种子精量包装、种子精量播种、种子后处理等等重点加工环节和工序上增加投资,加强项目监督管理,组织有关专家就项目申报、设备采购进行论证、招标,避免项目投资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种子加工是保证种子质量的有效手段,更是提高种子商品化特性的重要途径。近几年,部分种子企业通过实施国家种子工程、优粮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种子加工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多数种子企业经营理念陈旧,无品牌意识,无限度降低种子加工环节带来的种子生产成本,对种子只进行单机初级加工,基本不通过成套设备进行精选和包衣、包装,很多设备设施利用率不高,有的甚至闲置不用,导致种子加工质量很难提高,种子商品化特性不强,无法与精量半精量播种等技术相配套,难以与国外种子企业抗衡。因此,相关职能和管理部门必须积极引导种子企业高度重视种子加工质量,使企业逐步认识并做到,高品质的种子必须有高质量的精选加工和高精度的包装做保证,才能树立优质的品牌,才能赢得市场,企业才能有合理的利润和回报。登海先锋和敦煌先锋种子公司通过对玉米种子实施烘干、精选、分级、按粒计量包装等一系列先进的加工手段,实现单粒播种,这样既避免了种子可能因脱水不及时造成冻害,又提高了种子质量,保证了发芽率,又节约了良种,节省了间苗环节,减轻了劳动强度,因而得到农民朋友认可,得到大面积、大范围推广应用。
建议农业部有关部门牵头,联合农机质检部门,组织部分专家和管理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对种子加工设备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管理进行检查,将质量抽查结果进行通报,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净化加工设备市场。从把好种子经营许可证办证关和国家投资项目关入手,通过市场行为逐步自然淘汰劣质设备,同时使优质产品有较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保证种子加工工作健康稳定发展。
各级种子管理部门要准确摸清种子企业种子加工、贮藏等基础装备和设施的状况,通过宣传强化种子的商品化意识,引导种子企业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同时,加强种子加工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做好种子加工和贮藏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并配合设备生产厂家积极组织好设备的选型、维修、零配件供应等服务工作。结合种子加工和经营季节,加大对种子企业种子加工质量的监管力度,针对种子精选、包装、标签等环节和内容进行检查,杜绝通过此环节造成假冒伪劣种子流入市场。